與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會合作項目申請指南—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加拿大魁北克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基金會(FRQNT)科學合作備忘錄,在地質與氣候變化和光學與光子學領域聯合徵集資助雙邊合作研究項目,旨在促進中國科學家與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科學家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提升研究水平。項目說明和申請要求如下:

 

一、 項目說明

 

(一)資助領域

 

1. 地質與氣候變化(Geology and climate change),主要涵蓋在氣候影響下的外部地球動力學研究,具體包括: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氣候變化特徵及其對水循環的影響(Knowledge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climat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water circuit)(申請代碼:D01、D02或D05);

 

氣候狀況、陸地水文系統和冰凍圈系統(Knowledge of climate regimes, terrestrial hydrosystems and cryosystems)(申請代碼:D01或D05);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human beings on natural resources in a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申請代碼:D05);

 

氣候對火災、滑坡泥石流等陸面擾動狀況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terrestrial disturbance regimes, e.g.: fires, landslides, etc)(申請代碼:D01、D02或D05)。

 

2. 光學與光子學(Optics and photonics)(申請代碼:A0404)。

 

中方申請人須選擇以上指定申請代碼填寫中文申請書,未按要求填寫指定申請代碼的申請書將不予受理。

 

(二)資助規模:兩個領域共計資助不超過3項。

 

(三)資助強度:中方對獲批准項目的資助強度為150萬元/項/2年。

 

(四)資助內容:研究經費和為開展雙邊交流所需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用。

 

(五)執行期限: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二、申請資格

 

(一)中方申請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承擔或者承擔過3年期以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二)中加雙方合作者應有較好的合作基礎和潛力,圍繞科學問題開展合作研究。

 

(三)中加雙方申請人須就合作進行充分溝通協商,分別向NSFC和FRQNT提交申請,對於單方提交的申請將不予受理。

 

三、限項規定

 

本項目屬於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中的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不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正在承擔的項目總數限為3項的規定」限制。

 

(一)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二)正在承擔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不得申請本項目。

 

(三)《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關於申請數量的其他限制。

 

(四)除了本合作研究項目外,NSFC和FRQNT還同時發布了合作交流項目申請指南,項目申請人同時只允許申請其中一類項目,不得同時申請合作研究項目和合作交流項目。

 

四、申報要求

 

(一)在線填報路徑:中方申請人須登錄ISIS科學基金網絡系統(http://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線填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申請書》(以下簡稱「中文申請書」)。具體步驟是:

 

1. 選擇「項目負責人」用戶組登錄系統,進入後點擊「在線申請」進入申請界面;點擊「新增項目申請」按鈕進入項目類別選擇界面;

 

2. 點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左側+號或者右側「展開」按鈕,展開下拉菜單;

 

3. 點擊「組織間合作研究(組織間合作協議項目)」右側的「填寫申請」,進入選擇「合作協議」界面,在下拉菜單中選擇「NSFC-FRQNT項目(中加)」,然後按系統要求輸入要依託的基金項目批准號,通過資格認證後即進入具體申請書填寫界面。

 

中文申請書應與英文申請材料在內容上保持一致。同時,中文申請書填寫的本合作項目英文名稱須與加方合作者向FRQNT提交的英文項目名稱完全一致。

 

(二)在線提交附件材料,包括:

 

1. 英文申請書。中方申請人除了在線填寫提交中文申請書以外,還須以附件的形式在ISIS系統提交英文申請書,該英文申請書將作為雙方資助機構項目評審依據材料。

 

2. 英文學術簡歷。中方申請人須在ISIS系統以附件的形式上傳提交雙方合作者英文學術簡歷。

 

3. 合作確認函(英文)。中方申請人須在ISIS系統以附件的形式上傳提交澳方合作者籤發的合作確認函。

 

英文申請書和英文學術簡歷模板,請在本項目指南附件部分下載。未按要求提交英文申請書、英文學術簡歷和合作確認函的,將不予受理。

 

(三)申請材料受理方式:

 

1. 電子版申請材料:電子版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在線成功提交後,須經依託單位科研處登陸ISIS系統審核確認。

 

2. 紙質版申請材料:電子版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在線成功提交後,列印系統生成的PDF格式中文申請書和本項目指南要求的附件材料,經依託單位蓋章確認後,寄送一式一份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組(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號101房間,郵編100085,電話:010-62328591)。

 

紙質版材料應與電子版材料須完全一致,任何一版材料不全的,將不予受理。

 

(四)申請截止時間:中方申請人在線提交申請書並由依託單位確認提交的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15年7月2日16:00,紙質申請材料以2015年7月2日郵戳為最後截止期限。紙質申請材料集中接收時間為2015年6月23日-2015年7月2日,公共節假日期間不予接收。

 

請申請人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嚴格按照各項要求填報申請。未按要求填報的申請,將不予受理,務請注意。

 

五、聯繫方式

 

聯繫人:魏芹  劉秀萍

 

電 話:010-62325544;010-62325377

 

傳 真:010-62327004

 

電 郵:weiqin@nsfc.gov.cn;liuxp@nsfc.gov.cn

 

地 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局美大處

 

郵 編:100085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基金委與加拿大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究項目指南—新聞—科學網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加拿大衛生研究院(CIHR)達成的協議,雙方將於2016年共同資助非傳染病領域的流行病學隊列研究項目,鼓勵和支持雙方科學家針對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基於健康和疾病的發育根源理念,合作開展幹預隊列研究。
  • 與加拿大魁北克研究基金會合作交流項目批准通知—新聞—科學網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加拿大魁北克研究基金會自然科學與工程學部光學與光子學和地質與氣候變化領域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批准通知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
    一、項目說明 (一)資助領域 申請人可在以下領域範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創新性科學研究合作: 數學(申請代碼1請選擇A01至A06) 物理(申請代碼1請選擇A14至A30) 化學(申請代碼1請選擇化學科學部B下屬代碼) 地球科學(申請代碼1請選擇地球科學部D下屬代碼)
  • 與泰國研究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發布—新聞—科學網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泰國研究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經過公開徵集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
    一、項目說明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之間的科學合作框架,為促進兩國科學家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合作研究,雙方將共同資助我國和美國科學家之間開展的合作研究項目(Joint Project)。
  • 基金委與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合作項目初審結果—新聞—科學網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申報時間推遲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推遲2020年度項目申請與結題時間等相關事宜的通知》(國科金髮計〔2020〕5號)要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對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的申報時間和申報方式等工作做出相應調整。
  • 與泰國研究基金會「氣候變化」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新聞...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領域項目申請指南
    導讀近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正式發布,今年項目申請集中接收工作自2020年3月1日開始,3月20日截止。化學加特別整理了化學領域的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指南,供大家參考。
  • 基金委與泰國研究基金會氣候變化項目批准通知—新聞—科學網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泰國研究基金會「氣候變化」合作研究項目批准通知
  • 預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日本學術振興會合作與交流項目徵集指南,每年6月啟動
    項目說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與日本學術振興會每年都會在年中啟動項目徵集活動,為了幫助在校生申請項目,招聘社將2020年項目申請指南提前告知,今年新的公告發布之後會陸續通知大家。合作交流項目中方申請人須是2022年12月31日(含)以後結題的3年期(含)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研項目(合作交流項目除外)的主持人或主要參與者(主要參與者需經在研項目負責人同意)。
  • 2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日本學術振興會合作項目指南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的雙邊合作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合作與交流項目,包括合作交流項目和雙邊學術研討會。經雙方協商,2013年度將共同資助合作項目14項,其中合作交流項目10項,雙邊研討會4個(其中2個在中國舉辦,2個在日本舉辦)。
  • 羊城暖蓉公益基金會成立—新聞—科學網
    成立當天,該基金會率先推出帕金森病援助、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援助兩項救助項目,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最高可獲8萬元救助金。 「此次成立的羊城暖蓉公益基金會,正是由省二醫腦科領域的專家作為發起人,在社會愛心企業和個人的捐資下成立的公益慈善機構。」
  • 醫學科學部關於受理2017年度應急管理項目申請的通知—新聞—科學網
    胎兒發育與產前診斷(H0419)以及新生兒相關疾病領域(H0422):針對胎盤與胎兒發育、胎兒各器官系統的發育及異常、胎兒發育與營養/代謝/環境因素、胎兒行為和生物節律、胎兒的產前診斷等開展研究,鼓勵針對胎兒各器官系統的正常發生發育及異常改變的機制研究以及各種先天性缺陷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研究;針對新生兒各器官系統的發育及異常、新生兒遺傳/營養/代謝性疾病、新生兒感染性疾病、新生兒危重症等,鼓勵開展新生兒循環系統疾病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生物多樣性...
    美方項目指南請見:https://www.nsf.gov/pubs/2021/nsf21545/nsf21545.htm。 (二)申請代碼。 中方申請人請根據研究內容,選擇生命科學部代碼(C03)作為申請代碼1填寫中文申請書。 (三)資助規模。資助規模不超過3項。 (四)資助強度。中
  • 基金·政策 | 通知通告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項目申請指南
    (二)在2021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外,交叉科學部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和專項項目。其中,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的指南已包含在《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其他類型項目的指南將另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發布。
  • 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研究計劃項目指南—新聞—科學網
    1.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申請(包括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和正在承擔(包括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以下類型項目總數合計限為3項: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不包括集成項目和戰略研究項目)、聯合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直接費用大於200萬元/項的組織間國際(地區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波蘭國家科學中心合作研究項目...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波蘭國家科學中心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據悉,為推動基礎研究成果落地應用,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計劃局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舉辦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通過首屆北京對接會搭建的溝通交流對接平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團隊與納通醫療集團達成了「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納米機器人」股權投資合作協議。 在當天的對接會上,聶廣軍團隊與納通醫療集團進行了籤約。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
    /重點項目;  5.具有相關科技管理工作經歷;  6.在項目資助期內,保證每年有不少於6個月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相應的科技管理崗位進行管理實踐。  以下人員不得申請科技管理專項項目:  1.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承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  3.無工作單位或所在單位不是依託單位的人員;  (二)限項申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