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單詞貫穿了國人學英語的整個過程,無論你是否從abandon開始,學英語要從背單詞開始似乎已成為大眾普遍認知。雖說背整本詞典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學英語這麼多年,單詞我們背了太多太多......可為什麼口語還是那麼差?
參考英語教學大綱,國內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約600詞,初中約1600詞,高中約3500詞,大學四級約4500詞、六級約6000詞,雅思7分要超過8000詞。(各地區、學校略有不同)
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2歲小孩基本詞彙在100左右,3歲小孩有著非常快速的增長,基本詞彙在1000左右,4歲小孩達到5000詞,8歲達到10000左右,成年人的詞彙量在20000-35000之間。
來源testyourvocab.com統計報告
可為什麼國內過了四級和母語國家4歲小孩詞彙量相當,口語水平卻相差那麼大?一定是並不是單詞背的還不夠多。
之前有一個很火的段子,有樓主問: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答:在美國肯定是夠了,在海澱肯定是不夠...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裡,單詞量是難以逾越的巨大障礙。人們總認為達不到一定的詞彙量,就不能用英語順暢交流。
可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詞彙在語言學中是分不同類型的。有學者在對比四種語言語料庫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每種語言和英語一樣,存在最核心、最常用的詞彙量在2000-3000之間。這在龐大的英語詞彙總量中,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
在詞彙量與文本覆蓋率的研究中,發現只要具備4000詞的基本詞彙,就可以對普通文本達到86.8%的覆蓋率,做到比較順暢的閱讀。所以並不是要掌握整部牛津詞典,才能去開口說英文、閱讀英文。
真正掌握一個單詞要做到「會讀、會認、會寫、會用」,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單詞的詞義和拼寫。某個詞語怎麼表達怎麼翻譯要結合語境,不結合語境就是在給自己挖坑。
比如「吃貨」這個詞,用英語應該怎麼說?有人說是foodie,有人說是chowhound,還有人說是glutton...眼花繚亂,用哪個詞主要看說話人本意是想說什麼。
如果表達的「吃貨」是指懂吃的美食家,那麼用foodie挺合適的;如果表達的是指特別愛吃且貪吃可以用chowhound;glutton有貪吃、嘴饞的意思,並且還有暴飲暴食的含義。
單詞是語言交流過程中最小的語言單位,口語詞彙是在練習中增長的。別再孤立地記憶單詞,將單詞串在一起成組記憶,記憶的過程才會不那麼枯燥反而更加有趣。
即使一個人掌握了再多的語言知識,如果沒有足夠量的可理解輸入,也不可能自如運用。在Kaplan的英語課上,老師會針對學生英語水平讓大家討論相關主題,給出詳細具體的情景介紹,語法詞彙貫穿其中。學生通過實際運用語法詞彙中學到的知識點,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從而鍛鍊口語和聽力能力。
Kaplan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