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

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

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第二天,合肥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90多名科研人員於6月份集體向該研究院提出離職,「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屬於正常人員流動」。

對此,中國科學院官網消息說,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7月21日,中國科學院官網發布消息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聽取中科院有關情況匯報,並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為何集體離職?

中科院旗下有眾多科研院所,位於合肥市蜀山區科學島的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簡稱合肥研究院)是其中之一。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簡稱核所)是合肥研究院旗下研究機構。

資料顯示,2019年年末劉建國成為合肥研究院新任院長。核所現任所長是吳宜燦,他於去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官網顯示,該所現有職工500餘人,包括「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973」計劃首席專家、國際核能院(INEA)院士等高端人才20餘人,科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者佔80%。

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到底是外界質疑的人才流失,還是內部宣稱的「正常的人員流動」,是內部改革還是另有隱情?

此前媒體報導稱,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合肥研究院強制為核安所更換保安引發。6月15日更換保安時,合肥研究院方人員與核所人員發生了言語衝突。

一名疑似核所職工的用戶在知乎上寫道:「院方不在任何提前溝通情況下拆門禁,還有不少保安巡邏,把研究所前後門鎖住,對科研人員沒有一點尊重,有些女同事都驚恐哭了。」

值得注意的是,6月17日核所召開2020年中工作進展會。會上吳宜燦所長提到,核安全所作為合肥物質研究院的一員,將繼續堅定支持研究院新形勢下各項改革。

他還要求全體科研人員繼續保持疫情期間的科學理性,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鼓勵全所人員心無旁騖,繼續在科研一線做好本職工作,做出出色成績。

集體離職正常嗎?

90餘名科研人員離職讓外界頗為困惑。按照此前媒體說法,核所很多科研人員學歷是中科大本碩博,平均年齡為31歲。他們為何離職,離職之後又將去往何處工作?

7月22日中國新聞周刊向核所了解更多信息。核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採訪需要上級批准」。合肥研究院公開電話則無人接聽。

中科院旗下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同在一個大的系統內,「我們也非常關注這個事情」。人才在企業和科研院所之間流動其實並不稀奇,但大規模辭職比較罕見。

他說,「就我們所而言,每年流出的(人才)一般佔總數的5%至10%。流入的一般在3%至5%。但這種集體集中式的離職還是比較罕見」。

「就我個人觀察,剛進來的年輕人不如五年前十年前那樣朝氣蓬勃了,基本上處於一個往下走的態勢。幹活的主力還基本是十年前進來的。人才的新陳代謝沒有以前好了。」這位工作人員分析稱。

北京高校一位不願具名的教授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高校、科研院所等有人離職很正常,但90餘人集中離職應該是不正常的。這些人為何辭職,這裡面可能有別的問題。」

他說,中科院研究所與高校還不一樣,他們多是項目制,人員多有流動。目前信息還不夠充分,還需要更多報導更詳細的調查。

北京大學教授曹和平則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對此事有兩種判斷:一是核所正在進行改制,需要淘汰一些崗位和工種,再從外面聘請一些人才。但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好,所以爆發了。

二是核能技術有軍用也有民用,相關技術的應用場景也非常廣泛。而很多科研人員在所裡工資待遇並不高,那麼如果外邊和所裡成立聯合公司,招聘技術人員,那有能力的就都走了。

 為何驚動國務院?

中科院90餘名科研人員離職事件獲得了廣泛關注。中央黨校一位教授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別的時間,特別的地點,特別的領域,特別的人,特別的系統,今年還要加上特殊的背景。」他說。

他解釋稱,中科院系統是國家科研的重要力量,算是國家隊。如果有問題當然要非常重視。時間背景又比較敏感,會讓人覺得有留不住人才的印象。

該教授補充說,辭職的單位是核所,事關國家核領域的事情,又是非常敏感的。所以這才會被舉國關注。國務院調查也就可以理解了。

曹和平也表示,此事已經形成了一個大的輿情事件。國務院派出調查組也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也是對社會關切的一種回應。

據了解,一年前,劉鶴曾到中科院調研。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2019年6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到中國科學院調研指導工作,聽取中科院黨組工作匯報。

劉鶴指出,中科院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很多領域都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國際競爭中逐步獲得了一些領先地位,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中科院應進一步發揮綜合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學風建設,加強與發達國家的國際科技合作。

劉鶴強調,要把紮實開展主題教育和紮實做好科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揚優良傳統和科學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倡導紮實、專注、低調的工作作風,努力產出標誌性成果,取得關鍵領域技術突破。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最新消息來了:副總理劉鶴要求展開...
    中科院官網7月21日發布消息,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聽取中科院有關情況匯報,並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而中科院官網最新消息顯示,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聽取中科院有關情況匯報,並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近百人離職」的事前事中事後發生了什麼?
    但近日一則「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將科學島推至風口浪尖,並引發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一次性大批量辭職事件為何發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多方採訪並前往科學島實地探訪,梳理並還原離職事件及其發生前後的種種值得關注的跡象與誘因。
  • 中科院核安全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調查最新消息:是被挖走的
    中科院、核安全所、90多人集體離職……由這些關鍵詞組成的消息甫一傳出,引起軒然大波。最新進展:中科院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最新進展:中科院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中科院網站截圖7月20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針對該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期傳出所屬研究單元有90多人集體離職引發廣泛的事件,中科院黨組已成立並派出專項工作組赴合肥展開調查。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調查|「中科院近百人離職」的事前事中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近日一則「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將科學島推至風口浪尖,並引發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一次性大批量辭職事件為何發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多方採訪並前往科學島實地探訪,梳理並還原離職事件及其發生前後的種種值得關注的跡象與誘因。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現在突發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員工為啥離職,管理者你該知道了
    (以下簡稱「核安全所」)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起廣泛關注。 7月16日,澎湃新聞採訪的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稱,離職於6月份發生,「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 據新京報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稱,離職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人集體離職 誰能一次性挖走這麼多人?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三個研究所解散!數百人離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到底經歷了什麼?
    7月1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層幹部證實,近期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此次辭職的90餘名科研人員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在中科院系統內和社會均引起了廣泛關注。
  • 中科院核所上百博士集體離職,所長回應:丟掉鐵飯碗去做事業了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發關注,100多名科研人員在6月集體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一度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當時,知乎上有人質疑稱離職的科研人員可能是被所長吳宜燦「挖牆腳」到自己的企業裡去了。
  • 中科院90名核人才集體辭職,國務院介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一事引起廣泛關注,一時間大家眾說紛紜,坊間更是充斥著各種版本的猜測和解讀。經過短時間的發酵,7月21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國務院辦公廳已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查此事。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多為博士,原因沒有透露?
    近日根據有關消息顯示,位於合肥的中科院物質科學研究所有90名科研人員辭職,根據報導可能與科研人員工資有關。具體原因目前仍然在調查跟進中。來自於sogo百科關於該研究所的具體介紹: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聚焦相關應用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通過集中合肥研究院相關優勢資源、聚集優秀人才隊伍,在先進材料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光電子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應用技術方向開展技術攻關,形成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產業適用技術;構築高水平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研體制和機制
  • 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事業編都不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人辭職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然而,中科院及其分院在職人員屬於事業編制,工作待遇穩定,為何多名在職人員辭職,而且還是集體辭職呢?據悉,事發的單位準確的說並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分院」),而是其下屬的十一個分所之一,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
  • 中科院90位博士集體辭職背後:「科研民工」生存狀態或值得重視!
    科學家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其實在很多普通人看來都是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的夢想,就是能夠成為科學家,或者醫生等等比較高尚的職業,不過,凡事也都是有例外的,比如說前不久中科院合肥研究下屬的核能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這究竟是為什麼?
  • 中科院90多人辭職,是9千的工資還是更換保安這件事,到底誰錯了
    近日,針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中國科學院官網在發通報,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來源:澎湃新聞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90多科研人員集體離職事件,科研人員薪資為什麼如此低!中科院黨組...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前中科院科學家:離開了中科院,我的工資漲了10倍
    近期,"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 90 多人集體離職 " 吸引了不少媒體的關注,在我們影響力。中科院應該是待遇高。條件好的」高大上「工作地點,而科學工作者們也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雖然這離職的90人為何離職還不得而知,但 " 因不滿而出走 " 這樣的言論也依然在坊間流傳。不管研究成果,寫不出論文就別想晉升研究所與大學類似,研究所的職業發展是: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副研究員相當於大學中的副教授。
  • 考研進入中科院研究所是什麼水平?
    這個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科院研究所是一個總稱,實際上中科院一共有12個分院,下面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中科院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實力相差巨大,最好的和最差的比二本和清華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 中科院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引關注;200萬高薪招老師後,字節...
    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餘人,在疫情影響下,高考被延遲一個月。同時,北京還公布了202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數分布,其中700分以上的有80人。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國務院介入近日,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受到關注。中科院官網20日通報,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