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核安全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調查最新消息:是被挖走的

2020-12-16 騰訊網

中科院、核安全所、90多人集體離職……由這些關鍵詞組成的消息甫一傳出,引起軒然大波。最新進展:中科院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

最新進展:

中科院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

中科院網站截圖

7月20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針對該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期傳出所屬研究單元有90多人集體離職引發廣泛的事件,中科院黨組已成立並派出專項工作組赴合肥展開調查。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該工作組由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汪克強任組長,中科院機關相關廳局負責人組成。

事件回顧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

據媒體報導,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這些科研人員均該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簡稱「核安全所」),其中大多具有博士學位,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並迅速擴散成社會熱點。

事發的核安全所「去年年初有200人,這下90多人離職,現在就剩100人左右」,將近一半的科研人才相繼流失,人們難免感到詫異……

為何多名在職人員辭職,而且還是集體辭職呢?

據悉,事發的單位準確地說並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分院」),而是其下屬的十一個分所之一,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

圖片: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官網

根據其官網的消息,核所的主要職能就是核能的安全開發。現有在職人員約 500 人,包括逾 20 名研究員,和一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019 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吳宜燦教授。

集體辭職事件的九十多位科研人員,據悉都是基層科研人員,與上述二十餘人並無關係。

因更換保安產生衝突,近百人辭職

《中國經營報》的消息稱,「集體出走」事件的導火索是合肥分院要求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和門禁,因為核所之前是自行聘任的保安。

6 月 15 日衝突現場視頻截圖,圖片:《中國經營報》

合肥分院的舉動遭到了核所工作人員的強烈抵制,雙方產生了包括言語衝突在內的嚴重對抗。對抗持續到當晚十一點左右,甚至連特警都出動了。

合肥分院給出的更換保安的理由是,核所在自聘保安到期後未續約,拖欠工資。

而核所工作人員認為,核所屬於涉密部門,更換安保人員和門禁可能無法保證信息的機密性。

集體辭職現場,圖片:《中國經營報》

事情的最終結果就是,核所的 90 多名工作人員集體辭職抗議。

研究院人事處回應稱人是被挖走的

但是,事情的真正原因似乎並不簡單。

據澎湃新聞報導,7 月 16 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表示,90 多名科研人員於 6 月份集體向該研究院提出離職,「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

圖片:新聞截圖

該工作人員同時透露,這 90 多名科研人員確實是被挖走的,但離職屬於正常人員流動。

巧合的是,在知乎,此前數位用戶的爆料隱隱與此吻合。

圖片:知乎截圖

該用戶表示,「集體出走」根本原因是合肥分院的改革,合肥分院打算進行改革,而在改革之前吳院士在核所的內部會議上要求大家集體抵制改革。當然,這個消息有待確認。(綜合媒體報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最新消息來了:副總理劉鶴要求展開...
    每經編輯:盧祥勇近日,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引發各界關切。媒體: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據中國經營報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離職。報導引用一名內部人士的表述稱,離職人員集中於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人集體離職 誰能一次性挖走這麼多人?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而中科院官網最新消息顯示,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聽取中科院有關情況匯報,並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現在突發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中科院研究院近100名博士集體辭職後續:被挖走了!那被誰挖的?
    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人事處的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的記者,這90多名科研人員,是在6月份集體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提出的離職:「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調查|「中科院近百人離職」的事前事中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近日一則「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將科學島推至風口浪尖,並引發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一次性大批量辭職事件為何發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多方採訪並前往科學島實地探訪,梳理並還原離職事件及其發生前後的種種值得關注的跡象與誘因。
  • 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事業編都不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人辭職
    近日,多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在職科研人員集體辭職的新聞登上了頭條。現有在職人員約 500 人,包括逾 20 名研究院,和一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019 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吳宜燦教授。集體辭職事件的九十多位科研人員,據悉都是基層科研人員,與上述二十餘人並無關係。
  • 「中科院近百人離職」的事前事中事後發生了什麼?
    但近日一則「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將科學島推至風口浪尖,並引發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一次性大批量辭職事件為何發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多方採訪並前往科學島實地探訪,梳理並還原離職事件及其發生前後的種種值得關注的跡象與誘因。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員工為啥離職,管理者你該知道了
    」)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起廣泛關注。 7月16日,澎湃新聞採訪的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稱,離職於6月份發生,「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 據新京報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稱,離職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 90多科研人員集體離職事件,科研人員薪資為什麼如此低!中科院黨組...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中科院90位博士集體辭職已低調處理,所長新添重要職務
    來源:澎湃新聞吳宜燦50多天之前一度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由國辦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入駐調查的「中科院核所集體離職事件」後續如何?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針對此事,中科院已在8月份作內部低調處理。核所官網顯示,該所現任所長仍為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的吳宜燦。事實上,90多人集體出走中科院合肥院核所並非「更換保安」的衝突所致,而更接近於所、院矛盾激化的結果:核所特有的高壓管理模式遭到合肥院內改革的衝擊。
  • 中科院核所上百博士集體離職,所長回應:丟掉鐵飯碗去做事業了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發關注,100多名科研人員在6月集體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一度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當時,知乎上有人質疑稱離職的科研人員可能是被所長吳宜燦「挖牆腳」到自己的企業裡去了。
  • 中科院90多人辭職,是9千的工資還是更換保安這件事,到底誰錯了
    近日,針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中國科學院官網在發通報,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來源:澎湃新聞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吳宜燦院士回應中科院核所集體離職事件:丟掉鐵飯碗去做事業
    (原標題:吳宜燦回應中科院核所集體離職事件:這件事早已經結束了)
  • 中科院90名核人才集體辭職,國務院介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一事引起廣泛關注,一時間大家眾說紛紜,坊間更是充斥著各種版本的猜測和解讀。經過短時間的發酵,7月21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國務院辦公廳已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查此事。
  • 見微知著——中科院90名科技人才集體辭職,這說明了什麼?
    這次事件只是一個縮影,它折射出體制內管理亟需改革。從這次合肥中科院90多名技術人員集體出走的事件來看,個人認為,體制內的管理在以下方面必須改革。1.管理層必須拋棄官本位思想。這所學校有一個全國聞名的校長,這是位德才兼備的專家型校長。在他的帶領下,該校管理層基本上做到了去行政化,去官本位化。於是學校欣欣向榮,一度全國聞名。可是這位校長退休了,據說這所學校已經在走下坡路,被去掉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又在悄無聲息中漸漸回歸。2.管理層必須清醒體制單位正面臨著體制外的強烈挑戰。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多為博士,原因沒有透露?
    近日根據有關消息顯示,位於合肥的中科院物質科學研究所有90名科研人員辭職,根據報導可能與科研人員工資有關。具體原因目前仍然在調查跟進中。究竟為何導致90多名博士學位的科研人才集體離職呢?作為考研行業工作者其實最不想看見的就是這些,科研事業是我們每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嚮往的工作,也是我們科教興國的根本。在國家大力支持科研事業的關鍵時刻,為何出現如此大規模高學歷人才的辭職?這背後的情況值得我們去研究調查,在改革的同時難道不應該考慮到和保護科研人員的利益嗎?
  • 從中科院辭職了:年薪漲10倍,科研人員能不心動嗎?
    這次事件絕對不是偶然,兩百多人的研究所一次性離職90多人,要說其中沒有貓膩恐怕是沒有人會相信的,好在有關部門已經成立了調查組進行調查,希望調查結果能夠快點公布。馬雲曾經說過科研人員主動離職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工資待遇不夠好,二是受了委屈,那到底是哪種原因估計也只能等調查結果了公布才能知曉。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科研人才,儘可能的留住人才,不要讓高端人才無故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