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洗手就到處亂摸,你一定不知道手上的細菌有多少

2020-12-23 易車網

從小家長和老師就一直教育我們要講衛生,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用同樣的話語教育下一代。隨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人們對手部衛生的重視程度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從飯前便後的習慣性洗手,到觸碰外物後強迫性洗手,認真洗手20秒,成了大家抗擊疫情的第一道屏障。

很多人都知道手上細菌多,但究竟多到什麼程度?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的實驗結果顯示,一雙未洗過的手上最多有80萬個細菌,而在潮溼、營養和合適溫度情況下,每20~30分鐘細菌數量還會翻一番。如果不勤洗手,隨著吃東西、揉眼睛、摳鼻子、掏耳朵這些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常見動作,手上的細菌會在頻繁接觸中入侵人體,引發皮膚過敏、細菌感染、體內炎症等多種病症,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正是因為深知手部衛生的重要性,不少人在公共場所都格外注意,觸碰電梯按鈕、樓梯扶手、門把手等物件時不是用紙隔離就是及時洗手。但在公共接觸之外,還有一個手部長時間接觸卻常常被忽視的"高風險"物件,那就是自己汽車的方向盤。也許有人覺得,方向盤都是自己在用,能髒到哪去?其實不然,現在的方向盤多為皮質和軟性材質包裹,且車內的溫度、溼度非常適於細菌滋生,一個方向盤上的細菌數量是智慧型手機屏幕的6倍,公共廁所馬桶坐墊的4倍,公共電梯按鈕的2倍。

說到這,你還敢每天若無其事地握住方向盤嗎?還不趕緊在車裡備好消毒酒精、抑菌洗手液啥的。當然,如果你想要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也可以選擇吉利全面抗菌方向盤。

作為吉利"全方位健康汽車"的最新研發成果,全面抗菌方向盤不僅是行業首發,而且經過國內權威檢測機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專業檢測,擁有抗菌率超99%,達到幾近無菌狀態,滿足國家Ⅰ級標準。同時還具備強大的"自清潔"功能,就像是車內自帶"免洗手的消毒液",讓用戶安心出行,接觸無憂。

之所以這麼厲害,是因為吉利全面抗菌方向盤採用有機復配抗菌劑,兼具即效性、持續性、安全性、耐熱性,能夠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進行變性破壞,阻止其嵌入人體細胞,進而實現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等生活中常見的細菌病毒都能起到很好的滅活或抑菌效果。抗菌劑的廣譜抗菌還具有優良的抑菌、殺菌、消毒、除臭功能,能夠保持車內空氣品質清新。同時材質具備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夠有效保障人體安全,並實現對環境的真正友好。

此外,耐用性是汽車零部件的核心指標之一,全面抗菌方向盤抗菌效果夠不夠持久,直接決定了它的實用性和價值。一般汽車內飾耐熱性不會超過120℃,但吉利汽車實驗證明,全面抗菌方向盤在165℃高溫下抗菌效果仍不受影響,用40℃下的水清洗55次依舊能鎖牢抗菌活性物質。所以不用擔心,即便夏天暴曬,經常洗車,吉利全面抗菌方向盤依舊能達到高效抗菌的效果。

前有行業首個車規級CN95空調濾芯守護駕乘者健康呼吸,後有全面抗菌方向盤為用戶抵擋細菌侵襲,吉利"全方位健康汽車"的強大防護力已經逐步展現,用實力為全民健康出行保駕護航。當然,這還只是開始,相信未來吉利"全方位健康汽車"還將為我們帶來更多"黑科技",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你會洗手嗎?你知道手上的細菌有多少嗎?
    導讀: 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你知道嗎?調查表明,我國居民「正確洗手率」僅為4%,人的一隻手上可附著數十萬個細菌,如果手洗不乾淨,後果不堪設想。那麼,你知道手到底有多髒嗎?你知道該如何科學洗手嗎?還有,在關水龍頭時,請記得衝洗水龍頭,以避免雙手洗淨之後,又因為觸碰到水龍頭上殘留的細菌而受到感染。若要更乾淨,水龍頭開關處也應先用肥皂洗,再用水衝乾淨。也或者,可取乾淨的紙巾包住水龍頭再行關閉。同時,記得將紙巾直接丟棄,否則雙手又有可能沾染細菌。
  • 不洗手時 手上的細菌是什麼樣
    不洗手時 手上的細菌是什麼樣
  • 5片麵包告訴你:不洗手會有多少細菌?
    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手上有細菌,但我們卻沒有好方法讓孩子意識到「不洗手以及不好好洗手就吃東西」的危害。用眼見為實的實驗真相,讓孩子們意識到不好好洗手就碰食物到底有多恐怖。我相信看完這個實驗後...由此推斷,當初不洗手或者手沒洗乾淨就接觸麵包片後所產生的細菌繁衍滋生能力有多強!
  • 為什么女人手上的細菌多於男人?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不過最近一項研究打破了固有的認知,據調查顯示,其實女人手上的細菌會多於男性,不是男性更不愛乾淨嗎?為什么女性手上的細菌會更多?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與皮膚的酸鹼度有關,女性的皮膚偏於鹼性,而男性的皮膚偏於酸性,而細菌不容易在酸性的環境中生存,所以女人手上的細菌會多於男性,另外還與平時的習慣和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 調查稱英國人不愛洗手 近3成人手上沾糞便
    實際上,26%的手上有糞便。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到處可以看到糞便的蹤影:26%的手上,14%的鈔票上,10%的信用卡上。此外,他們還愛在便後洗手的問題上撒謊。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15日報導,英國人對不洗手這件事明知不對就是不改,還撒謊。他們不知道髒手導致的感染、疾患的病例數不勝數。
  • 手上有這麼多種細菌,怎樣洗手才最乾淨
    手上有什麼細菌? 科學家在街上隨機找了50個志願者,當然這些志願者都是看上去很乾淨的人。工作人員提取了這些志願者手掌、指縫、指尖的樣本,放在實驗室進行培養。
  • 洗手也有門道?你到底會不會洗手?減少細菌入侵
    洗手幾乎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了,手髒了要洗,吃飯前要洗,上完廁所也要洗,洗手無非就是用水衝洗就完事了。但其實不然,洗手這麼一件簡單的小事背後卻有著你不知道的秘密,你可能不了解不正確的洗手方式會讓你的手再次受到細菌的侵害,導致洗了手也是白洗,你有沒有犯這些常見的洗手錯誤?
  • 女博士總感覺手上有細菌每天洗手數十次
    洗手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但對於46歲的王靜女士(化名)來說更多是一種折磨。她總感覺手上有細菌,每天洗手數十次,她想改掉,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天不停洗手嚴重影響到了她的工作和生活,無奈之下她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心理康復科就診。
  • 醫生教你「七步洗手法」 科學消滅手上細菌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10月15日訊(記者 匡春林 實習生 文芳)洗手用洗手液或滅菌香皂就可以洗掉細菌?洗手用水衝衝就可以了?今日是第7個全球洗手日。長沙市第四醫院院感科醫生昨日提示,使用洗手液消滅手上的細菌,最好選擇帶「衛消證字」的洗手液;科學的洗手不僅僅是水衝一衝,最好能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雙手。   選洗手液滅菌也有秘訣  「勤洗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紅眼病、腮腺炎、腸道傳染病等多種傳染病最簡單、有效的手段。」
  • 人手上有40多萬細菌 公用洗手液洗手越洗越髒
    有實驗表明,人的一隻手上大約黏附著40多萬個細菌,人在一小時內至少3次會用手碰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等部位,忽視手部衛生易導致腹瀉、流感、手足口病、沙眼等疾病傳播機率大大增加。而最近網傳一些公共場所的免費洗手液不衛生,央視曝光稱,首都國際機場提供的洗手液細菌超標竟達600倍。
  • 我們的手上有多少細菌?觸目驚心但大部分無害
    我們之所以飯前要洗手是有原因的。從一幅孩子手上的微生物的照片便能看出,我們每天攜帶了多少細菌。美國微生物學家塔莎在她八歲的兒子從外面玩耍歸來之後,她讓他印了一個手印。接著,她將這個手印放在瓊脂中培育了48小時。
  • 正確洗手,可以洗去手上80%的細菌
    我們時常都說「病從口入」,其實很大部分細菌是由手帶到我們體內的,由此可見,手是否乾淨、衛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對於「洗手」這件再平常不過的事,記者對部分市民進行調查發現,能曉得正確洗手方法的市民不多。那麼,洗手到底有多重要?不正確洗手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如何洗手才正確呢?孩子比成年人會洗手「您覺得自己會洗手嗎?平時都怎麼洗?」
  • 「我手上沒粘便便,為什麼便後要洗手?」2個理由讓孩子搶著洗手
    爸爸:你回來!我可逮著你了,上完廁所又不洗手?兒子:我手上又沒粘屎,為什麼要洗手?爸爸:因為你手上有細菌和病毒啊!兒子:擦屁股時紙又沒破,又沒沾到屎,哪來的細菌和病毒?兒子突如其來的重口,問得我一時有點懵。
  • 「我手上沒粘便便,為什麼便後要洗手?」2個理由讓孩子搶著洗手
    爸爸:你回來!我可逮著你了,上完廁所又不洗手?兒子:我手上又沒粘屎,為什麼要洗手?爸爸:因為你手上有細菌和病毒啊!兒子:擦屁股時紙又沒破,又沒沾到屎,哪來的細菌和病毒?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便便中有多少細菌嗎?有很多人會認為便便就是一些殘渣,但事實上包含了大量的腸道細菌。也許你會繼續問:「水都衝走了,哪裡還有細菌?」
  • 專家告訴你 洗手多久才能殺死所有的細菌
    人生有三件事是肯定會發生的: 死亡、稅收和忽略正確的洗手方式。據統計,10人中有2人不洗手,只有30%的人使用肥皂。科學數據表明,有許多不同的洗手方法。小棉襖今天要與大家分享關於洗手的一些知識,通以下過UV相機進行多次實驗的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1、「納斯卡」衝洗和搖晃在自來水龍頭下洗手,快速搖動,讓它們幹起來有什麼大不了的?讓我們坦率的說。有時候你的手看起來很乾淨,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因為衝洗和搖晃沒有達到多少效果。
  • 手上的細菌危害 身體最髒的部位竟是這裡
    說到身體最髒的部位,很多朋友可能想到了臀部、腋窩、足部,事實上人體最髒的部位是手部,人的手部存在大量的細菌,如果不經常洗手,當這些細菌接觸到食物時,很容易導致健康受損,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手上細菌的危害、手有多髒、怎樣洗手。手上的細菌危害手上的細菌如果我們不管它,在接觸食物是很容易讓細菌隨著食物進入身體,導致疾病出現。
  • 孩子手上出現倒刺,難道是孩子缺鈣的表現?這些原因需要家長知道
    而且孩子好像還撕過,導致手指有不少傷口,之前她聽說長倒刺是缺維生素的原因,所以便立馬到藥店買了些維生素鈣片給孩子吃。吃完兩個星期後,讓她生氣的是孩子手上的倒刺變得更多了,於是她帶著孩子去諮詢醫生,醫生表示這不是缺不缺鈣的問題,而是習慣的問題。
  • 溼熱環境細菌泛濫 勤洗手可減少細菌
    夏季氣溫增高,雨水增多,溼熱的氣候給細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很多疾病都是由於細菌感染所致的,那麼我們該如何遠離細菌呢?俗話說,飯前便後要洗手,洗手是遠離細菌的一大關鍵。原則上來說,大多數疾病的發病都是因為維生素感染造成的,如果想要有效預防疾病,那麼預防微生物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 根本就不髒嘛!為何孩子都不愛洗手?6個讓洗手變好玩的方法
    經過我半個學期的耳提面命,女兒總算能記住,在學校也要及時洗手,不然手上都是細菌,髒死了。01洗手的歷史在1800年代中期,匈牙利醫生塞梅爾維斯(Semmelweis)首次證明:「勤洗手」可以預防疾病的傳播。但在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細菌導致疾病,認為洗手並不重要。
  • 大小便後不洗手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大家都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衛生常識,有些人由於生活習慣等其他諸多的原因,飯前便後沒有養成洗手的好習慣,大小便後不洗手對身體有哪些危害呢?首先,廁所的環境是潮溼的,這樣的環境有利於細菌滋生。特別是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會附著在很多地方,包括地板,廁所的牆壁,紙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