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中的生活美學 臺灣嘉義走訪「森林文化」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兩邊用藤條和階梯打造出隧道造型,通向中間一個高聳的木製鏤空圓錐。在嘉義城區中心,景觀藝術品「森林之歌」屹立在阿里山鐵道車庫附近的綠地上。

  據該藝術品的作者王文志介紹,階梯材料源自阿里山森林鐵道淘汰的枕木,而鏤空的圓錐,則象徵著阿里山。

  「這個藝術品,就是為阿里山的森林創作的。」王文志說,「嘉義到處是森林之美。」

  一曲「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畫,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讓人們記住了阿里山。而得益於阿里山的美麗富饒,在山下的嘉義,像「森林之歌」這樣森林文化的印跡,處處皆是。

  漫步嘉義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在宅院裡蓬勃生長的綠色植物。翠綠的爬山虎布滿圍牆,讓人感覺不到冬天。嘉義社區大學講師、環保倡議者盧銘世認為,對植物的喜愛,成為嘉義環境美學和生活美學的重要部分。

  據盧銘世介紹,嘉義人對木造房屋十分喜愛,這些房屋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不經意間,盧先生就領著記者走過兩座歷史悠久的木造建築。雖然看上去陳舊,但房屋的主人用綠植和手工編制的信箱鑲嵌在珍貴的紅檜木製成的外牆壁上,整個建築看上去春意盎然。

  就在「森林之歌」的不遠處,是一個不久前才成立的「創意森活展館」。當地將100年前修建的林務工人宿舍區修葺一新,開放成為以森林為主題的文化創意園區。

  這個別具特色的園區內,陳列著用紅檜木或肖楠木等臺灣名貴木材加工的藝術品、生活用品,以及木製精油等與木材或森林有關的創意設計。

  顏維德經營著一家專門加工臺灣木材的工廠,也在文創園區內展覽著自己工廠設計的家具。顏氏家族從事木材業已近半個世紀。據他介紹,臺灣光復時,嘉義的木材業已具相當規模。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嘉義的木材加工企業多達100多家,嘉義也成為臺灣的「木材之都」。

  隨著鋼筋混凝土成為建築主材,以及臺灣林業主管部門對森林進行嚴格保護,木材的需求和供給都大幅減少,現在全臺專門從事木材加工的企業只有三、四家。由於擔心以後可用木材越來越少,顏維德打算將主業轉向工藝品製作等文創領域,以及讓遊客參與的體驗式工藝品製作項目。

  阿里山的原住少數民族,也對嘉義的森林文化作出了貢獻。家住阿里山上的泰雅少年古玉峰介紹,他們還保存著狩獵的傳統,一些節日也都以歌頌森林、祖先和高山流水為主題。

  「捕到魚後,我們會看魚的大小。如果太小,我們會把它放生。砍伐樹木,也多是以枯死掉的為主。拿木材和枯樹枝、樹葉烤肉煮飯,夠用就行,不會大量砍伐。」古玉峰說。

  據他介紹,泰雅人能歌善舞,也心靈手巧,用樹木做茶具、餐具、桌椅和樂器,也是他們的民族傳統。(記者任珂)

相關焦點

  • 臺灣嘉義藝術生活宣言 追憶似水年華(圖)
    走在午後的嘉義街頭,穿梭在古樸的巷弄之間,循著老畫家筆下的情景追憶似水年華,聆聽時光在歲月中留下的足音。 嘉義,一座靜謐又內斂的城市,總是淡淡地散發著迷人的風採。走在文化裡,一棟棟檜木老房子散發著思古之幽情;循著知名畫家陳澄波的畫作走訪,總能輕易挖掘嘉義市角落之美,還有檜意森活村、森林之歌、月影潭心等充滿藝術氛圍的城市光點,無不與嘉義「畫都」之美譽相呼應著,散發著耀目的璀璨光芒。
  • 別樣情致 感受臺灣嘉義老屋文化
    走訪一趟嘉義,探索由大量木構造建築群組成的檜意森活村,全臺唯一列為古蹟的舊監獄,以及注入創意與活力的新生老屋,感受嘉義新舊融合的文化之美。今年九月中,森活村將展開第一波的活動,屆時將以自然素材為主軸,邀請藝術家展出木雕、藤編等創作,周末也會開放DIY活動。年底,全區將以林業文化結合在地生活為主軸,規劃出兼具藝文展覽、文化推廣、飲食、農特產銷售及生態宣導等多功能的生活村。
  • 尋找生活中的美學,首屆東亞手作文化交流節開幕
    尋找生活中的美學,首屆東亞手作文化交流節開幕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8日訊(記者 熊遠帆 通訊員 李波)自己動手完成一件物品的製作,從而體會當中的生活美學。如今,「手作」越來越成為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下的解壓方式。
  • 臺灣第一個近代化制材工廠 嘉義制材所見證了臺灣的發展歷程
    位於阿里山鐵路旁的制材所,與鐵路和森林是什麼關係?他在嘉義市的城市發展中又扮演什麼角色?阿里山林鐵完工後,阿里山上的木頭終於可以載運下山,送往制材所進行初步的裁切、貯藏、溼度控制,供應嘉義本地及全臺所需。阿里山伐木事業的成功,也帶動了臺中八仙山、宜蘭太平山地區的森林調查,兩地隨後陸續開辦林場,與阿里山並稱日治時期臺灣三大林場。
  • 在嘉義農場感受北歐生活氣息 享受異國風情
    低海拔生態與外來植物特色嘉義農場的另一特色,就是擁有低海拔生態、水生動植物及外來植物。早期當局為了輔導榮民就業,因此由退輔會在全省各地設立8大農場,知名的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與清境農場都是8大農場之一,其它尚有彰化、嘉義、屏東、花蓮、臺東東河農場等等。
  • 來到臺灣嘉義只能去阿里山嗎?介紹你其它免費私房秘境
    嘉義位在臺灣南部,最著名的景區是阿里山,來嘉義只能完阿里山嗎? 當然不是,還有很多其它好玩免費的景點,推薦以下免費景點,讓你不是只玩阿里山。最原本叫做「檜町」,還來改成「檜意裡」,再到現今的「檜意森活村」,是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宿舍群,現在的檜意森活村融合了飲食、文化和伴手禮各式店鋪,變成了一處豐富的觀光景點,裡面其中一戶宿舍還曾經是電影《KANO》的拍攝場景,也有試穿和服在村落裡的體驗,此外也可以品嘗多種餐點,日式料理或是冰品在天氣好的日子下最適合不過,在一幢幢的日式老屋間,風情十足~森林之歌
  • 旅途到臺灣,有個地方四季如春,那就是臺灣西南部嘉義了
    對於來到臺灣,也就是寶島了,景色還是非常的優美。旅遊的本質就是讓你放鬆心情,放下一切的心理負擔。這裡便是嘉義了,在整個臺灣的西南方向,離著海邊也是很近的。在臺灣還是比較有分量的城市,不管是環境還是交通,都是很發達的。嘉義的東邊有一些丘陵,其它的地方還是多數都是平原。
  • 阿里山的姑娘在嘉義等你,一個低調而溫馨的地方
    因為,臺灣歷時15年,都沒爭論清楚這個博物館的定位到底是什麼。至今,在臺灣,依然分兩派,在竭力將這個博物館的定位向自己預設的方向推動。南、北院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臺灣的兩種文化,也許他的存在,註定是個矛盾體,但確是臺灣時下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 來到嘉義,來到中埔落羽松森林,仁義潭水庫
    導語:來到嘉義,來到中埔落羽松森林,仁義潭水庫由340棵落羽松形成的紅色落羽松隧道,隨著輕風飄落而下的紅褐色落葉形成的紅毯,讓你不用出國,也能享受優美浪漫的北歐風情。話說如果可以來場雪就更好了,哈!!這次安排的嘉義一日遊的景點當中,正好是日益漸冷的12月中旬,當然也要來安排個美美落羽松畫面,對於即將到來的元旦假期,你準備好出遊了嗎?
  • 嘉義農場變身生態玩國
    華夏經緯網8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農場的最大特色就是:這是一個專門實驗試種外來種植物的地區,而且是退輔會8大農場中少見的低海拔農場,回臺之後就交給當時擔任農發會主委的蔣彥士先生,要他想辦法也在臺灣種出來。
  • 嘉義大學 - 中國臺灣網
    創新【創意革新,追求卓越境界】服務【熱心公益,增進社會福祉】創校1919年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1921年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1945年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1957年校長李明仁所在臺灣  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企業管理學系   管理研究所   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   應用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生物事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農學院    農藝學系暨研究所   園藝學系暨研究所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 嘉義竹崎鐵道之旅
    【行程特色】   嘉義竹崎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同時也是平地與高山的交街地帶,自竹崎交流道下之後,民眾可沿著166縣道沿途遊覽。  沿著旅遊路線來到了竹崎瑞裡山上之後,不一樣的生態景觀是旅途中的驚喜,竹林溪瀑布、雙溪瀑布、雲潭瀑布、蝙蝠洞、燕子崖、瑞太古道、綠色隧道等,都是值得一遊的觀光景點,夜裡山區的繁星點點與晨曦的雲霧飄邈,令人回味不已。
  • 臺灣嘉義這樣玩 三天兩夜漫遊之旅
    全家出遊、還是三五好友一起旅行,今年春節長假,可以到南臺灣嘉義,體驗這藝文之都與山海間的動線旅遊,遊山玩水或到市區嘗嘗超平價美食小吃,還有那令人著迷的鐵道風光。嘉義 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三天兩夜遊賞嘉義風光其實是不足以玩透透的,充滿文藝風情的嘉義市,依舊可看到的歷史足跡,嘉義的阿里山,鐵道、檜木、還有許多當時的舊建築都是讓旅人停留的理由,一張照片
  • 福建農林大學領導出訪臺灣嘉義大學、臺灣海洋大學
    應臺灣嘉義大學和臺灣海洋大學邀請,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鄭寶東於10月25日-26日赴臺參加嘉義大學百年校慶,續籤兩校合作協議,並探望我校在臺參加閩臺合作項目的師生。鄭寶東代表學校向嘉義大學百年校慶致以衷心的祝賀。他說,我校與嘉義大學2006年籤署兩校合作協議,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嘉義大學是我校學生赴臺交流項目最早的臺灣地區起點高校之一,迄今為止我校已有超過200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嘉義大學學習和交流,希望兩校今後加強聯繫,拓寬合作。
  • 從森林美學角度淺析《野性的思維》中的審美文化,都來看一下吧!
    審美文化概念主要被認定為現代性概念,狹義的審美文化更是特指大眾文化。但「現代性」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張的是對傳統持懷疑態度的反叛性。審美文化是具有一定審美特性和價值的文化形態,僅憑原始人在森林中這種逍遙自在的生活狀態,他們可能就是現代人尋找的「詩意地棲居」的審美理想。   審美文化以感性為橋梁,從而達到與理性的對話與交流。
  • 臺灣自由行 | 嘉義不僅hěn好吃還hěn好玩
    KANO園區一旁的嘉義公園,也是超大面積的森林公園,個人非常推薦進去走走,作森林浴漫步。且裡面有不少景點,嘉義神社,射日塔等,可以一起旅遊時列入清單,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喜歡電影或是臺灣棒球歷史的都歡迎前來。逛到中午時,我們開始前往下一站:檜意森活村。說到嘉義這幾年的熱門觀光景點,不得不提的就是這裡是最多人搜尋的景點了。
  • 臺灣宜蘭羅東竹林車站,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導語:臺灣宜蘭羅東竹林車站,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是隱藏在水泥叢林中的最後綠森林,羅東文化林業園區位於羅東市區,又名羅東林場,距離羅東火車站不遠處,每回來到宜蘭總是只記得吃好吃的林場肉羹,而卻忽略了羅東林場的存在。太平山、阿里山、八仙山為早期臺灣三大林場,一條專門載運木材的太平山鐵路也孕育而生。
  • 臺灣國立嘉義大學黃光亮教授訪問上海辰山
    9月9至10日,知名園藝學家、臺灣國立嘉義大學黃光亮教授一行3人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並於10日上午作學術報告,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執行園長胡永紅博士、副園長黃衛昌及園藝、科研人員參加交流。
  • 臺灣寫真:永康街,低調的生活美學
    位於臺北市中心附近的永康街,因其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與生活美學,成為不少遊客來到臺灣的必去之地。圖為清晨時的永康街。 張曉曦 攝  中新社臺北3月29日電 題:臺灣寫真:永康街,低調的生活美學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  街道安靜清幽、藝文美食匯聚,是臺北永康街給人的印象。
  • 嘉義神社(縣定古蹟)
    嘉義火車站,舊稱「嘉義驛」,創建於日治時代明治35、36年間(1902-1903),是一座百年車站。最初的車站,採磚木構造、鋪日本瓦,僅約百坪。由於嘉義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也是嘉南平原蔗糖的轉運車站, 車站逐漸擴建規模。昭和4年(1929),嘉義火車站改建完成,建築式樣為樸素簡約的現代主義折衷式的新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