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招聘筆試為難人?這家國有大行登上熱搜!「你們要招行長嗎?」
「四十分鐘內英語三十道單選+五篇長閱讀……還有三層矩陣、粒子的靜態能源公式、不定積分、高等數學太陽系天體運動原理。」
「你們要招行長嗎?」
來源:微博
中國銀行因其高難度的筆試題登上微博熱搜,截至27日12時,引發2億閱讀,4.4萬討論。
考生控訴中行筆試「為難人」
考生們紛紛在微博上「控訴」中行「為難人」的筆試題。
來源:微博
來源:微博
一位10年前參加過銀行筆試的網友坦言,「10年前的試題就已經是這樣子了……實際上比的就是誰能把握住更多自己能拿的分數。」
來源:微博
不少考生表示:結束的那一刻感覺招的是行長。
來源:微博
有中行人士向中證君透露:「每年的筆試題難度都差不多,考試是有題庫的,不可能突然一下子難起來。事實上,上述網友們提到的一些題目的確在考卷內,但也沒有那麼難。」
據了解,目前,大多金融機構招聘尚處網申階段,10月初截止投遞。有培訓機構預計,10月將會迎來秋招筆試爆發季,11月則為面試高峰期。
受疫情影響,今年招聘與往年有所不同,宣講會和面試均以線上為主。不過,線下形式已在陸續放開,更有高校開啟了涵蓋三四十場企業的線下雙選會。
競爭激烈
疫情並未阻擋秋招步伐,商科學子在為「金九銀十」求職季而不懈努力。
某商科院校應屆生說:「從8月中旬開始,每天都在登錄各種網站,投簡歷,參加線上線下宣講會,最多時候一天參加五場,有時還需要做各種測評,每天累得一閉眼就能睡著」。
「競爭非常激烈,985本碩遍地都是,一場面試十個人,五個海歸。唯一能進終面的機會,居然來源於宣講會上抽到的PASS卡」。某求職者這樣評價秋招一個多月以來的經歷。
某位致力於進入證券行業的應屆生則在為著券商「實習留用名額」努力,「每天實習早出晚歸,被安排各種活,還要被上級甩臉色,吃飯的時間還在餐桌上加班。」
一直被視為「香餑餑」的金融機構,近年來用人標準也是水漲船高,某金融機構HR坦言:「幾年前還會招收本科生,現在我們只要研究生。遇到本科生投簡歷,我都會建議他們讀個研再來。」
複合型人才最搶手
競爭日益激烈,哪類人才最搶手呢?業內人士表示,在金融行業迎來科技變革的時代,複合型人才最「受寵」。
中證君梳理各家金融機構2021屆校招計劃發現,各家金融機構都在著力加強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信、華泰、興業等多家券商均有開設信息技術或金融科技人才招聘專場,寧波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招聘信息科技或金融科技崗位。
以郵儲銀行為例,中報顯示,該行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51.6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3.53%。總行信息科技隊伍較上年末增長 20.35%。中報提出,「下大力氣打造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信息科技隊伍」。
某商科學子談及近期求職經歷時表示,「面試官只對學計算機以及數學的人感興趣。本碩985+複合專業背景,就是王炸。學習差一點,經歷普通一些也沒關係。」
某位資深金融人士認為,如今行業招聘偏愛跨界型人才勝於專精型,「跨專業的最討人喜歡。除了跨專業的,跨行業的也討人喜歡。最後,專業沒變,行業沒變,就只是換過多家公司的,都有競爭優勢了。」
他表示,招聘由「專精」改道「跨界」,一方面是由於資管新規後,原本不同賽道的銀行、保險、信託、券商、基金、甚至私募日趨同臺競技。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發展,使單一的、機械化的工作越來越多被IT升級替代。相比之下,跨界的整合、思考、革新,卻是短期內AI無法取代的,更能凸顯價值。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