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4日上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在Zoom線上平臺進行。上海財經大學王子助理教授作為演講嘉賓,以「Armington替代彈性與貿易政策的第三國效應」 ( Armington Elasticities and the Third-Country Effects of Trade Policies ) 為題,為經濟學院四十多位師生作了學術報告。工作坊由經濟學院莫家偉助理教授主持,經濟學院楊汝岱(長聘)副教授、田巍(長聘)副教授、劉衝助理教授、劉政文助理教授,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王歆助理教授參與了工作坊。
王子等人的最新研究在Feenstra等(2018)的Armington模型基礎上,構建了基於嵌套CES效用函數的Armington模型,允許國內外商品間的替代彈性不同於外國商品間的替代彈性。該研究首先從理論上證明,當本國與外國商品間的替代彈性小於外國商品間的替代彈性時,一國針對特定國家的保護性關稅將提高第三國的福利。然後,通過推導結構化引力方程,基於雙邊貿易和關稅數據,王子等人估計了相關替代彈性參數,發現外國商品間的替代彈性大於國內外商品間的替代彈性。最後,該研究運用上述模型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福利影響進行量化分析,反事實結果表明,對所有商品施加相同的替代彈性將顯著低估第三國在中美關稅衝突中的福利收益。
報告結束後,劉政文對研究結論、經驗證據等進行了總結點評,其他聽眾就模型設定、估計方法等與演講嘉賓進行了精彩的互動交流。在與會師生熱烈的掌聲中,本次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圓滿結束。
主講人簡介
王子,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學士。2016年至今擔任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跨國投資以及中國經濟增長。論文發表於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等國際頂級期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工作坊簡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家發展研究院和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達成框架合作協議,約定採用輪流主持的方式共同舉辦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領域的交流創新合作機制。2019年,根據協議,先後成立了七個工作坊:政治經濟學工作坊;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宏觀經濟學工作坊;微觀理論經濟學工作坊;計量、金融和大數據分析工作坊;勞動-健康經濟學工作坊和發展與公共財政工作坊。2019年七個工作坊共計舉辦127場活動,這些活動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國內外一流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了學院之間的學術資源整合和人才培養,提升了廣大師生和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水平。
相關閱讀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0場 | 人口遷移管制對我國城市財政政策和人力資本代際傳遞的影響(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67場 | 貿易摩擦下關稅和不確定性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50場 | 外資進入和國內企業出口質量:來自中國的證據(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供稿單位:經濟學院科研辦公室
供稿人:虞辰涵、魏橋喬
美編:山竹
原標題:《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5場 | Armington替代彈性與貿易政策的第三國效應(國際經濟學與實證產業組織工作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