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Optane 傲騰內存評測:大容量硬碟玩家的雞脆骨

2020-12-25 愛範兒

數碼愛好者燒錢。

有強迫症的數碼愛好者更燒錢。

我上大學的第一年(2007),Intel 伴隨著第四代迅馳平臺(Santa Rosa)推出了迅盤(Intel Turbo Memory)技術,具體到筆記本產品上,Intel「喪盡天良」地推出了三種不同的貼紙,有迅盤的叫做 Centrino Pro,沒有迅盤但是採用 Intel 無線網卡的叫做 Centrino Duo,而如果只是採用 Intel 處理器的則只有 Core Duo Logo。

於是像你們預料到的一樣,我買了一塊迅盤給我的 ThinkPad T61p。

迅盤的技術出發點看起來毫無邏輯問題,通過一塊相對機械硬碟更快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加上軟體算法的預判,將最高頻被調用的文件緩存在當中,實現加速應用的效果。

不巧的是,迅盤遇到了 SSD 的快速普及,當高速快閃記憶體變得唾手可得的時候,一塊更小的快閃記憶體加速就沒有太高價值了。

但時至今日,10 年前遙想的機械硬碟將被 SSD 全面滅門的改朝換代並未到來,行動裝置的全面開花對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饑渴需求相對 2007 年那個 iPhone 剛剛誕生的年代有了指數級的暴增,使得 SSD 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各種視頻、遊戲體積的線性增長,讓很多 PC 用戶理性地選擇了大容量的機械硬碟。

而存儲設計基礎技術的進步和軟體算法的繼續積累,讓 Intel 10 餘年前的想法有了再次落地的機會,這就是愛範兒(微信號:ifanr)收到送測的 Optane 傲騰內存。

28 年來、首個

傲騰這事,要從 3 年前的 IDF 2015 年開始。

在這次會議上,Intel 宣布將與存儲技術廠商鎂光合作開發 3D XPoint 技術,這個從未在任何課本上見過的名詞,正是自 1989 年來首個新引入市場的主流存儲晶片技術。

在此之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存儲晶片技術,是基於 NAND 結構的快閃記憶體和基於 DRAM 結構的內存,相比較來說,NAND 快閃記憶體的優點是即便在斷電情況下也能長期保存數據,同時價格相對便宜,但在讀寫壽命和速度等指標上與 DRAM 內存還差的很遠。

而 3D XPoint 技術,則在性能上很好地切入兩者之間的空隙,根據 Intel 和鎂光公布的數據,3D XPoint 晶片在理論上比 NAND 快 1000 倍,耐用程度是 NAND 的 1000 倍,而存儲密度上比 DRAM 高上 10 倍。

鑑於當前仍處於 3D XPoint 技術發展的初期,這項技術仍然有極大的想像空間,在 Intel 的技術規劃中,3D XPoint 將成為將來高性能存儲於內存技術的共同基石。

當前 Intel 和鎂光並未就 3D XPoint 的具體材料和詳細工作原理做出解讀,但根據 IEEE 以及多家晶片級研究公司的分析,我們基本能夠理解 3D XPoint 在結構上的優勢,一方面 3D XPoint 如同名字一樣,採用了立體堆疊的交叉陣列結構,存儲數據的節點(Cell)之間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數據交換,數據存儲的密度也更高;另一方面,3D XPoint 與 NAND 快閃記憶體通過尋址方式讀取數據不同,其本身引入了選擇器(Selector)結構,通過電壓來影響選擇器,可以動態調控數據的存儲位置,也讓讀寫變得更為高效。

(圖片來自:BBC)

一句話,3D XPoint 是一項最新的存儲技術,相對傳統快閃記憶體,在速度、密度、耐久度、可靠度上都有提升,且還在不斷技術升級中。

小小的一塊,能讓你的 PC 快上多少?

3D XPoint 很牛,而 Optane 傲騰內存是你能以最低價買到的 3D XPoint 設備。

在 Intel 的官網上,清晰明確地說明了要想享用傲騰內存的三個步驟:獲取硬體,插入內存,安裝軟體。

目前能買到的傲騰內存模塊都採用了 PCIe NVMe 3.0 x2 接口,傲騰內存可以加速除自己之外的本機上安裝的其它類型硬碟,無論是 SSD 還是傳統機械硬碟只要接口上不存在衝突就都可以加速,根據搭配接口的不同,可以出現下述幾種組合:

1、如果您的主板上有雙 NVMe 接口,且已經安裝了一塊 NVMe 接口的 SSD,還可以再加裝一塊傲騰內存來加速機械硬碟;2、如果您採用的是 SATA 接口 SSD+機械硬碟的組合,並且主板上有空餘的 NVMe 接口,可以加裝一塊傲騰內存來加速它們;3、如果您只有機械硬碟,並且主板上有空餘的 NVMe 接口,可以加裝一塊傲騰內存來加速它。

總的來說,在 DIY 市場中前兩類用戶的數量較少,而第 3 類用戶的需求則更為普適;對於大量 OEM 整機生產商來說,類似組合 3 的情況也是最適合藉助傲騰的性能特點來平衡整機容量與性能之間的天平的選擇。

愛範兒收到的評測機是一臺 Dell XPS 8930 臺式機,這臺機器在 Dell 的產品規劃中屬於僅次於 Alienware 外星人系列的遊戲用機,整機採用了 16GB 傲騰內存+1TB 7200 轉機械硬碟的組合,插一句,傲騰內存僅支持酷睿 7、8 兩代 CPU,且僅支持 Windows 10 作業系統。

在安裝完驅動之後,無論是在 Windows 10 的系統屬性當中還是在 Intel 的快速存儲技術管理界面當中,都可以看到系統已經把傲騰內存和機械硬碟識別為單一設備。

我們使用老牌磁碟測試軟體 CrystalDiskMark 進行了反覆得讀寫測試,第一次測試的結果可謂慘不忍睹,此時可以看出傲騰內存並未發揮作用,基本上各項數據反映的都是單一機械硬碟的性能,注意此時硬碟的讀寫性能最高只有 157MB/s,而在反覆進行 3 次測試之後,突然看到硬碟讀取性能的飆升,讀寫性能直接來到 900MB/s 之上,雖然相對當前最快的 NVMe SSD 性能還有差距,但相對之前的機械硬碟幾乎在讀取性能上提升了 6 倍。

另一款硬碟測試軟體 AS SSD Benchmark 也體現了同樣的測試結果,讀取性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硬體上傲騰內存也為寫入提供了 Cache 緩存,但表現在測試結果上的優化效果並不太明顯,當我們與 Intel 方面進行溝通時,對方表示最新版本(16.0.2)的快速存儲技術驅動已經對寫入性能進行了加強,但提升幅度確實不會達到讀取加速的數量級。

看到這相比你也明白了,傲騰內存最適合那些有著大容量存儲需求,同時在一定時間段內重點完成一類相似事務的 PC 用戶,比如重度的辦公用戶,影視後期製作以及遊戲玩家等。

傲騰內存會統計你使用系統與程序文件的頻率,並將高頻調用的文件緩存在自己當中,這樣通過更高速的 3D XPoint 存儲+更快的 NVMe 接口,實現這部分數據的快速讀取。

我們反覆開關機,記錄從按下電源按鍵到系統顯示 Windows 10 桌面的全過程,如下表所示,用時從最初的 47 秒多,直至穩定在 20 秒附近。

同樣,我們用策略遊戲巨作《文明 6》的啟動速度來模擬遊戲玩家頻繁讀取統一遊戲的效率,在連續啟動多次後,遊戲的加載速度從最初的 93 秒降低到後續的 41 秒。

傲騰內存發布一年多以來,業界對其評論也非常有趣,有的評價為雞腿,恨不得人人都想啃上兩口,還有的評價為雞肋,表示毫無價值,我認為兩者都沒有看到傲騰內存明確的市場定位,對於那些具備大容量存儲剛需的用戶來講,只有數 TB 的機械硬碟才能滿足其性價比的需求,即便你搭配了一塊 SSD,傲騰內存也能在讀取速度和 SSD 耐久度方面提供很好的優化。

從這個角度講,傲騰內存更像是一串雞脆骨,對喜歡的人來,是一道美味。

但更重要的是,傲騰內存讓我們看到了 3D XPoint 技術的巨大前景,目前 Intel 已經開始提供基於同樣技術的 Optane SSD,或許那才是我們真正嚮往的存儲未來。

一道當紅炸子雞。

相關焦點

  • 設計師裝機推薦 傲騰+雙M.2 B360主板
    英特爾傲騰Optane內存目前主要是面向臺式機用戶,容量有16GB和32GB可選,官方的說法是傲騰內存,但這片「內存」並不是插在主板常見的內存插槽上,而是插在主板的M.2接口上,主要作用是對SATA接口的機械硬碟進行提速
  • Dell XPS-8930臺式機Intel傲騰內存測試
    而對於骨灰級玩家來說,128GB的SSD扣除系統佔用空間之外,還要面對容量達幾十G甚至上百G的遊戲,顯然128GB乃至256GB容量的SSD已經不堪使用。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辦法能夠讓普通的機械硬碟也能達到SSD級別的性能,這樣大家就不用擔心硬碟容量不夠了,畢竟和幾千大洋的大容量SSD相比,500-600元的3TB機械硬碟是每一個玩家都能承受的。
  • 閃騰更名傲騰 英特爾黑科技對誰最有用-Intel,3D XPoint,Optane...
    目前,Optane內存無法取代傳統的內存,而在理論層面,Optane固態盤可以取代傳統的固態硬碟,但目前由於造價成本較高,大容量Optane固態盤的價格普通消費者很難承受,英特爾短期內也並沒有計劃推出消費級的大容量Optane固態盤。
  • Intel發布二代傲騰SSD P5800X:世界最快、壽命百倍於快閃記憶體
    Intel雖然已經將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賣給SK海力士,但除了繼續執行既有的技術、產品路線圖,更實惠大力發展傲騰(Optane),包括混合固態盤、數據中心固態盤、持久內存等。
  • Intel存儲黑科技Optane中文名變了:傲騰!
    目前,傲騰家族當中已經發布了兩款產品,包括面向企業級數據中心的傲騰SSD DC P4800X和傲騰緩存。其中,SSD DC P4800X的首發容量是375GB,PCI-E 3.0 x4擴展卡樣式,支持NVMe,售價1520美元(約合人民幣1萬元),折合4美元/GB。
  • 英特爾傲騰加速 釋放數據價值
    但傲騰持久內存的意義在於,其容量非常大,比如第一代傲騰持久內存PMem 100的最小容量為128GB,後又陸續發布750GB與1.5TB的產品,單條傲騰持久內存的容量遠超傳統DRAM內存。  而且傲騰持久內存的意義還在於,具備非易失性存儲特性,這是DRAM內存所沒有的,這意味著即使在掉電的情況下,傲騰持久內存依舊擁有保存數據的能力。
  • 大容量桌面存儲 希捷1.5TB移動硬碟評測
    大容量桌面存儲 希捷1.5TB移動硬碟評測 出處:快科技 2009-01-22 11:23:22     作者:無憂 編輯:無憂[爆料] 收藏文章 [1.希捷FreeAgent Desk移動硬碟]高清電影和大型3D遊戲對硬碟容量的需求讓許多玩家紛紛感慨愛機生不逢時,沒趕上千G硬碟的時代
  • 用3D XPoint的傲騰900P有多強?高不可攀的性能天花板
    Intel傲騰SSD 900P介紹自2017年Optane傲騰系列產品投向市場以來已經有不少產品,包括專門給HDD加速用的傲騰內存(只有16GB和32GB兩個容量),以及由之衍生出來的傲騰SSD 800P系列(58GB、118GB兩個容量),以及傲騰SSD 900P(280GB和480GB兩個容量
  • 英特爾宣布明年推出二代傲騰 持續內存&存儲創新
    (代號APECHE PASS)、傲騰SSD,基於3D QLC NAND顆粒的SSD以及將這兩種完全不同存儲介質封裝在一塊板卡上的傲騰內存H10。      眾所周知,3D XPoint介質的特性使得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高性能、低延遲、大容量以及持久性幾大優勢與生俱來。這便引得筆者猜測,相比一代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二代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恐怕也將在這幾個特性的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升級。當然,通過工藝的升級帶來價格的降低也是企業希望看到的。
  • 金士頓A1000M.2 NVMe硬碟評測
    事實上2007年intel召集了SSD的相關廠商包括三星、美光、戴爾、Marvell等等,成立了NVMe小組,為即將到來的SSD時代建立新的儲存規範標準,2011年NVMe就正式出爐了,是基於快閃記憶體的特點而研發出來的,其目的是儘可能縮小儲存系統和內存、CPU帶寬之間的差距。
  • 英特爾傲騰內存深度解析
    那麼傲騰內存到底是什麼?其底層技術的特性究竟如何?它適合哪些用戶?相對於常見的NAND來說有何不同?今天,我們將圍繞這些問題,為大家做一次深度解讀。  ·傲騰內存是什麼?而後者,也就是傲騰內存,則主要面向消費級市場推出,目前包括16GB和32GB兩個版本,均可以在各大電商買到。  ·傲騰內存的主要功能  那麼傲騰內存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它就是為硬碟加速用的,而相對於固態硬碟來說,對機械硬碟的加速更加明顯。
  • 老當益壯 intel原廠品質D945GCL評測
    intel的logo和產品的型號,給人很穩重的感覺,讓人一眼就看出這是intel的原裝主板。內存插槽  D945GCL的內存插槽的位置擺放到了CPU右側,兩組DIMM內存接口最高能夠支持4GB容量的雙通道
  • 移動TB時代 My Passport Ultra移動硬碟評測
    隨著消費類「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量的暴增也對我們隨身的存儲設備容量及傳輸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320G移動硬碟在容量上就幾乎無法跟上如今用戶的數據存儲需求,除了硬體之外,老舊的軟體支持也讓小容量硬碟已不適應如今爆炸式的信息化時代。
  • 存儲用傲騰 超融合性能加速三連擊
    實際上,傲騰的性能遠不止於此,其性能優勢使得其甚至能夠作為傳統DRAM的補充,即Intel Optane Persistent Memory(傲騰持久內存),傲騰持久內存採用DIMM接口,形似傳統的DRAM內存,但其具有更大的容量(第一代傲騰持久內存128GB起步,單條最大512GB容量),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數據持久存儲。
  • 英特爾黑科技Optane到底是什麼?
    而由於其高10倍容量密度的特性,3DXpoint能夠在同樣實體大小下實現更大的存儲容量。但同時又具備非易失性,對於功耗的消耗也較低。  快速存儲技術:定義上英特爾快速存儲技術,即Intel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簡稱IntelRST)),是一個基於 Windows的應用程式。
  • 內存硬碟PK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鼻祖——技嘉i-ram    有鑑於此,傳統硬碟受限於物理因素,性能提升的空間已不大,只能往大容量的發展方向走去。那麼,急速的存儲系統真的很難實現嗎?固態硬碟的代名詞快閃記憶體硬碟    我們見到的固態硬碟(SSD)均是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存儲介質,而今天,筆者帶來的評測主角是「內存硬碟」,採用內存作為存儲介質的終極性能存儲產品。
  • 驗證intel 8086K性能,高頻率、雙通道內存錦上添花
    在一些科普文章裡一直有種說法,對於主機的性能內存的容量、頻率和是否雙通道會有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內存搭配會嚴重影響整機的性能表現。最近公司的IT部門採購了一批內存,正好趁機借了兩條不同頻率的內存來親自驗證一下網上的說法是不是靠譜。
  • 高頻玩家最愛!威剛2400 8G內存套裝評測
    【PConline評測】今年DDR3 1600MHz頻率的內存條已取代1333成為普條。隨著平臺的更新換代,內存顆粒工藝製程的提升,內存向著「高頻率」發展已是一種趨勢。作為著名的內存應用產品領導廠商,威剛早就開始著手高頻內存的開發,其嶄新推出的「遊戲威龍家族」G系列就是專為遊戲玩家設計的高頻內存。
  • 華碩adolbook14評測:充電一次能用2天-華碩...
    這就是Intel H10傲騰混合硬碟,再用了16GB 3D XPoint內存+256GB 3D QLC快閃記憶體的搭配。寫入壽命為75TB,與120GB的TLC SSD相當。在配置上也緊跟時代的潮流,採用了Intel最新的第十代低功耗酷睿i5-10210U處理器與Intel H10傲騰混合硬碟。
  • 硬碟缺貨價格暴漲 三星30nm內存降價
    欺騙還是冤屈 揭秘優盤容量偏差之謎    今日北京中關村臺式機內存現貨市場,內存價格持續下探。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英特爾強制要求CPU代理捆綁40GB SSD銷售,基層CPU商家叫苦連天,個別商家私下對筆者透露:希捷單碟1TB硬碟沒出來之前,SSD好賣,總代不捆綁;現在SSD不好賣,卻要搭著賣至少10個40GB SSD,每個虧本50元只求儘早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