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鏽鐵
「不鏽鐵」這個名字是N多年前《焦點訪談》給它起的,我認為非常不貼切:所謂的不鏽鐵,碳含量在0.02%~2.11%之間,所以它不是鐵,而是鋼。其次它的鉻含量大於12.5%,所以它也不生鏽——這就是真真正正的不鏽鋼啊。
但是我也能夠理解給它起名叫「不鏽鐵」的做法,因為它和普通人理解的不鏽鋼還是有差別的:普通人所理解的不鏽鋼,全稱應該叫「不鏽耐酸鋼」——它不僅不生鏽,還要耐腐蝕。
不生鏽的鋼有很多種,不鏽耐酸鋼只是其中一種——不鏽鐵,也是其中一種:不鏽鐵特指利用馬氏體不鏽鋼的工藝,回收廢舊鋼、鐵、鉛重新加工而成的產品。
按道理來講,它是真正的環保產品。但是為什麼普通人會「談不鏽鐵色變」呢?
不鏽鐵的危害
其實不鏽鐵本身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實用性非常強。但問題出在了它不安分上——不鏽鐵,常常冒充304不鏽鋼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304不鏽鋼,是奧氏體不鏽鋼的一種,是國家指定的食品級不鏽鋼的最低標準,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最多的不鏽鋼。304不鏽鋼的耐腐蝕能力很強,也是它能夠成為食品級不鏽鋼的主要原因。
不鏽鐵就不一樣了,它的耐腐蝕能力有限,而且自身的潔淨程度也堪憂——回收廢料製成。用這種金屬承裝食物,引起的危害可想而知。
而且在外觀上,不鏽鐵與304不鏽鋼相似,硬度相似、手感相似、觀感相似,甚至「無磁」這個特性都相似。所以作為沒有專業檢測工具的普通用戶來說,想要分別這兩者是很難的。
因此,在購買不鏽鋼製品,特別是餐具類不鏽鋼製品時,一定要認準大品牌,查看廠家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