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寶寶是一件很繁瑣又很複雜的大工程,在很多新晉寶媽生了孩子之後,因為缺少育兒經驗,搞得整個生活都很亂。而動來動去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那些月齡較大的孩子,活動量較大。
只要我們一不留神就會出現意外,在很多地方的孩子都因為父母的粗心大意而導致從高處墜落的事故是多得都數不清楚,真的很讓人覺得惋惜。
小亦是一個新手的寶媽,孩子剛滿七個月,甚是可愛,招人歡喜;一天夜晚,突然一聲」砰」的聲音從房間裡傳出,嚇得小亦急忙將燈打開,才發現孩子摔在地上不動。
小亦看著床離地並不是很高,就沒有太留意孩子的狀態,就急忙的將孩子抱起來繼續哄睡,但出乎意料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小亦的孩子在半夜的時候臉色很是蒼白,呼吸不順暢,弄的小亦手忙腳亂地將孩子送去醫院。
檢查之後,醫生跟小亦說:「這次孩子摔得比較重點,孩子的頭骨摔傷了,有點血腫的狀況。
如果在摔下床不久就送來醫院檢查,進行消腫,就不會這樣,那麼因為沒有及時送來醫院,還進行搖晃哄睡,就就增添了病情。」這讓小亦很是懊悔。
寶寶會從床上摔下的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事情,有很多的家長都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的,很是正常,不需要什麼特殊處理,但這種想法是錯的。
因為寶寶的頭部骨骼比較軟,不小心摔下床,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更加嚴重的摔傷有可能會危及到寶寶的生命,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將這個問題忽略掉。
當我們看見寶寶摔在地上時,我們做出的唯一反應就是把孩子抱起來哄,但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讓醫生告訴我們的是「黃金十秒」真的很重要,不是直接抱起,而是這樣做。
1、檢查摔傷的位置
寶寶不小心摔下床,我們不要匆忙地將孩子抱起來哄,而是讓孩子先緩一緩,然後再仔細觀察孩子頭部有沒有什麼明顯的外傷;那如果發現有外傷的話,就要找出生理鹽水來處理傷口,進行止血,然後送往醫院檢查。
那如果孩子是額頭先著地,抱起來並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只是有點微微的紅腫,那就表明孩子並沒有什麼很大問題;
那要是後腦勺著地的話就不一樣了,因為沒辦法確定受傷的位置,所以要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沒事。
2、觀察孩子的眼神和動作
要是孩子在我們不注意的情況下摔在地上,那要用心地觀察孩子的眼神和動作是否正常。要是孩子的眼神是撲朔迷離的狀態或者閉目不醒,身體轉動起來有點僵硬,那就要提高警惕。
不要隨意擺動孩子的身體,要將孩子平放在地板上,及時撥打救急號,安心等待救急人員的到來,讓救急人員進行醫治,父母不要太過操心,事情發生了只能解決。
3、仔細觀察墜床後的反應
要是孩子從床上摔在地上時,通過仔細觀察後,並沒有發現外傷,那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還要仔細看孩子有沒有嘔吐、昏迷等狀態,若是發現孩子有類似的情況,那麼就要將孩子及時送到醫院做全方面的檢查。
或許有些寶寶一開始並沒有出現這些狀況,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慢慢的出現這樣一系列的情況,所以我們不能太過於放心,得要留心觀察孩子的狀態。
總結:
孩子在床上玩的時候,需要有大人的陪同,因為孩子可能會一個翻身就會滾在床底下,就算我們有事情要短暫地走開,那就要將孩子放在地上,不要將孩子留在床上,千萬要注意孩子的舉動。
或者將孩子放在有圍欄的小床上,將圍欄拉上,鎖好,但是圍欄的高度要高於孩子的身高,孩子以免從圍欄上方攀爬出去,摔在地上,那麼這樣摔得更重,除此之外,要在圍欄的四周用軟墊圍著,以免孩子將手夾在圍欄中間,也要在地上鋪好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