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芽芽三歲的時候,一天夜裡,睡夢中從床上撲通掉了下來,好一會不吭聲,過一會哭了出來,邊哭邊喊「好疼啊好疼啊」,眼淚啪嗒啪嗒就流了下來,把芽芽媽嚇得,抱起來就去了醫院。
抱得時候還得非常注意,胳膊一抱也疼,就這樣讓他輕輕地躺在懷裡,送到醫院,一路上都在喊「好疼啊好疼啊」。
去了醫院整體檢查,醫生說幸好當時芽芽媽抱寶寶的時候,沒有動作浮動太大,因為寶寶的受傷部位在鎖骨處。幸好當時聽了姥姥的話,沒有太著急移動寶寶,否則後果就不僅僅是抹藥膏就可以解決了。那麼寶寶墜床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墜床後先觀察
寶寶跌落後有黃金十秒的時間,如果可以仔細觀察,採取相應的措施,可以避免寶寶在移動過程中造成二次傷害。
1
觀察寶寶是否意識正常
孩子墜床後判斷是否嚴重的根本標準,就是確保孩子的意識是否正常,比如寶寶正常哭泣或者喊叫,就說明意識清醒,爸爸媽媽可以減輕壓力,先冷靜。
2
觀察墜落姿勢
爸爸媽媽要先觀察或者詢問寶寶墜落情況,哪個部位著地,如果是四肢著地,那麼可以判斷寶寶是從床上滑落下來,可以先安慰寶寶,讓他們情緒穩定,再活動一下寶寶的手和腳,看看有沒有不能活動的情況;
如果是頭部著地,要先看看寶寶有沒有磕傷或者紅腫的情況;
如果碰到某個部位就哭鬧厲害的話,一定要及時就醫。
立即送醫院的情況
如果發現以下情況,爸爸媽媽們切忌耽誤時間,一定要及時就醫。
1
意識模糊
如果寶寶出現精神反常、目光呆滯、不哭不鬧的情況,對於爸爸媽媽的觸摸和喊叫沒有任何反應;
摔倒後昏昏沉沉想睡覺,明顯動作遲緩,眼神瞳孔一大一小,或者說看不清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2
明顯挫傷 骨折
如果寶寶的關節處明顯疼痛,骨節腫脹凸起,為了避免移動過程中的二次傷害,需要直接撥打救護車電話,請專業醫生來處理;
如果出現頭部磕碰、紅腫、囟門塌陷、手腕紅腫明顯摺痕的情況,都需要及時送到醫院。
3
明顯出血
寶寶從高處摔落,耳鼻處如果有明顯出血症狀,或者流出淡黃色液體時需要及時就醫;
檢查寶寶的身體,如果有隱形出血點也需要引起關注。
4
情緒暴躁
如果寶寶摔下來以後,大哭大鬧,情緒比之前更加暴躁,難以安撫。很有可能是哪裡受傷,需要去醫院觀察。
如何預防
從床上墜落有這麼多危害,那麼作為爸爸媽媽,需要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寶寶摔傷?
1
安裝防護欄
月齡較小,又會翻身的寶寶,可以將床靠在牆邊,另一邊安裝防護欄,而且防護欄一定要足夠高,避免寶寶從上面翻身下來。針對月齡小的寶寶,爸爸媽媽在看護過程中還是要儘量避免不在身邊,多照顧他們。
2
在床邊放置緩衝物
在寶寶的床邊放一些小枕頭或者小被子,儘量增加他們墜床的難度。如果媽媽暫時幾分鐘內不能看著寶寶,可以將他們放在床的中央,用小枕頭小杯子為他們壘一個小弧度,以防他們較容易地滾到床邊。
3
床底下鋪緩衝物
如果寶寶不慎翻身下床,可以在床邊放置一些柔軟的緩衝物,比如柔軟的厚毯子、坐墊、氣墊等。可以減少寶寶從床上墜落收到更多的傷害。
芽芽媽叨叨
如果家裡的床比較高,或者寶寶從其他較高的危險地方摔下來,黃金救援十秒只是避免寶寶受到二次傷害,在之後的48小時內,也需要時刻觀察,如果出現其他症狀,比如顱內出血等情況也是在後面的48小時內才會看出先的症狀。所以爸爸媽媽的觀察和準確判斷至關重要,一定不能耽誤寶寶的最佳救治時間。
參考文獻
【1】薩拉·亨斯特德 (作者), 盧靜潔 (譯者),《學會應急護理,像我這樣做媽媽:每個家庭都需要的嬰幼兒急救百科》,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2】鄭玉巧,《鄭玉巧育兒經全套裝》,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5
【3】戴耀華,《嬰幼兒護理必備大百科》,中國婦女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