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6日訊 現在正是椪柑採摘銷售的旺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大片大片的椪柑果園裡,金燦燦的椪柑掛滿了枝頭,滿山翠綠金黃,很是喜人。三湘都市報記者今天從瀘溪縣柑桔研究所了解到,瀘溪縣今年準備拿出200萬元,線上線下雙發力,銷售與加工一起上,一邊網際網路+發力走電商,一邊實體帶貨闖市場,力挺瀘溪橘農增收。
椪柑熟了
線下採摘線上帶貨
12月6日,正逢周末,潭溪鎮萬畝椪柑園裡,遊客絡繹不絕。大家先嘗為快,甜美的果實讓遊客流連忘返。
「好吃,我剛好要帶一大包回去,我還會介紹我的同事、好友來這裡買潭溪的椪柑、瀘溪的椪柑。」遊客楊清花興奮地對記者說,「這裡有一大片的椪柑基地,這裡的人很勤勞,也很熱情,歡迎大家到瀘溪,到潭溪來做客,看,這裡的橘子又甜、又大、又好吃。」
那邊市民採摘其樂無窮,這邊主播推介忙得不亦樂乎,「如果說你喜歡吃甜一點的,建議你多放一到兩個禮拜再吃,現在是八分甜,兩分酸的,剛才我們的產品已經為大家測試了,糖度已經達到了12度了。」
椪柑品改
橘農得到更好的效益
經過多年的品種選育與發展壯大,瀘溪全縣椪柑種植面積到目前為止達21.53萬畝,最高年產量達19.2萬噸,年產值達2億多元。柑橘已經成長為當地產業扶貧、產業脫貧、產業致富的主導產業。
向勇是當地的柑橘種植大戶,其從事椪柑種植已經有三十餘個年頭。向勇告訴記者,目前他已發展60餘畝精品果園,在每年的生產用工中,他還把當地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及村民召集到基地務工,每年用工開支4萬餘元,不僅讓當地老百姓能就近務工創收和學習精品果園培管技術,更引領推動了當地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向勇的果園椪柑面積20餘畝,今年產量8萬餘斤,發展春香橘柚30畝,產量達6萬斤左右。他手捧著品改的春香橘柚說:「柑橘收入是我們這些留守老人和兒童的經濟來源,縣裡給我們這些農戶很多優惠的政策,讓我們把橘園密改稀、高改矮,進行各種品種的改良,讓我們農戶得到更好的效益。」
瀘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瀘溪縣通過椪柑品改及低改和標準園建設,調整了瀘溪椪柑的品種結構,果農提高了標準化生產技能,使瀘溪椪柑擁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併線上線下雙鍵發力,推動全縣椪柑營銷,有力促進了農戶持續增收及產業發展的積極性。
■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楊曉鳳 楊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