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說
「數學」的發展史是悠久的,大致可以分為數學形成期、常量數學時期、變量數學時期和現代數學時期,其中常量數學時期主要研究成果為李氏恆等式,是由我國數學家李善蘭研究出來了。
所以說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數學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而近現代就出現了兩位優秀的數學家分別是「數學帝」葛軍和「陶神」陶平生。
數學帝葛軍
一說到葛軍,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葛軍出徵,寸草不生」,之所以有這麼一個稱號,主要是因為他出的高考數學題,讓考生懼怕,每年都難倒一眾學生。
葛軍是出身農村的一個小夥子,通過自身努力考上南京師範大學,本有機會留在學校保研讀博成為教授或博士導師,但他卻拒絕了,去到南師大附屬學校擔任校長一職。
也正因為這個決定,在1990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葛軍力破眾難,臨危受命,擔任國家集訓教練,這是我國第一次參加國際奧林匹克賽事,在葛軍和學生們的努力下,以230分碾壓各界各國出色選手,拿下金牌,因為這次壯舉葛軍一舉成名。
之後葛軍又因高考出題「難」名聲大噪,2003年葛軍參與江蘇省高考數學命題工作,導致江蘇那年的數學出奇的難,學霸都難以招架,全省平均分只有68分,就因為這個68分,讓葛軍這個名字成為許多學生的噩夢,也因為這個68分讓葛軍背鍋9年。
在之後的9年只要數學題難,就認為是葛軍出題,一聽到「葛大爺」的名字,學生們都聞風喪膽,其實葛軍只參與了07年、08年、10年江蘇省高考數學命題,還有13年高考數學命題,其他年份高考即使數學很難,也不是「葛大爺」出題的,所以很多同學都誤會葛大爺了。
和葛軍有一拼的陶平生
陶神的名號雖然沒有葛軍響亮,但是在數學出難題方面是不亞於葛軍的,08年-12年陶平生擔任江蘇省高考數學命題組長,那幾年江西省高考數學平均分就沒高過80,大多徘徊在63-69分。
下面這道題是陶平生在高考中出的一道「神題」,是當年高考的最後一道大題,幾乎沒有一個考生做出來,平均得分也只有0.31。
「數學帝」葛軍VS「陶神」陶平生,兩人都是我國數學方面的人才,並且為傳播數學教育做出了傑出貢獻,所以並沒有誰更厲害一說,而且高考數學難也不難賴這2位數學家,他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如果你真的學習成績特別好,不管題目難不難,都會有不錯的成績,甚至難題對於你來說還是優勢。
「數學帝」葛軍表示:數學差的學生有這3個特徵
1、懼怕數學
都知道數學難,但有的學生有信心攻克難題,而有的學生上來就打退堂鼓,遇難題就退縮,這樣的學生肯定是學不好數學的,葛軍教授也曾說過,「所有的難題都是偽命題」,只要你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就不怕數學題。
2、邏輯思維差
數學是特別需要邏輯思維模式的科目,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女生到了高中後,怎麼也學不好數學,反而是那些初中學習不是特別好的男生,數學成績更好,這就是受男生更具理想思維,女生更具感性主觀思維的原因,所以怎麼學數學都學不好的學生,可能天生邏輯思維比較差。
3、不願動腦
數學是一個需要聰明頭腦和天賦的學科,只有靈活運用基礎知識,懂得舉一反三才能從容面對變化莫測的數學題,而那些學不好的數學的學生,往往在學習上不願動腦,學習比較死性。
高考時怎麼面對難題?
首先不懼怕難題;高考數學最後2道大題是難度非常大,沒點能力的學生根本解不出來,所以有些考生面對這樣的難題,就出現了畏難心理,根本題都沒看就覺得自己答不上來,在這樣的心理催使下不會考高分。
其次該放棄就放棄;當然我們不怕難題,也不要糾結難題,如果真的一點思路都沒有,就不要太過于堅持,該放棄就放棄,放棄這道題去做下一道,或者是檢查一下其他題,也許結果會更好。
最後一步一步去解答;當你所有題都答完了,確保萬無一失,開始死磕最後一道大題,這時你實在沒有思路,可以要一些步驟分,按照腦中的解題思路,一步一步去解,而後自知得出來不對,考後就不要跟別人對答案了。
數學帝葛軍出的題你怕嗎?你覺得高考數學成績不理想賴葛軍嗎?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