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0日訊 上世紀中期,南茶北引,茶樹開始在泰山腳下安了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泰山茶的名號也越來越響,說起泰山茶,就不得不聊一聊有著「山東老字號」稱號的泰山君子茶。
泰安市東興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名優綠茶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技術開發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企業,自2009年開始種茶,前後歷經10年時間。「泰山君子」就是是泰安市東興農業有限公司所註冊的品牌之一。
企業成立之初, 如何走出一條品質路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在種植方面,公司聘請了山東農業大學、泰安林科院多名教授,在種植模式、栽培管理、病蟲防治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
茶樹採用優良品種,採用薑茶間種,茶豆套種的種植模式,全面施用有機肥;草害採用人工、機械除草,覆蓋黑色降解地膜,防止雜草再生。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採用有機化管理,運用黃藍粘蟲板、殺蟲燈、誘捕裝置、芳香植物趨避等物理、生物方法防治,保證了茶葉無任何農藥化學殘留。
茶園地處北緯36度,為最北端茶區,加之弱酸性土壤、天然的水塘灌溉,有機化管理,生長周期長,維生素、胺基酸等營養物質積累多,葉片大而肥,耐衝泡,茶湯清澈剔透,葉底碧綠嬌嫩,飲之回味純美,沁人心脾,留香悠長。公司在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的基礎上,還引進了相應的茶葉檢測設備,並制定了嚴格的檢驗出廠制度,以保證茶葉質量。
走進生產基地,三面環山,一面環水,環境十分優美。歷時3年,四周全部栽植白蠟,園區實現微噴全覆蓋,不僅能解決北方冬春乾旱問題,還能營造適宜茶樹生長的小氣候。公司目前種植基地有1600餘畝,擁有大型現代化加工車間,將古法融入到現代化設備中,保留品質的同時大大提高產能。伴隨品質的提升,「泰山君子」品牌逐漸成為了泰山茶的一張名片。2019年11月5日,山東老字號「泰山君子」茶驚豔亮相上海進博會,受到了中外客商的喜愛。
在制茶方面沿用傳統技藝,經過12道工序,全長16-22個小時,環環相扣,不可或缺,目前肥子茶制茶技藝已成功申請泰安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化炒茶逐漸代替手工炒茶,引進國內外先進炒茶設備30餘臺,為炒出獨有特點的「泰山君子」茶奠定良好基礎。
在做大做強「泰山君子」這個老字號品牌的同時,公司還逐漸以茶園為基地,利用肥城老城北部山區優美的風土人情,以茶產業為依託,發展休閒養生、觀光旅遊等,使之成為我市乃至整個山東省的高效農業發展和群眾增收的新亮點,帶動越來越多的村和群眾走上致富路,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泰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