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燕
轟鳴車間,氤氳著升騰的朝氣;阡陌田野,孕育著豐收的熱望;村屯社區,洋溢著幸福的歡笑;鄉村景點,散發著淳樸的氣息……這是一片充滿蓬勃生機的熱土。
「十三五」時期,柳州市柳江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轄區人民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工業提升、脫貧攻堅、新城建設、農旅融合等多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十三五」圓滿收官、迎接「十四五」新時期的發展鼓舞鬥志、凝聚力量!
1 工業提升: 「數」看發展 「智」造未來
「十三五」時期,柳州市柳江區搶抓撤縣設區和柳州市城市發展新布局帶來的發展機遇,優化工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工業總產值由289.1億元增長到393.91億元,年均增長7.09%;柳江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267.18億元增長到361.37億元,淨增長94.19億元,年均增長6.98%。
柳江區緊扣工業發展新定位、新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輕工產業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成功引進粵桂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項目,從籤約到首臺洗衣機下線僅用兩個多月,一年半的時間成功實現了洗衣機、冰箱、空調三大主打產品先後下線量產,創造了「柳江速度」。
2 脫貧攻堅: 「零」發生率 精準施策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五年來,柳江區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2016年至今,柳江區本級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53億元,1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出列,轄區建檔立卡貧困戶4692戶17735人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底的5.87%降至為「零」,以實打實的成績交出了高質量的脫貧答卷。
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老鄉家園」裡,錯落有致的樓房、乾淨寬敞的小區道路、裝扮環境的綠樹紅花、完善的配套設施、嶄新的生活環境,處處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小區裡的住戶都說,「這是搬出來的幸福。」柳江區委書記區軍雄說:「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中,我們堅持做到精準施策,力求編制規劃精準、搬遷對象精準、執行政策精準。」「十三五」期間,柳江區425戶1574人全部入住「老鄉家園」,真正做到了精準施策。
3 新城建設: 高標規劃 優管宜居
「幹部作風轉變要落實在行動上,要體現在重大項目、重點工作推進上,要把工作落實到人,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目標。」柳江區區長玉秋靜就推進新城區高標準建設多次強調。為加快項目建設,柳江區採取「一個項目、一個方案、一個工作團隊、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實行掛圖作戰,緊盯關鍵節點,全力以赴推進新城區建設。
伴隨著岜公塘溼地公園、體育公園、市民廣場的建成,「四縱四橫」主幹路網、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一個嶄新的柳江新城區正緊跟著轄區人民實幹苦幹的步伐加速崛起,在人們的憧憬中明晰可辨。
4 農旅融合: 綠色為韻 情懷為魂
作為柳州市的「後花園」,「十三五」時期,柳江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進入了一個快發展、大發展的階段,成為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農業結構調整的新模式、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各鎮鄉村風貌呈現出「處處桃花源,徐徐入畫來」的景象。
將綠水青山融入鄉土情懷,變成農民增收的「金山銀山」,圍繞鄉村振興實施重點休閒農業項目建設、沿線環境整治及風貌整改,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一號工程」。柳江區大大小小的農旅產業融合項目遍地開花、各有特色,「吃農家飯、遊農家景、購農家物」等精彩紛呈的休閒農業吸引八方來客。已連續舉辦九屆的柳江荷花文化旅遊節就是農旅融合的突出代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的深度融合,正帶動著「綠色經濟」快速發展。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揚帆啟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的柳江區將不負韶華,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接續奮進,書寫壯麗新篇。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