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祝教育發展譜新篇

2020-08-30 武威市廣播電視臺

天祝:

砥礪奮進七十年 教育發展譜新篇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天祝縣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全面提速,現已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普通教育同步構建,雙語教育和職業教育同步發展的基礎教育完備體系,廣大農牧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不斷滿足。



坐落在天祝縣祁連山下、哈溪河畔的雙龍小學,1957年建校以來,先後2次合併和修建。現如今寬敞明亮的教室靜列校園,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廣為所用,這裡儼然是這個村莊最靚的風景線。徐忠生老師已經在這裡堅守了22年,見證了這所學校發生的巨大變化。


天祝縣哈溪鎮雙龍小學教師 徐忠生

1998年,我剛到雙龍小學任教,當時校舍簡陋,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科書就是當時教學的縮影。這些年來,隨著政府對教育投入不斷的加大,「兩免一補」政策的普及,鄉村教育教學條件和教育質量發生了巨大變化。



「全國最美教師」張拉毛東智,在天祝縣抓喜秀龍鎮最偏遠的代乾小學從教近30年。他剛到學校任教時,學校不通電、不通車,校園裡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教室冬天透風、夏天漏雨,用水需要到2公裡外的代乾溝去挑。


一直以來,天祝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毫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縣教育事業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發展。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為這項事業默默奉獻、貢獻力量的同時,也在親眼目睹著點滴積累的成就、跨越發展的歷程。



天祝縣民族中學是一所「雙語」寄宿制完全中學,自1981年建校以來,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進民族教育與信息化融合的發展,現已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中學示範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學校先後有22名學生被中央民族大學錄取,向各類中高等院校輸送合格人才2475人,高考本科錄取率保持在35%以上,總體錄取率保持在90%以上。



天祝縣民族中學教師 倉玉梅

民族教育從小規模到全面普及,由傳統教學到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已經形成了富有天祝特色的民族教育。



始建於1952年的天祝民族師範學校,曾是全縣教師的搖籃,58年的光輝歷程中,先後走出了6000多名優秀畢業生。


天祝縣職業教育中心黨政辦主任 戚建林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修建了實訓樓、培訓樓、學生公寓、學生綜藝廳,綠化了校園,修建了操場。目前學校教職工有95人,學生624人。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天祝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作為最大的德政工程來抓,特別是教育扶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從「有學上、在上學、上得起學、上好學、人民滿意」五方面同時發力,搶抓中央和省市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機遇,打通了辦人民滿意教育「最後一公裡」,富有天祝特色的民族教育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正在期許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 李林霞

我感覺我們縣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貧做得很到位,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我們縣教育發展的成果。



截至2019年,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77所,在校生24461人,教職工3105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佔地總面積122.4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共有圖書83萬餘冊,計算機4900餘臺,固定資產近6.8億元。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學率達90.0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4.3%,高考錄取率達到89.38%。


天祝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呂光宇

相關焦點

  • 天祝:砥礪奮進七十年 教育發展譜新篇
    七十年前,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民族教育啟程。七十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天祝教育面貌煥然一新,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教育規模和普及程度空前擴大,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大幅提高,教育投入和資源建設節節攀升,經濟社會發展收穫了教育迸發的豐碩紅利。
  • 天祝:民族特色教育譜新篇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天祝藏族自治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創建全省民族地區教育強縣為目標,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主線,創新辦學思路,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全力推進民族教育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 砥礪奮進七十年 教育發展譜新篇
    七十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天祝教育面貌煥然一新,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教育規模和普及程度空前擴大,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大幅提高,教育投入和資源建設節節攀升,經濟社會發展收穫了教育迸發的豐碩紅利。
  • 對標找差謀發展 創新實幹譜新篇
    大屏上,醒目的「對標找差謀發展,創新實幹譜新篇」似火炬點燃追夢之心;校園內,塊塊圖文並茂的展板,如號角昂揚逐夢之魂。 過去的一學年,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推進特色發展,獲得「江蘇省智慧校園示範校」「江蘇省體育特色學校
  • 市工業園區:聚聯盟合力 譜發展新篇
    市工業園區:聚聯盟合力 譜發展新篇 2020-12-19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南關小學:質量分析促發展 砥礪前行譜新篇
    質量分析促發展 砥礪前行譜新篇 —迎澤區大南關小學科學質量分析會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促進學校的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問題、主動尋求有效解決辦法,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2020年9月4日,大南關小學全體科學教師召開了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分析會。
  • 乘風破浪譜新篇——祁陽四中專業生發展歷程
    祁陽四中秉承傳統,與時俱進,重視藝體教育,以」專業助力高考升學,藝術提高綜合素養」為目標,致力於特色中學發展道路,大力發展藝術特長生,助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從而創造全省知名特色高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校專業生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就,我校211、985等名校上線學生基本為專業生,專業生的快速發展也讓這幾年學校的升學率大幅上升。
  • [閔行]華理科高:滬臺同心話教育 兩岸情深譜新篇-臺北大理高中訪問...
    [閔行]華理科高:滬臺同心話教育 兩岸情深譜新篇-臺北大理高中訪問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中時間:2018/6/19 15:58:20 來源: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
  • 群策群力謀發展,同心同德譜新篇—博興縣金色搖籃幼兒園首屆工會...
    群策群力謀發展,同心同德譜新篇。為進一步暢通幼兒園溝通渠道,構建和諧的「教工之家」,2020年7月15日,博興縣金色搖籃幼兒園工會成立大會隆重舉行,縣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袁豔霞,民管部負責人趙盈瑞同志及全體教職工參加了會議。
  • 《武林馨說》竹竿巷社區:古韻悠長譜新篇 鄰裡友善傳佳話
    《武林馨說》竹竿巷社區:古韻悠長譜新篇 鄰裡友善傳佳話 2020-10-13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色發展增內涵,凝神聚力譜新篇!2020年淄博高新區教育工作亮點盤點
    特色發展增內涵,凝神聚力譜新篇!2020年,高新區以讓每個孩子享受最優質的教育為目標,凝神聚力,務實擔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教育創新,深入落實惠民政策,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
  • 【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2020-03-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侯縣凝心聚力促發展 真抓實幹譜新篇
    (原標題:閩侯縣凝心聚力促發展 真抓實幹譜新篇)
  • 學習訓詞鑄忠誠、牢記囑託譜新篇
    學習訓詞鑄忠誠、牢記囑託譜新篇 2020-09-28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陽市實驗中學:凝心聚力謀發展 逆境奮進譜新篇
    逆境奮進譜新篇安陽市實驗中學創建於 1953 年,2005 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首批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近年來,該校秉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 , 以「教師大發展,學生大發展,學校大發展」為辦學目標,以「從嚴治校,以德治校,特色立校,文化興校,質量強校」為辦學策略,眼睛向內,苦練內功,通過實行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教學常規,大力開展特色辦學,全面提升辦學品質,著力打造精品學校,連續7年榮獲安陽市教育教學質量優秀獎,奮力實現學校新跨越,助力安陽教育新發展。
  •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十七集 改革開放譜新篇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十七集 改革開放譜新篇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經過30多年,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深水區,到了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關鍵時刻。
  • 市場為媒,山海攜手譜新篇
    市場為媒,山海攜手譜新篇  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閩寧扶貧產業園成為閩寧協作中推動產業脫貧的重要載體。此後,一批批福建企業家帶著技術、資金和銷售渠道,從八閩大地向黃土地進發,從最初的幾個行業,拓展到如今的建築材料、食品加工、教育文化等20多個行業。  招商引資過程中,當客商對寧夏的營商環境有疑問時,在寧閩商們便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打消他們的疑慮。我們以產業鏈招商,不斷補鏈、延鏈,從而打通上下遊,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 【曬績推優】不忘初心擔使命 振興鄉村譜新篇——大新莊鎮2019年度...
    【曬績推優】不忘初心擔使命 振興鄉村譜新篇——大新莊鎮2019年度重點工作紀實 2019-12-2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澤:學以致用謀發展 凝心聚力譜新篇
    凝心聚力譜新篇
  • 「薪火傳承鑄師魂,青藍攜手譜新篇」
    紅網道縣分站9月16日訊(陳海麗)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道縣教育質量提升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21-2023 年 )》,為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