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小編和朋友聊起來湯姆克魯斯時,曾無不感慨的說:阿湯哥哪裡都好,就是身高實在和男神的形象對不上。朋友卻笑了一下,回應道:誰要是有了湯姆克魯斯那張臉,誰還會在乎他多高!
的確,湯姆·克魯斯是一個笑起來會讓人忘了一切的男人。
他的這種「笑容絕殺」在這許多年中居然絲毫沒有被消磨,反而有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味道的趨勢。
但是和他的這種笑容成反比的,是他越來越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很多人可能知道湯姆·克魯斯篤信「科學教」,但卻不知道湯姆·克魯斯對於這個宗教的信仰,已經達到了偏執的程度。
他的偏執和控制欲,從他要求第三任妻子在婚前籤署的協議就能看出來:這份協議中,大到財產的歸屬,小到對湯姆·克魯斯說話時的笑容,都為未婚妻做了詳細的規定。整個協議的規定多達上千條。
這種控制欲爆棚的管束,恐怕任何人都忍受不了吧。最終,第三任妻子選擇了和他離婚,並將他的精神世界赤裸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因為這件事,阿湯哥本來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演藝事業更加陷入了低谷。他手中的「救命稻草」似乎只剩下了由自己擔當製片人的《碟中諜》系列。
《碟中諜》系列的英文名叫做「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別的不知道,反正「不可能」三個字在電影裡是被阿湯哥貫徹的很徹底:《碟中諜2》裡「生爬」懸崖峭壁,把導演吳宇森嚇得一身冷汗;《碟中諜4》裡,阿湯哥又「看上」了杜拜的第一高塔。近乎垂直的跑酷動作,至今讓觀眾們記憶猶新;《碟中諜5》開頭,阿湯哥就「扒」在了軍用飛機上。把臉都吹變形的氣流看的人不禁為之嘖舌。到了《碟中諜6》,你以為年紀大了的湯姆·克魯斯會放棄「玩命」嗎?
答案是當!然!不!
在這個綠背景、全特效普及的時代,這種「真打、真撞、真不要命」的電影,除了中國的成龍應該就只有阿湯哥拍的出來了。
用一根繩子,爬進正在高空翱翔的直升機駕駛艙。這種看敘述就讓人捏把汗的事,只怕也就阿湯哥敢做。(期間還掉下來了一次,小編一直以為這個情節是特效,後來才知道,直升機是真的飛在天上!阿湯哥也是真的掉下來了!)
光爬上去還不算完,阿湯哥還駕駛著直升機在真實的天空上,炫了一次「螺旋式飛行」。要知道,這是多少直升機駕駛員都不敢輕易做的動作啊。
更可怕的是,這個居然還不是《碟中諜6》中最讓人「膽戰心驚」的動作。《碟中諜6》中的重頭戲,是阿湯哥從超過7000米的高空不開降落傘速降到樓頂,還差點被樓頂避雷針戳個對穿。
沒錯,這就是上映之前,在《碟中諜》系列愛好者的朋友圈中被刷屏的HALO跳傘(HALO,是High Altitude Low Open的縮寫,俗稱「高跳低開」,是一項特種部隊專用的特殊戰術。)
高跳——跳出機艙的高度超過25000英尺(7620米),跳傘員可能會缺氧、患減壓病、失去意識而自己渾然不覺。
低開——在降落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50公裡的情況下,在離地面低於2000英尺(609.6米)時打開降落傘。
錯過開傘時機會怎樣?很簡單,會跟世界再見。
那麼,這麼危險的動作在電影中出現了多長時間呢?幾分鐘而已。
但為了這幾分鐘,阿湯哥卻訓練了整整一年,拍攝時一共跳了106次。
但是,不得不說,有了阿湯哥這些的「玩命」的事跡,才讓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這些具有真實溫度、真實質感、令人血脈賁張的動作鏡頭。在這裡,小編想由衷的說一句:
阿湯哥,你讓以後的動作電影還怎麼拍!
電影結束以後,小編在電影院一直坐到了工作人員來趕人,卻依然沒有等到預示會有下一部的「彩蛋」。而更「可怕」的是,伊森·亨特(阿湯哥飾演的《碟中諜》男主)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碟中諜6》的結尾,瀰漫著一片「系列終曲」的柔光。
如果《碟中諜6》真的是這個系列的結局,其實也不奇怪。畢竟阿湯哥已經五十有六,真的不年輕了。也許這次,真的是我們最後一次,在電影院看到阿湯哥不要命的完成著「不可能的任務」吧。
但無論過了多少年,當我們看到那根熟悉的「引線」,聽到那熟悉的配樂,我們的腦海中依然會顯現阿湯哥,或者說「伊森·亨特」那張陽光般的帥氣笑臉和矯健不凡的身影。《碟中諜》系列,永遠都在喜歡「間諜片」的觀眾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話雖然是真麼說,小編私心裡還是希望《碟中諜7》能夠被提上日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