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姓氏文化:楊氏

2020-12-20 天台山者

文/楊國強

榮王楊白隱居地

天台的楊氏,主要有八支。

狀塘楊氏。修於1910年的《天台狀塘楊氏宗譜》記載,源出隋榮王楊白。肇基新昌彩煙。六世楊鳳遷天台西鄉。明嘉靖年間,楊月山由天台南山遷居狀塘,為狀塘村楊氏始祖。後代主要居住在狀塘、下張、西嶺、洗翠坑、翠屏、獎大、大路楊等村。

榜山楊氏。 修於1922年的《臺東楊氏宗譜》記載,楊營,先世關西,隨駕南渡,居天台山東麓。後代主要居住在響堂、八都、橫潭坎、螺溪安固,坦頭平窯,柘樹坦、灘嶺苦竹等村。

上楊楊氏。修於1946年的《天台楊氏宗譜》記載,楊智於宋嘉定十七年(1224)由新昌擇前遷天台南山上楊。後代主要居住在南山上楊、前楊、裡翁等村。

南山楊氏。修於1914年的《天台南山楊氏宗譜》記載,楊瓚於宋紹定五年(1232),由汴梁桐巷遷天台南山。後代主要居住在南山前楊、下楊、韓家等村。

妙山楊氏。修於1947年的《天台妙山楊氏宗譜》記載,楊重祿於元末自南山遷縣城學宮之側。後代主要居住在城關,三合下肖,明岙西岙楊,蒼南奓園等地。

潘岙楊氏。修於1917年的《仙居楊氏宗譜》記載,明楊衍楞(1449-1509)由仙居楊府贅天台潘岙王氏女。後代主要居住在街頭葉宅,雷峰潘岙楊等村。

綠凌楊氏。修於1886年的《臺東綠凌楊氏宗譜》記載,明楊恩榮(1494-1574)於嘉靖初年自溫嶺遷天台嶼山。後代主要居住在前洋、坦頭綠凌(現名六另)等地。

西王楊氏。修於1925年的《天台西房楊氏宗譜》記載,世居寧海亭旁。清楊謹由梅坑來遷。後代主要居住在三合西王村。

楊氏宗譜

目前,天台楊姓人口數量超過1萬,狀塘楊氏和妙山楊氏,同出自榮王楊白。榮王楊白,隋煬帝楊廣之曾孫。楊廣之孫楊侗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立為越王,楊侗生有二子,岐、白。後隋失統緒,遭難,岐隱居江西袁州府萍鄉縣,彼處有山名「楊岐山」。公元618年,榮王楊白攜韓妃逃難到新昌彩煙瀝江三渡(今雙彩鄉白王廟附近)。此地依山傍水,不通舟楫,遂隱居於此。宋室南渡時,楊鳳由新昌遷居天台。宣統庚戌(1910年)《天台楊氏宗譜》記載,楊氏子孫主要分居於妙山、橋上、狀塘、大路楊、下張、西嶺、洗翠坑、翠屏、獎大、下蕭、下盧、三合下肖、明岙西岙楊、蒼南奓園、花桃、楊地岙、臺東上楊、楊家岙、黃家塘、山前陸、下園徐、孟塘下、塘頭孫、義裡許、榧樹、大慈嶺腳、勘門塘、青絲岙、鼻下上楊、鼻下下楊、老屋園、龍王堂、花麥地、下路口、黃巖葛岙、臨海黃沙大坳、上王金、後陸、西澤、葉家坑、寧海山頭馮等各個村落。

新昌縣雙彩鄉下宅村是榮王楊白後代的發源地。村裡保存了14本楊氏家譜,記載了楊氏家族從公元618年到1947年的變遷史。還有16幅從宋朝到明朝歷代祖先的畫像。在歷經600多年後,不少畫像依然色彩豔麗。彩煙楊氏,尊奉楊震為第一世祖。楊震,字伯起,時人尊稱「關西孔子」,教育子弟長達二三十年,五十歲後開始始進入仕途,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他以「天知、神知、吾知、子知」的嚴辭拒絕了以「無人知,不何受」為藉口的行賄,因此被譽為「四知先生」。這位四知先生不僅潔身自好,還力圖澄清官場賄賂成風的惡習,還說「使後世為清白吏子孫,以吾觀之,不以厚乎?」,後來他的子孫有四世三公,都清廉自守,他的「四知」則不斷地流傳開來,成為古代士大夫願意推崇的一句箴言。

根據《隋書》記載,隋文帝楊堅是楊震的的第十四世孫。公元581年,楊堅奪了北周靜帝的皇位,然後定國號為大隋。隨國公也就成了隋文帝。隋文帝能奪得皇位,很大程度上,仰仗了獨孤家族的力量。他的夫人獨孤伽羅是一位奇女子,史書描述她既有鮮卑女子的英氣嫵媚、大膽真率,又有漢家女兒的優雅聰慧、柔情體貼。獨孤皇后終身深度參政,是隋文帝政治系統的核心人物。在她的積極參與和協助下,隋北御突厥、南平陳朝,完成了一統華夏的大業。

隋煬帝楊廣,其母親就是獨孤伽羅。獨孤伽羅是鮮卑族人,所以楊廣的後代都帶有鮮卑族的血統。

相關焦點

  • 找尋你的足跡楊氏族譜
    對於本姓氏是如何產生、根在何處、始祖何人、名人有何、郡望何方、緣何聚散、如何演變等,大家確一無所知。為了弘揚中華姓氏文化、傳承先祖美德,近些年來,在各地掀起了追本溯源、尋根問祖的熱潮,不同姓氏人員通過各種方法、各種手段,透過紛繁複雜的歷史尋覓姓氏之根。
  • 楊氏族譜連載(二)第一編:楊氏溯源
    第一編楊氏溯源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南吳的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關於楊姓的來源,歷史上的記載有:一、周宣王曾孫說《元和姓纂》稱,「一雲,周宣王曾孫封楊侯,為晉所滅,其後為氏焉或曰,周景王后。」
  • 《中華楊氏通譜》(古代卷)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人民網訊 《中華楊氏通譜》(古代卷)首發式於日前在全國政協禮堂東南廳隆重舉行,前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楊斯德將軍、老紅軍、開國將軍楊思祿、前公安部副部長楊貴、前外交部副部長楊福昌、前全國記協副主席、解放軍報社長楊子才以及來自首都和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和楊氏宗親代表出席。  與會的專家學者高度讚揚這部譜牒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 楊氏家族簡介
    楊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人口約四千九百二十三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3.08%左右。楊姓的發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內,後為晉所滅,其子孫因避亂,遠在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時期就有個別楊姓人士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省境內,散布於長江中下遊地區。源流之一出自姬姓。楊姓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
  • 至湖裡楊氏宗祠拜會宗親 臺灣楊氏宗親來廈交流續緣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昨日,全球董楊宗親總會會長楊肅元先生率領訪親團,來到湖裡鳳湖街楊氏宗祠拜會宗親、祭祖溯源,受到廈門楊氏宗親的熱情接待。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屬地姓氏族譜名稱部數冊數借出單位原 編 號龍巖楊[民國]楊氏宗譜1上杭族譜館FJSH113龍巖楊楊氏族譜11上杭族譜館FJSH146閩臺館楊泉南後卿楊氏家譜12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63閩臺館楊《福建漳州楊氏松澗系五大房系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2閩臺館楊楊氏族譜11
  •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我們都知道有一本書叫做百家姓,但絕對不是僅僅只有幾百個姓氏,少說也得有幾千個開外,有一些姓氏是有來歷的,也就意味著他們可能出自於一些王貴家族,還有一些是皇室用的姓。
  • 楊氏家譜總譜
    一、楊氏簡介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
  • 楊氏家訓.祖訓.楊姓的來源
    —— 楊姓的由來: 一、姓氏來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
  • 楊氏家訓家規,激勵後世子孫,感到驕傲和自豪
    楊氏家訓楊氏作為歷史上出了眾多英雄人物的一大姓氏,楊家家訓家規,可謂是相當的嚴格。在《楊氏家訓》就警示族人應該遵守: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俯仰何益)。的道德模範標準。而在《楊氏家訓八則》中,更是簡明扼要地寫道:勤耕務讀,敦倫孝親;卑無犯上,富莫驕貧;居仁由義,睦族和宗;布衣菲食,氣忍家寧。
  • ...提升姓氏文化影響力——中華姓氏文化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行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體系。中華民族是最早使用姓氏、最早確立姓氏制度的民族,中華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發祥最早、蘊含量最大、使用率最高、凝聚力最強、生命力最旺盛的核心價值體系。11月16日,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軒轅書院、中華姓氏文化大典編纂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華姓氏文化發展高峰論壇在河南廣播電視臺9號演播廳召開。
  • 楊氏家族的部分歷史和我們這裡的字輩排序
    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楊氏最重要的分支應該屬於弘農楊氏吧,說我們這邊也屬於弘農一枝,但少一些歷史證明。弘農楊氏自楊伯橋起到現在沒有斷續過,從山西洪洞縣起,到陝西華陰,再到全國各地,世界各國,在歷史的舞臺上也有很重的一筆,楊朱、楊雄、楊震、楊堅、楊萬裡、楊士奇等等,各朝各代都會有代表人物出現。
  • 英語姓氏文化
    例如:姜太公、諸葛亮、曹操、劉備、張飛、呂洞賓、子虛、烏有、孫山、毛遂、項莊、蕭何、東施、葉公、愚公以及張三、李四和王婆、王老五……相比之下,英語利用人名「做文章」的形式更多,其中以姓氏居多,而名字則佔少數。總體來看,英語姓氏文化靈活多變,作為專有名詞的姓氏可以用作普通名詞,可以用作動詞,可以擴展為形容詞,也可以擴展為詞組,還可以形成成語等固定表達。
  • 墓誌與姓氏文化
    實際上,墓誌還蘊含豐富的姓氏文化史料,是研究姓氏源流、演變、遷徙、分布不可或缺的文獻史料。關於這一點,目前學界還鮮有人留意。記載姓氏來源中國的姓氏來源多樣,或源自居住地,或源自官職,或源自少數民族改姓,或源自皇帝賜姓,或源自異域等,這些情況在墓誌中都有相應的記載。
  • 四川遂寧百家姓古鎮中華姓氏文化祠堂楹聯引熱議
    四川遂寧蓬溪縣中國紅海百家姓古鎮「中華三祖」對聯獲全國網友轉發點讚   對聯又稱楹聯、桃符、對子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過去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陝西延安黃陵縣黃帝陵中華姓氏祠堂的三幅對聯分別是「慕天台尋根溯源拜神農,仰常羊慎終追遠祭炎帝」、「人文始祖功德輝煌,黃帝子孫團結自強」、「淵虹木劍縱斬陰陽,鯊齒蚩尤橫貫八方」。
  • 追根尋祖,江山姓氏的前世今生!
    江山共有四百多個姓氏你知道這些姓氏都是怎麼來的嘛?江山楊氏1、南塢楊氏:唐代楊潭遷居江山,後代分居鳳林鎮南塢、長臺鎮長安、廿八都、定村、雙溪口等地。2、塘邊楊氏:清康熙年間,江西南城縣楊貴遷居江山塘邊。
  • 甘肅省正寧縣永正鎮南住村楊氏家族大事記
    楊姓最早源於公元前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始於伯僑,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揚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據姓纂記載,楊姓是周文王之子孫。  文革期間,破四舊的狂風波及南住,大鐘被狂熱的青年人砸碎交了廢鐵,只賣了十八塊八毛八分錢,對南住楊氏歷史文化遺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 河北楊氏太極拳等3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楊氏太極拳等3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12-18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天台小戲曲家」點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天台娃」驚豔...
    比賽現場 天台崗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二等獎 熊詩琦(京劇《霸王別姬·勸君王》)天台崗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指導教師冉藝激動地表示,「這已經是天台娃娃們第三次獲重慶市一等獎了!」雖然比賽已經結束,但孩子們精彩的表現仍讓冉藝記憶猶新。
  • 《中華楊氏總譜》例章(初稿)
    「全球楊氏家族平臺」,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楊氏大家庭。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楊氏文化,傳播楊氏正能量。四、總譜中的世系源流:一是楊氏以前源流自軒轅皇帝至唐叔虞代30世系;二是楊氏源流:楊氏肇姓大始祖姬杼即楊杼字伯僑公至100餘代後裔世系例證,各地各支直線世系選部份載入總譜,為楊氏族人查找祖源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