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級語文中我們接觸到《夜宿山寺》,在學習每一首古詩詞開始時,我們都需要對詩詞的作者進行一個了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每一首詩文的導讀。《夜宿山寺》的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同時又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在之前我們還接觸過李白寫的一篇古詩《靜夜思》,其中《靜夜思》也是流傳為千古佳作,除了李白望月抒懷吟唱的《靜夜思》,還有今天要學習的《夜宿山寺》,試想一下在一個群星璀璨的夜晚,李白站在高樓之上,是如何的心情寫下了讓人驚嘆的詩句。
首先家長或者老師需要先朗讀一遍詩詞,然後進一步學習這些生字詞,比如「宿」「危」「恐」「驚」「寺」「辰」等等,要讓孩子正確練習發音。
古詩詞《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我們試想一下,李白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於是他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於是李白詩興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紀遊寫景的短詩。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危」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針對這簡短的四句詩詞,我們需要給孩子做到正確理解詩意,並引導孩子想像詩詞的情景和詩人當時的動作等等。比如第一句「危樓高百尺」,李白使用了誇張的手法去相容樓高,我們可以讓孩子想像一個高百尺的高樓矗立的在哪裡的場景。
第二句「手可摘星辰」,也就是站在高樓上手就仿佛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進一步從側面描繪樓的高度,凸顯出宏偉的氣勢。
第三句「不敢高聲語」,李白也是通過「不敢高聲語」進一步形容樓的高度,為什麼不敢高聲語呢?我們可以讓孩子想像一下,站在如此高的樓上,大聲說話會是一種情景?
第四句「恐驚天上人」,通過最後一句詩詞又可以體現出樓的高度,李白深怕自己高聲說話會驚動天上的神仙,因為夜色已晚,都已經入睡。通過李白的詩詞中還可以體現出詩人的豪邁之情,站在高樓之上簡直就可以與天上神仙進行交流。
整個詩文我們通過簡單的朗讀之後,讓孩子進一步想像,並且讓孩子自己複述自己所想,比如李白登上了一座怎樣的樓呢?看到了什麼?可能還做了什麼?我們這時還可以讓孩子根據了解到的詩意,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出孩子對詩意的情景印象。
最後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理解,填一下這一段話,可以通過文章填空理解整個詩詞的意思。
在通過上面的詩詞導讀,還有詩文中字詞的學習和積累,同時對詩文進行了賞析,我們還需要通過拓展學習,對詩人李白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因為在理解詩詞的前提最好能了解詩人的生活事跡和為人處世情懷。
最後一個小故事,李白名字「李白」的由來,因為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後一句,希望自己接續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 不正說出了李花的聖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 尾「李」 「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
通過整首詩詞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夜宿山寺》是描述了一個怎樣的詩詞畫意和情懷,通過掌握詩詞中的生字詞,讓孩子進一步積累字詞量,通過對詩詞的賞析並結合作者的個人情懷以及詩人李白的性格,讓孩子能想像出整個詩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