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未來的場景--時空穿越方法?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種奇特的現象,他們會偶然在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地方和某一時間遇到「夢」中的場景。而他們「遇到」的這些地方甚至以前從未來過,但在過去的某一天的睡夢中見到。這種夢也被稱為「預知夢」。
醫學和心理學對這種現象的解釋為:人的心理或身體狀態導致的記憶錯覺。如果只是大腦產生的神經信號的錯覺,用「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來安慰自己。那麼,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地方,被你夢見和未來遇見,那就不再是簡單的腦醫學的問題了。而有些提前預知危機的現象和事例,這種就完全無法解釋了。
人們之所以對這種現象無法解釋和模糊不清,主要是對我們自身和整個宇宙空間的結構了解的不清楚。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宇宙空間的結構。這個結構雖然在本書中還屬於猜想,並非現代物理學認知的範疇,但是有合理的基礎推演。
人類目前的知識還只是知道宇宙的演化經過宇宙大爆炸產生的。但是對於宇宙空間的產生,卻一無所知。只是基於數學中對三維xyz的理解。但真實的空間並不排斥物質,能兼容物質存在,那也就是說,物質跟空間是同源性的。具體如何證明,請看下面。
人類對於物質的基本構造,以「粒子」為單位的觀念強烈至極,認為任何物質都應該是由細小的單元構成。這是錯誤的看法。
自從德布羅意發現任何物質都存在物質波到光子的波粒二象性,越來越多的高速運動的物質表明,相對於我們高速運動的物質,波動性越明顯。波動性的明顯特徵之一就是力場的加強。這個也導致《相對論》中說的時間變慢現象。另外,速度假如相對我們來說,比光快的物質,是不是顯示的波粒二象性更強呢? 甚至純粹的波動性而沒有粒子性。這也許是可能存在的。
假如宇宙的原始的單元是一份一份的波動的能量元,而不是粒子,那麼關於宇宙的一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連結整個宇宙的各個天體的暗物質就不再是迷了。
為什麼我們知道暗物質充滿了整個宇宙,卻很難探測到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是以自身速度為參考靜止的角度觀察宇宙。假如以光的速度參考慣性系,速度為0的角度看宇宙呢? 我們就是粒子態物質,光子是波粒二象性物質,那麼什麼是存波動態物質呢?已經很明了了,那就是暗物質。
但是在量子力學中,任何有能量波動的物質,都不能算為絕對參考0。也就是說,宇宙中應該還存在絕對0的東西。那就是真空基態。如果說暗物質是純粹波動態的能量物質,那麼真空就是一碗平靜的水,除了偶爾真空破缺能量外,基本都是靜止的。絕對靜止的0基態真空,意味著沒有任何振動波動的能量,更沒有時間。
在此,我們如果以真空基態為0靜止的參考系,那麼宇宙就是這樣的。真空破缺能量,衍生暗物質波動能量團,能量團匯集,產生大爆炸。而大爆炸之後,粒子體物質出現。而速度快慢排行就變成:真空基態(0),暗物質,光子,粒子物質。 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個宇宙中的速度才是最快的,而不是光。這個也導致天體觀測中看到星系快速移動,而且越來越快的樣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觀測到的宇宙在膨脹原因。
雖然我們的身體結構是物質粒子體,但是我們的意識卻是電磁波動能量體。偶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經過暗物質體或者空間基態的映射看見未來的一點場景。因為空間基態是相對0能量0時間的能量體,相對於其它的宇宙中的物質,它可以映射到許多的時間集。
人類的意識屬于波動態能量體也會帶來一些奇妙的現象。有的母子連心,預知對方發生了什麼意外。也有的是預知自己會發生意外,巧妙躲過。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生物醫學或者神經學範疇了。很多現象都是真實存在的,不能當做超自然的模糊概念。
但是,換個角度看,如果我們在許久以前夢見某一場景,後來遇到了。也意味著一點,我們雖然是能動性和隨機性的個體生物,但是某些時空的發展軌跡節點都還是不可避免,儘管可能是不起眼的場景。我們所疑慮的是,無數人都夢見到未來的碎片,是否意味著未來的時空是固定的呢?這又是個棘手的問題。我們只能生活在當下,改變當下的行為運動軌跡,但未來的一些事在某個時間點和位置的重現,依舊是無法避免。我們不想把這本書變成如佔星術一樣,告訴你一個偏離科學的答案。但自然科學規律還有很多是未知的,值得去不停發掘。
由你選擇了。不過現在,還是建議你洗洗睡吧,我們現在的飛行器,連光速都還不能超越,說那些太遙遠了。
話說,為什麼我們都沒有來自未來彩票的信息傳遞過來呢?如果有人天天背彩票號碼,會不會有天會偶然接收到未來傳送來的信息呢?
-----內容來自《星際之門-空間飛行器超光速原理》第四章/ 韓統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