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站穩2020」財政政策「挑大梁」 穩住經濟「基本盤」

2020-12-22 央廣網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財政政策「挑大梁」,穩住經濟「基本盤」。

央廣網北京12月1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家製藥企業裡,全自動生產線正在「加班加點」運轉。相關負責人劉偉欣算了算,2020年全年公司減稅降費總額超過8000萬元。這筆錢對企業復甦而言,是現金流上的及時「輸血」。「資金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企業的血液一樣。減稅降費這一塊的紅利,對我們企業的現金流是非常有好處的。」

在長三角,外資企業的負責人李培明這兩天在忙著準備年度財務核算,公司2020年全年減稅降費總額同樣達到上千萬元量級。他把2020年非同尋常的減稅降費比作「雪中送炭」。「這是雪中送炭,讓企業渡過難關。只要企業渡過了難關,恢復了正常運轉,今後都會順利地繼續發展。」

減稅降費,這是市場主體在2020年體感最強的政策紅利之一。進入2020年以來,已有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相繼出爐,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用「前所未有」來形容減稅降費的力度之大,減稅降費成為市場主體和中國經濟快速復甦的關鍵因素之一。透視2020年減稅降費的結構性特點,降費「唱主角」,佔到總規模的約三分之二。劉尚希說:「2020年的減稅降費和以往的減稅降費相比有一個不同的地方,以往的減稅降費以減稅為主,而2020年的減稅降費以降費為主,『費』主要體現在社保繳費方面。應當說,企業的獲得感是非常強的。我們國家之所以在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之下沒有出現大量企業倒閉,這與前所未有的減稅降費是分不開的。」

特殊之年財政政策「挑大梁」,大規模減稅降費繼續推進,切實讓利於民。不過,財政收入少了,支出卻有增無減。無論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還是穩就業保民生,都需要資金「撐腰」,這對政府的「錢袋子」無疑是一種考驗。

那麼錢從哪裡來?2020年的兩個「1萬億元」格外打眼——財政赤字增加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元。這兩個「1萬億元」同樣是前所未有。新增的這兩筆萬億級財政資金通過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第一時間「一竿子插到底」。

重慶市財政局預算處副處長唐語見證了2020年宏觀調度方式的創新。唐語說:「以我們重慶為例,從財政部下達我們省一級預算,再到全部分配到區縣,只用了8天時間。」

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財政學系主任劉怡剛剛結束在全國多地的調研。她在基層觀察,兩個「1萬億元」已經在保障基本民生、穩定居民就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等多方面發揮出實效,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劉怡說:「這2萬億元都是通過中央財政資金的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調研中我們發現,基層財政部門普遍有一個非常積極的反饋,認為這2萬億元資金有助於緩解地方財力困難,基層的運轉能力、保障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特殊之年的政府「錢袋子」,除了開源,還要節流。2020年,政府過「緊日子」的信號更強、要求更高、力度更大。中央政府帶頭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在劉尚希看來,政府過「緊日子」為的是讓老百姓過「好日子」,政府過「緊日子」的背後是對財政支出績效的強調。劉尚希說:「政府過『緊日子』不光是個口號,實際上是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來提高財政資金支出的績效。調整支出結構的背後實際上是要倒逼政府轉變職能。」

前瞻2021年,積極財政政策如何繼續穩住中國經濟「基本盤」?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給出了自己的預判。「財政政策作為傳統結構性政策,擔負著『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任務,預期2021年積極財政政策將圍繞科技創新、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立足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促進消費等方面進行更多結構性安排。」張連起說。

記者:劉柏煊 王業豐

播音:鴻昊

相關焦點

  • 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
    近日,國務院再次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國務院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必須在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特別是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作用同時,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共生共榮。如何做好「六穩」落實「六保」,聽聽委員怎麼說。
  • 中國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當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中國外貿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和巨大壓力。穩住外貿基本盤事關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意義重大,不容絲毫懈怠。各部門如何做好穩外貿工作?當前外貿企業在政策方面還有哪些迫切需求?第127屆廣交會在網上舉辦能夠為中國穩住外貿基本盤貢獻怎樣的力量?中國全年外貿走勢將如何?
  • 守住「保」的底線 穩住經濟基本盤
    在嚴峻複雜的形勢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怎樣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兩會將出臺什麼樣的政策、採取什麼樣的舉措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國經濟復甦步伐正在加快,但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因此,中央要求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並提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要求。
  • 中國經濟穩住基本盤就是對世界的貢獻
    原標題:中國經濟穩住基本盤就是對世界的貢獻  經濟增長  實現「六保」就會實現經濟正增長  路透社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的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少國家的政府出臺了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和貨幣措施,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的衝擊。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設定GDP增速。
  • 「財科頭條」第13期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就當前形勢而言,首先要致力於化解具有整體性特徵的公共風險,穩住基本盤,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公平與效率,統籌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否則,很難稱得上積極有為。財政政策要進一步跳出傳統思維,轉向新思維,重點考慮怎麼把財政資金用好、發揮其應有作用。而新思維的財政政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增強風險思維。
  • 市工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穩住經濟基本盤
    市工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穩住經濟基本盤 2020-12-04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部長通道| 商務部部長鐘山: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0期)部長通道今年兩會期間,「部長通道」再度開啟。「小康之年不缺肉」、每周增加1萬個5G基站、如何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部長們圍繞社會關切和經濟發展熱點問題進行了「雲」回應。答問之間,傳遞出哪些重要信息?
  • 「地評線」大洋網評:打好「組合拳」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今天,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加強對外經貿合作,事關重大。尤其我國是貿易大國,也是利用外資的大國。外貿、外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足見穩外貿、穩外資的重要意義。
  • 正值特殊歷史時期,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必須穩住!
    現在正值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房地產市場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唯一的訴求就是必須穩住!其真正的內涵是:一方面,當前局部地區存在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不管是房價,還是地價,都不能繼續過快上漲,否則泡沫膨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沒辦法收場,萬一崩坍,對經濟將產生重大衝擊,日本90年前後是前車之鑑!
  • 打出「組合拳」 穩住基本盤 福州經濟加速回暖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紮實抓好「六穩」工作,加緊落實「六保」任務,打出系統性、連續性的政策「組合拳」,為市場主體雪中送炭,為重點企業紓困解難,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有力推動福州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回暖、企穩回升。駿鵬智能製造基地內,工人正在加緊生產。
  • 長江證券:短期經濟的韌性 更多來自於「財政前移」
    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高於預期。長江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認為,一季度數據顯示,短期經濟的韌性,更多來自於「財政前移」帶來的支持;經濟本身,內生增長動能的修復尚不明顯。
  • 中國經濟基本特點沒有變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汪彬指出,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大,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明顯提升。今年一季度,儘管中國經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出現負增長,但得益於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經濟運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
  • 打出政策「組合拳」 穩住外貿基本盤
    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國務院及時出臺穩外貿政策措施,打出政策「組合拳」,努力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我國外貿本身發展韌性強、潛力足、競爭力強,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特別是外貿企業的創新意識、開拓市場的能力、應對危機的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所以有信心、有能力通過更大的努力使外貿發展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任鴻斌說。
  • 「財科頭條」第15期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編者按:2020年伊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欄目——《財科頭條》。本欄目以「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為宗旨,為社會各界提供國內外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CAFS兩會熱評」劉尚希|財政政策如何發力?
  • 如何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商務部部長鐘山答每經問:給予財稅金融多...
    在部長通道開啟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商務部部長鐘山提問:「疫情發生後,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我國外貿外資形勢嚴峻。在這個背景下,中央強調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請問鍾部長,您是怎麼看這個基本盤的,商務部有何考慮?」鐘山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事關我國改革開放,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經受住疫情考驗的中國經濟,延續了穩定復甦的發展態勢,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經濟之聲特別推出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央廣網北京12月17日消息 海南三亞,冬日暖陽,海灘、酒店、免稅店,人群熙熙攘攘。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的同時,經濟穩步復甦,消費快速回升。
  • 體制性約束、經濟失衡與財政政策——解析1998年以來的中國轉軌經濟
    本文認為這兩個突出的經濟現象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1998年以來的積極財政政策及其結果始終是分析當前經濟運行的一個基本背景,經濟轉軌是分析二者之間內在關係的總背景,體制性約束是進行觀點歸結的落腳點。解釋這種聯繫和結果需要理解西方現代財政政策的作用機理、我國積極財政政策實施的體制環境、實際作用和後續影響,在這一分析過程中會自然形成對當前經濟失衡原因的基本認識。
  • 《中國金融》|白鶴祥:以金融組合拳穩住外貿基本盤
    作者|白鶴祥「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0期穩住外貿基本盤,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內在要求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人民銀行總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刻把握當前形勢,密切跟蹤了解市場主體需求,構建了集專項貸款、綠色通道、灣區特色、新興業態和科技賦能為一體的立體「組合拳」,統籌做好金融支持復工復產及「穩外貿」工作,全力穩住廣東外貿基本盤,為奪取疫情防控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 清單管理+上門服務穩住生產基本盤
    眉山升級金融服務破解實體經濟融資難清單管理+上門服務穩住生產基本盤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樊邦平 王青山)「2021年,爭取年產牆磚地磚2000萬平方米,產值要趕上往年水平。」2020年12月31日,眉山市丹稜縣新高峰瓷業有限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並下達今年生產目標。
  • 青島市財政局:實施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
    青島市財政局:實施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2020-12-20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