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嬰兒潮」要失約?出生率「斷崖式」下滑,專家再提新建議

2020-12-25 企業先鋒

文:小飛

我國居民的思想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保守的,但當下很多年輕人的思想和老一輩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金錢觀還是消費觀方面,現在就連在生孩子上面,兩代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許多老年人都有著「多子多孫」,「多子多福」的觀念,因此,在我們父母那一代都有許多兄弟姐妹,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受到了人口紅利,使中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隨著計劃生育的不斷實施,以及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多子多福」觀念逐漸被淡化。在很多人思考未來80、90後要生幾胎時,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當下的年輕人並不想生,連一胎都不想。在思想越來越開放的當下,年輕人崇尚自由,單身人群達2.6億。

於是在2016年,中國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在這一政策剛剛出臺的時期,主張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專家們預測用不了多久,我國就會迎來「嬰兒潮」,一開始嬰兒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短暫增長,但自2017年以來,出生率再次進入下降通道,到2019年,中國出生率將降至10.48%,創歷史新低。這也意味著社會對二孩政策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

新生兒數量減少,而我國老年人口的數量卻在增加。據統計,到2019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4億,佔總人口的18%。65歲以上人口已達1.76億,佔總人口的12.6%。老年人越來越多,所以養老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我國的社會矛盾開始發生變化,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轉變。

出生率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一個國家的發展必定是靠人口,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這麼快,人口紅利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出生率下降,甚至是負增長,那意味著這個國家人口將不斷萎縮,最終導致國家發展受阻,競爭力下滑。其次,老齡化加劇,養老金負荷重。

至此,我國人口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增長過快,而是人口紅利消失、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生育率接近超低水平、出生性比失衡等等問題接踵而來。無奈之下,許多省份只能加入催生大軍。

例如遼寧省人口為4400萬左右,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就佔比20%以上,是國內唯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的地區。於是遼寧推出一些政策支持,增加了兩個月的產假,而且還有20萬元的「獎勵」,但是效果還是不明顯。面對當今的社會形勢,專家們也坐不住了,不斷提出生育相關建議。

某研究院的專家表示,建議可以儘快開放三胎,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專家稱,開放三孩政策不僅符合民意,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能緩解保守派對全面開放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這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不少網友表示一胎都不想生,第三胎就更不用提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們不願生育孩子?

生育率下降的背後,確實有育齡婦女減少的原因。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在於是「現實原因」。例如,生育成本變高。如今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高,有人做過計算,從孩子出生時的奶粉錢,到日常開銷,再到教育醫療的費用加起來在30萬左右,如果是個兒子之後還得娶媳婦買房,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近年來,「恐婚恐育」的觀念也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在過去,我們都有著「養兒防老」的想法,但如今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很多人也不再需要更生孩子來保障他們的老年生活。此外,隨著中國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育成本的上升,絕大多數人對婚姻和生育的看法都發生了改變。

眾所周知,由於今年年初的疫情,很多人成了「宅男」、「宅女」。另據報導稱許多「計生用品」都被搶購一空,因此,很多人對今年的出生率非常樂觀,又有人認為會在年底帶來一波「嬰兒潮」,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現實也與預期有所不同。因此,不難看出,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除了一些不婚族和丁克家庭外,大部分人其實並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有專家表示,中國的生育政策放開得太晚了,即使是全面放開生育了,我們的生育率的增長趨勢也難以樂觀。而在「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發展新趨勢下,真正的「著力點」應該是鼓勵未生育的家庭生孩子,解決影響人們生育的這些「痛點」問題,給予更大力度的補貼和政策上的扶持,只要能提升「一胎」的出生率,中國人口出生率才會整體上實現提升,否則再怎麼開放,效果也是不理想。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年底「嬰兒潮」要失約?出生率「斷崖式」下跌,專家再提新建議
    近些年出生率的下降,老齡化進程開始加快,這對於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於是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實施了「全面二孩」政策。政策實施之初,不少專家還非常自信地認為我國的出生率將實現新的大增長,我國將迎來一波「嬰兒潮」,實際上,開始的時候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確實出現了增長,但是時間很短。
  • 年底「嬰兒潮」失約了,出生率「斷崖式」下降,專家:儘快開放三胎
    我國二胎政策開放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但是人口出生率一直沒有達到之前的預期,甚至去年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還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創下了2000年來的歷史新低。現在已經12月了,很顯然年底的嬰兒潮不會到來,選擇了和人們失約,出生率「斷崖式」下降。
  • 年底「嬰兒潮」失約了,出生率「斷崖式」下降,專家建議放開三胎
    本文約1310字,閱讀完成大概需要4分鐘2019年1月21日,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數據顯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較2017孩子不僅是祖國的花朵,也是一個家庭新的希望。成家立業生子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固有的傳統思想,老一輩的人都是為子女們這麼規劃成長路線。從小就告訴子女,你得好好讀書,才能好好工作,才能找個好對象,才能結婚生娃。但現在的年輕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吃老話那一套。
  • 年底的「嬰兒潮」失約了?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這樣回復!
    然而現實,卻與專家們的預測大相逕庭。也就是說,非但預想的「嬰兒潮」並未到來,出生率反而還在繼續下降。 國人的生育觀念,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轉變。在過去的計劃生育時代,國家提倡「少生優育」,但即便如此,依然有許多家庭冒著超生被罰的風險多生幾個孩子;而如今,二孩政策早已開放,國人們卻似乎不願意生了,新生兒的出生率正在連年下降。
  • 年底「嬰兒潮」失約?孩子越生越少的背後,這四字成最大原因?
    在2016年,我國全面推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這段時間,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過短暫上升。從2017年開始,人口出生率再次步入下降通道了,在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降至10.48‰,這是1949年以來最低水平了。
  • 「嬰兒潮」失約了?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孩政策,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專家表示,我國或將在今年年底迎來一波「嬰兒潮」。然而現實,卻與專家們的預測大相逕庭。不久前,曾有媒體採訪上海某婦產醫院,得到的回覆卻是,該孕婦分娩次數和孕產婦建卡數量同比減少約10%。也就是說,非但預想的「嬰兒潮」並未到來,出生率反而還在繼續下降。
  • 年底「嬰兒潮」遇冷?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的回答卻很現實!
    似乎"造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年底會催生一批疫情嬰兒潮。畢竟,我們是一個老齡化國家,出生率不斷下降,所以如果這種情況能產生一個嬰兒潮,那就太好了。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確實讓很多人放慢了時間,每天都在不到100平米的家裡左右,平時覺得時間很寶貴,現在變得多了起來。時間變多,荷包卻變扁了。
  • 年底將至,「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出生率不升反降是為啥
    轉眼間,年底將至,可網友們想像中的「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甚至根據現有數據來看,在一些南方地區,像江蘇、上海、浙江等城市,新生兒出生率竟出現了不升反降的情況。01說好的「嬰兒潮」,怎麼說失約就失約了呢?「嬰兒潮」沒有如約而至就罷了,出生率不升反降是為啥?其實這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 臨近年底,說好的「疫情嬰兒潮」失約了,網友:房價就是避孕藥
    似乎「造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年底會催生一批疫情嬰兒潮。畢竟我們現在國家已經步入老齡化,而新生兒的出生率一年不如一年,所以如果疫情能夠催生嬰兒潮,也是一件大喜事。現在年底已經來到,上海多家婦產科醫院卻紛紛表示,沒有看到預期的疫情嬰兒潮。
  • 嬰兒潮失約如期而至,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生孩子了?
    作為年度黑天鵝的「新冠肺炎」陰影還未散去,前段時間在上海婦幼產科的一組數據再次在網絡端引起了無數人的熱議,據報導,婦幼保健院第三季度的胎兒出生數量同比下降明顯,不及去年高峰期的一半,而且從10月份之後,預想的年底產後高峰並沒有到來,很多準媽媽數量反而持續減少,這一數據打破了很多人曾經預想的年底嬰兒潮的猜想。
  • 年底的「嬰兒潮」也沒來,年輕人為什麼都怕生孩子了?
    在2016年,我國全面推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這段時間,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過短暫上升。從2017年開始,人口出生率再次步入下降通道了,在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降至10.48‰,這是1949年以來最低水平了。  出生率一降再降,意味著,不生孩子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國家也開始了「花式催生」,比如延長產假、給予生育補助等等。另外,還有專家也不斷提出生育建議,甚至有人建議開放三胎,可見,現在真的是「求人若渴」了。
  • 3800萬「剩女」,出生率「斷崖式」下降?專家的話一針見血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專家也表示在2010年至今依賴,我們國家在人口問題上出現了少子化,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生養孩子,導致出生率特別的低,這種情況出現會比人口老年化的問題還要艱巨。
  • 說好的年底「嬰兒潮」,結果爽約了,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胎
    導語:說好的年底「嬰兒潮」,結果失約了,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胎。網友:我連婚都不敢結,何來三胎。買菜、做飯、打掃衛生和輔導作業,每天都要忙到10點左右,忙完後倒頭就睡,連夫妻生活時間都取消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日子何時才能熬出頭。這不,專家又建議開放三胎了。婆婆每天打電話催著小麗生二胎,還專門問她是不是身體有問題呀!還提醒說:如果是身體有問題,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小麗到希望身體真有問題,斷了婆婆的念頭。
  •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嬰兒潮」卻失約了?專家建議開放3胎
    2020年馬上就要過完了,這真的是神奇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面發生了很多事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新冠病毒了。大家在家整整隔離了幾個月,日復一日地閒著沒事幹,有很多網友和專家都預測,今年年底的時候將會迎來我國生育高峰期。因為大家都閒在家裡,也不能出去,所以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造人「。
  • 2020年接近尾聲,為何「嬰兒潮」卻沒出現?網友的回答挺現實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今年情況特殊,年前很多人都滯留在家,有一些網友和專家預測,許多夫妻可以通過這個空閒時間「造人」,年底的時候會迎來生育的高峰期。對於這個說法,大部分人都覺得有一定道理,可是到了年底,實際的結果卻恰恰相反。
  • 2020年接近尾聲,為何「嬰兒潮」卻沒出現?網友的回答挺現實
    ,許多夫妻可以通過這個空閒時間「造人」,年底的時候會迎來生育的高峰期。對於這個說法,大部分人都覺得有一定道理,可是到了年底,實際的結果卻恰恰相反。年底嬰兒潮失約,有專家建議開放就連其他的省份,也沒有數據表明今年會迎來嬰兒潮。面對人口出生率的持續降低,老齡化的加速到來,有專家建議先開放三胎。
  • 二胎持續遇冷,有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用3句話「打臉」專家!
    在此期間也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藥店、診所甚至是醫院的計生用品幾乎被搶購一空,既然在家隔離沒什麼事做,不如先要個孩子。正因如此,當時不少專家預測,今年年底會迎來一個罕見的「嬰兒潮」,可以緩解人口壓力,當時不少人都期盼這一刻的到來,然而如今已經是年底,看來此前預想的嬰兒潮已經失約了……這也讓不少專家連連搖頭,想讓大家生孩子太難了。
  • 疫情後國內會出現小「嬰兒潮」嗎?為何國外出生率不升反降?
    不出意外的話,國內將在年底前迎來一次小「嬰兒潮」。甚至很多人戲稱,等到復工復產了,很多路邊攤和餐館恐怕要失業了,因為大家已經「自給自足」了。所以很多外國專家預測,國外應該不會出現所謂的「嬰兒潮」。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的4年時間裡,美國出生率下降了9%;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後,美國出生率下降了12.5%。
  •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引熱議 現在年輕人為何不想生孩子,少子化的根本...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引熱議 現在年輕人為何不想生孩子,少子化的根本性原因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多生孩子很難。正是因為很多年輕人有這種想法,出生人口也可能下降。
  • 專家再提新提議!網友:真敢說
    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新出生人口太多也有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開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政策是時候,我國的人口確實控制住了,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開始顯現。為了解決人口問題,我國再次調整政策,全面放開二胎。但遺憾的是,這次的政策並沒有上一次奏效,政策實施後,並沒有使我國的出生率增加多少,反而人口還出現了三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