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在老一輩人的心目中,兒女雙全、子孫滿堂就是最幸福的。因此,當時的人們都會儘可能的多生幾個孩子,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家庭的勞動力,另一方面也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踏實,畢竟中國有個傳統,叫做養兒防老。
人口對小家庭重要,對國家這個大家庭來說同樣如此。人口充足則意味著勞動力充足,龐大的人口數也能催生巨大的人口紅利。正因如此,在以前國家是不限制人們生育的。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新出生人口太多也有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開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政策是時候,我國的人口確實控制住了,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開始顯現。
為了解決人口問題,我國再次調整政策,全面放開二胎。但遺憾的是,這次的政策並沒有上一次奏效,政策實施後,並沒有使我國的出生率增加多少,反而人口還出現了三連跌。
本來國家都開始鼓勵大家生育了,為啥國人不願意生孩子了呢?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年輕人的心理發生了變化。
迴避和恐懼是中國許多年輕人面對分娩的心理。你也可能會發現,你的很多朋友都很晚才結婚,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根本不上心,甚至有人乾脆不要孩子,甘願成為丁克一族。
2011年開始,中國決定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二胎,自那時起,中國逐步開放了二胎政策。到2015年,看到機會成熟,中國決定全面開放二胎政策。
然而,這種效果並不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間,我國新生兒數量分別約為1723萬、1523萬和1465萬。
二胎政策遇冷,最著急的就是國家。在疫情期間,由於全國人在家隔離,這給了小兩口們生育的機會,當時有專家預測,在今年年底,我國將會迎來了一個嬰兒潮。但讓專家打臉的是,如今已經是年底,但之前預想的嬰兒潮已經失約了!
面對大家對生育不積極的情況,國家而是絞盡腦汁。不同地區也都紛紛響應號召,開始推出鼓勵年輕人生育的策略。除了給 產婦延長產假外,還提高了生育補貼,甚至還有人建議國家應給年輕夫婦提供養孩子的費用。
但遺憾的是,這些舉措似乎都沒能帶來預期的效果。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又一新建議來了!開放三胎!
許多人對此表示驚訝,紛紛表示自己連二胎都生不起,又怎麼會生三胎?真敢說!
至於為啥開放三胎,專家是這樣說的:中國的生育政策被「推遲」了太久,應該鼓勵並允許立即生育更多的孩子。
專家的建議出發點是好的,畢竟我國的人口壓力確實比較大,老齡化趨勢明顯,需要增加新生兒的數量。然而問題的關鍵是,我國的人口壓力真的是一句開放三胎就能解決的嗎?換句話說,直接開放三胎是否具有意義?
一些專家支持三孩政策,認為需要立即實施,而另一些專家則認為這沒有多大意義。它指出,第二個孩子已經開放,但居民並沒有積極生育。許多家庭仍處於「無子女狀態」。
我同意後者的觀點,如果真能奏效的話,二胎政策放開之後就應該有作用了,但為啥二胎開放後,人口還不增反降了?在我看來,人們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主要就是養孩子的壓力太大!
作為父母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受窮,父母一定會儘可能讓子女享福。但事實卻是,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甚至連自己的生活質量都無法保證,又怎敢輕易生孩子?
年輕人不僅有房貸和車貸,而且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對於他們來說根本負擔不起這些,再加上如果生了兒子,將來還得為兒子買房娶妻發愁。基於這些壓力,年輕人乾脆打消了生育的念頭。
事實上,無論是以前的「一胎」二孩政策,還是現在的全面二孩政策,居民的積極性都沒有被激發出來。這說明人們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
只有真正解決養老、醫療和高房價的問題,讓年輕人能夠喘口氣,大家才會願意生孩子,否則口頭建議根本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