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上了熱搜。我笑說,二胎都不敢生,何況是三胎呢?可是周圍還真有不少拼三胎的人,可是在我看來生活卻是一團亂。想想整天圍著孩子轉,絲毫沒有自己的時間的生活,想生二胎的想法不自覺的就被嚇退了。
專家建議開放二胎
可是身邊總有那麼些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在那勸我再生一個,其中更以女性居多。我想催生的人或許是無意,又或許是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孩子多的好處。不管她現在生活多麼的愜意,我還是能夠看出來她一輩子為孩子操勞的模樣。
關於生不生,什麼時候生,我想沒有人能夠指手畫腳。只是在我們這個年代,生存成本太高了,買房教育,哪一項都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兒。更何況大多數女性骨子裡現在都是想要有自己的生活的,也不想面對生育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孩子真的很可愛,想再生一個麼?當然是想的。奈何現實總是會打醒你。要再把自己生娃帶娃這幾年重來一遍,想想都覺得很可怕。
在我看來,生二胎最重要的是應該要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想生。如果是出於孩子會孤獨之類的原因,在我看來是不需要的,孩子差個三四歲基本上也沒法玩到一起去,何來陪伴之說?再說孩子成年之後,希望做什麼事都有個人商量,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應該是兩個孩子相處得很好,然而現實卻是似乎沒有多少兄弟姐妹能夠做到有商有量。
是否生二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經濟基礎。現在的孩子和碎鈔機沒有什麼區別,日益豐富的兒童生活已經要把錢包給榨乾了。大家越來越越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把父母僅有的一些空閒時間也連帶著榨乾了。如果再碰上一個豬隊友,女性的基本生活狀態就會變成上班,帶娃,做家務,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更別提學習提升自己了,這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都說孩子都生了,你就該好好在家帶娃,好好培養孩子才是正理,畢竟生了娃你就已經步入拼娃的行列。孩子的教育必須得抓好,不然你還得擔心你的娃會被人家甩得太遠。奈何家裡沒人配合,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孩子看電視最好,安安靜靜的誰也不耽誤,看不下去的估計只有媽媽吧。比的就是心態,誰先崩了誰就輸了。那作為媽媽,你不得不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畢竟爸爸,爺爺奶奶什麼的只是心大的存在啊。
昨天又限制了孩子看電視,可是總有一些聲音在耳邊說著,孩子看會電視怎麼了?我真的是挺無奈的。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狀態是孩子看著電視,自己玩著手機,何談教育呢?
我常想大多數事業有成的女性才會說早點生娃才好,孩子生得晚自然是有弊處的。可是當你在事業與孩子之間權衡的時候也很艱難。可是能有那麼多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的女性嗎?少之又少。大部分女性還是一手拼著事業,一手又教育孩子,要想兼顧這兩件事真的挺難的,很有可能是兩邊都做不好。
現在孩子一天天長大, 我總覺得自己對孩子的牽絆越來越少。以前孩子還小,總是會記掛著他,擔心這擔心那,經常為孩子的養育問題和婆婆理論。可現在呢?上班一整天也不帶問一句的,周末有時候自己帶久了,就想自己玩玩手機看看書。想想如果自己真的做全職媽媽,天天在家帶孩子真的能帶好嗎?
現在對於孩子的養育問題,非原則性問題,我一般不會管。不管婆婆如何做,能看得下去就看吧,不能看得下去也沒辦法,畢竟我是沒法全職帶娃的。自己上班,大部分時間是沒法帶娃的,老人的觀念不改變,我能說一時,卻沒法時刻管著。
養育孩子這兩年,我的重心從最開始的孩子又變成了事業,我更想好好提升自己。我明白改變當下困境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對於孩子,我更多的是力不從心,我無法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也不能要求別人以同樣的心情來養育我的孩子。
所以二胎最終生不生還是取決於我,想要只是主觀條件而已。客觀條件就是我到底能對養育孩子妥協到什麼程度,也取決於我的事業能夠做得多好。或許當我能夠妥協於婆婆帶娃的時候,我就會生二胎了。又或許當我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的時候,我就會生二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