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越年幼,遭遇父母離婚影響越大?看看年齡影響列表

2020-12-23 阿瓜阿果

小孩越年幼,負面影響越大?

有一位媽媽,生完寶寶坐月子時,發現丈夫晚上很晚才回家,有時說公司加班便好幾天不歸家。當這位媽媽為料理產後傷口、為哺乳催乳、為寶寶的溼疹紅屁股……等一大堆小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時,丈夫跟她說:「已經不愛你了,我愛上了別人。」

這位媽媽跟我說:「很震驚、很憤怒,但是看樣子已經回不去了,我為了生孩子,我在他心中成了一隻母蛤蟆,可憐的是寶寶……」

最後,她說她從小到大也有一種憂慮,因為她的父母也在她很小時離婚了,她記得有個詞叫「離婚代間傳遞現象」。

▲父母們該警惕「離婚代間傳遞現象」

美國婚姻心理學家Paul Amato(保羅·阿馬託)發現,孩子會複製父母的情感模式。父母離婚,孩子未來比其他人更可能離婚,即使不離婚,他們與配偶的關係也不會太好。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齡段離異,給孩子帶來的影響程度不同,看看年齡列表:

當一位小朋友6歲內遭遇父母離婚,Ta未來在婚姻中的孤獨概率是90%;當一位小朋友12歲內遭遇父母離婚,Ta未來在婚姻中的孤獨概率是54%;當一個孩子18歲內遭遇父母離婚,Ta未來在婚姻中的孤獨概率是27%。

親密關係領域的美國心理學家Carin Rubenstein也有相似的數據。

▲為什麼會這樣?

除了孩子會複製父母的情感模式外,年幼孩子遭遇父母離婚,還會帶來性格方面的較大影響。

眾多的研究表明,越年幼時父母離婚的孩子,他們往往擁有較低的自尊感,性格方面也趨於內向。除此之外,這些孩子未來還會更多地遭遇行為問題,比如校園欺凌、撒謊、偷竊、打架等不良行為也會較容易發生。因為家庭的分裂,一方面給他們帶來低自尊,因為不少孩子覺得,父母感情不和,是因為自己不夠乖;另一方面,這些孩子還會有怨恨,怨恨父母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給予他們溫暖的成長環境,這種怨恨感會滋生孩子的「報復」行為,繼而滋生不良行為。

當這些孩子長大後,低自尊又會讓他們自我懷疑——我不值得美好的情感;他們在婚姻中也總會是個敏感的猜疑者或觀察者,導致他們會在婚姻中不輕易信任他人,最終導致矛盾頻頻發生。

▲父母婚姻不和諧,導致孩子成年後不幸福的真正根源

美國兒童心理學研究專家Robert Emery通過研究發現,當父母婚姻出現問題,卻勉強保持家庭完整,這些家庭的孩子也存在著與離異家庭孩子相似的問題。因為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的矛盾衝突不斷,家庭氛圍緊張,孩子也不能擁有平靜的情緒和心境,相反,他們會在惶恐中長大,甚至會成為父母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由此可見,孩子未來能否幸福,根本原因是孩子在幼年時期能否擁有溫暖幸福的成長環境,父母離不離婚只是一個方面的原因。一個孩子的內心,未來是否充盈,取決於他在成長中能否得到足夠的愛和溫暖,尤其是父母們情感不和諧的負面情緒和壓力,是否有施加在孩子身上。這其實也是當父母出現婚姻不和諧時,抓住這個根源,便有助於扭轉孩子未來情感不幸的關鍵。簡言之,當父母的感情出現問題,大人的矛盾大人內部解決,不影響孩子,也不傷及孩子,保證孩子成長的健康和快樂,這能大概率地避免給孩子未來帶來不幸。

除此之外,當孩子經歷父母感情不和或離婚,當他們長大後,如果有朋友的關愛,並且這個孩子也能懂得真正疼愛自己,認為自己值得擁有幸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孩子未來感情方面的不幸。

▲其實,幸福婚姻的真諦是包容

有媽媽曾經說,「包容」不就是「將就」嗎?其實「包容」跟「將就」是不同的。「將就」是勉強地接受,心裡是有「疙瘩」的,並且「疙瘩」還會越長越大;而「包容」是坦然地接受,完全地包容,就像接受西瓜翠綠的「背面」,也接受西瓜黃褐不平的「肚子」。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無數夫妻總為了「我有理,你無理」而爭個你死我活,一旦寬容對方就覺得自己很委屈……最終在矛盾的泥坑裡越陷越深。

我突然想起了一位老教授,他和妻子相處的一件往事。

他的妻子面對難為情的事情會很尷尬,尤其尷尬放屁。但妻子有個小毛病,每次一做噩夢緊張就會放屁。他記得結婚後沒多久,有一天晚上,妻子在睡夢中一緊張就放了好幾個響屁,不僅把床邊的土狗嚇醒了,妻子自己也被「蹦」醒。睡眼朦朧中,妻子問他:「是你放的嗎?」這位丈夫笑著說:「是的,毫無疑問是我放的!」

有趣的是,婚後幾十年,妻子一直以為總是丈夫放屁把自己「蹦」醒,有時妻子跟兒女嘮叨,他和兒女們都笑而不語。

「年輕時,走過許多路,見過許多人,在某條不完美的路上,遇見了不那麼完美的人。正因為我們不完美,才讓我剛剛好選擇了她,她也剛剛好選擇了我;單單這一點,就已經值得我珍惜的了……」老教授這句話,讓我回味良多。

所以,為了孩子,爸媽們要珍惜彼此,儘量保持家庭這個水池清澈。因為孩子是這個水池的一條魚,家庭的水變質了,會殃及孩子。

關鍵字:父母婚姻、成長環境、幼兒心理、親子關係、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想生二胎?以下原因,說到了父母的心坎上
    然後孩子感覺父母不關心自己,對父母要生二胎的行為很不理解,甚至一度不願回家。而夫妻倆,因為到處治療,花了不少錢,工作也受影響,而且心情也很焦慮。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因為要生二胎,變得很不和諧了。為什麼年齡越大越想生二胎呢?
  • 為什麼說年齡越大的父母越容易生育出自閉症患兒?特別是父親?!
    近日,著名的《華盛頓郵報》在其「健康與科學」的板塊發表文章稱:根據過去十年發表的多項研究表明,年齡越大的父母比年輕的父母更可能患生育出患有自閉症兒童。其中,對於父親來說,年齡越大的父親越容易孕育出自閉症患兒,這種結論效應是目前自閉症流行病學中最為一致的發現之一。對於母親來說,母親生育的年齡與誘發自閉症患兒之間的聯繫更為複雜: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母親生育年齡大大高於平均水平,或者母親的生育年齡比平均年齡水平小得多,她們孕育出自閉症患兒的風險似乎更高。
  • 「嚇死爸爸了」,父母年齡越大越幼稚,老了真的會變老小孩嗎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以前嚴厲的父母好像突然變了性子,也逐漸開始改變自己為什麼父母年紀越大就會越發幼稚呢?不漠視父母的愛,別再讓父母越年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寒但是對於父母來說,打字對於他們來說是件很困難事。很多工作忙碌的子女沒有時間聽父母的語音,反倒要求父母發文字。但當父母拿起老花鏡把手機拿遠的那一刻,你還會要求父母發文字嗎?
  •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大嗎?
    正在熱播的三十而已,終於盼來了顧佳和許幻山離婚,然而令人心疼還是許子言小朋友。1.孩子是無辜的,這樣會讓孩子扣上單親家庭的帽子,對於年齡小的是滅頂之災,感覺自己沒人要了成累贅啦,一直生活在惶恐和證明中,嚴重會自閉.
  • 為何年齡越大,我們談戀愛越覺得難?
    為什麼年齡越大,我們會覺得談戀愛越難?愛上一個人不再是年少時期碰碰心動的一見鍾情;不再是如電視劇般的浪漫幻想;也不再是輕易能說出口的表白和許諾。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每個人身處的環境、接觸的人所碰到的事情都會有所不同,導致我們各不相同。而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岔路口,不同的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越走越遠,最終形同陌路。越長大,你身邊可以訴說的人就越少,畢竟,有些人聽了也是不懂。我們小時候,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我們今天還在吵鬧打架,明天就可以笑著玩鬧。
  • 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父母不能忽視
    導讀: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父母不能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誇越好,越罵越糟?「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父母不能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離婚,對成年子女的婚戀觀影響有多大?
    父母離婚,對成年子女的婚戀觀影響有多大?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沒有小孩的夫妻說離就離倒也灑脫。而有些結婚多年實在忍受不了,而離婚的夫婦不僅是雙方收到傷害,連帶孩子其實也受到受傷。身邊單親家庭的朋友說,原生家庭父母不和從小看父母吵架,不是摔鍋摔碗就是暴力冷戰,直到兩人離婚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終結。而被迫選擇只能由一方撫養的孩子,看過人情冷暖缺乏關愛長大,對於之後的婚戀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負面情緒。我現在也是和單親母親一起生活,父母在一起20十幾年,高中那年因為一方出軌而執意離婚。
  • 女性年齡越大,試管成功率就越低嗎?
    很多不孕夫妻在選擇做試管嬰兒的時候,都會發現越年輕的女性做試管嬰兒越容易成功,而年齡越大的女性越難成功。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女性到了一定年齡以後,試管嬰兒助孕的首次成功率是降低的。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呢?專家介紹,女性隨著年齡增加,生育能力逐漸下降,卵巢和月經問題是無法避免的,尤其是35歲以後下降更明顯。但是只要還在排卵,就可以做試管嬰兒。
  • 顆粒物直徑越小 對環境影響越大
    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而且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因此PM2.5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PM10可以被人體吸入,沉積在呼吸道等部位,從而引發疾病。PM2.5可以進入肺部,長期作用可使局部支氣管的通氣功能下降、細支氣管和肺泡的換氣功能受損。
  • 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可別被欺騙了,超過這個年齡父母就該著急了
    若是相比於其他孩子,自己孩子遲遲學不會走路說話,父母肯定要擔心孩子會不會出什麼問題了。然而,在孩子什麼時候開口說話這一方面,有些人就認為「說話越晚的孩子以後越聰明」,並且對此深信不疑,所以在訓練孩子說話這一方面也就不是太上心,完全讓孩子自由發揮,看他什麼時候打算開「金口」。 事實真的如此嗎?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可別被欺騙了,超過這個年齡父母就該著急了。
  • 全家套路Jasper洗碗,應採兒感慨:父母越懶,小孩才會越勤快
    媽媽應採兒聊著自己5歲獨自一人坐飛機從美國到臺灣的經歷,外婆趁機吐槽Jasper這麼大了還不會綁鞋帶。 應採兒因此有感而發:「父母越懶,小孩才會越勤快。」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這其實是一種迎合。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多父母都會重男輕女,加上小孩數量多,對父母而言,女孩的生命分量就更輕,所以,樂於奉獻的那個小孩通常是女孩,她也很少會引起父母的歉疚感,父母甚至會覺得是理所當然。在農村老家時,經常都會聽到一些年紀大一點的人說,越勤快的那個小孩,往往挨父母的罵還更多。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分析:影響越大,責任越大
    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在這次直播帶貨事件中,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影響越大,責任越大"。消費者購買主播代言的產品,更加看重的是主播的名譽背書,因此本著對消費者負責,對自身名譽和形象負責的態度,主播要盡到把關職責,確保商品質量過硬。
  • 孩子帶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研究證明,免疫力更喜歡「髒小孩」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周末,兜媽去朋友家裡玩,朋友的女兒今年3歲半,正處於小孩子瘋玩的年齡父母督促孩子講究衛生是好事情,但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由於擔心孩子總生病,他們對孩子衛生方面的要求甚至達到了苛刻的程度。
  • 年紀越大,越覺得虧欠父母越多
    每每這個時候,父母總會準備很多好吃的,恨不得把家裡有的,但凡是可以吃的,都強塞給你,哪怕你覺得用不到,或者沒必要。年少的時候,會跟父母理論,最後只是精挑細選幾件,象徵性地拿上,可越到後來,越覺得不必說,也不必挑,那都是父母精心準備的一份厚愛,最好是統統收入囊中,這樣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慰。
  • 育兒寶典-父母的5種行為 讓孩子越變越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爸爸媽媽的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到底是什麼行為會對孩子產生壞的影響呢?不少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懶」,其實爸媽才是「罪魁禍首」!趕快來看看吧。一、不讓寶寶做事這絕對是把寶寶越養越懶的第一「罪因」。
  • 好父母必知:孩子年齡多大,才夠心智過萬聖節逛「鬼屋」?
    知名兒童心理學家J.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中發現,孩子越年幼,越會把有面孔的或能移動的事物看成跟自己一樣有生命、有意識的生物。並且,他們越年幼,越難以理解事物的可變性。比如在寶寶的印象中,媽媽是長頭髮,兩道彎彎的眉毛、高鼻子和小嘴巴,當媽媽敷了面膜,即使能聽到媽媽的聲音,但面前的蒼白面孔讓他們恐懼,因為他們難以把這張臉孔視同為媽媽,而只是當作一個會動的恐怖的怪物。
  • 夫妻感情破裂,孩子越小離婚越好?過來人坦言在娃這麼大最好
    文|好孕姐提起離婚,現在很多人耳朵已經聽出繭子,早已對這個話題免疫了。但是,如果提起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大家卻都普遍很關心。畢竟,任何人都不想把自己婚姻的失敗波及到孩子。孩子越小離婚越好,夫妻要分開,最好在孩子6歲前既然父母感情不合,對孩子的傷害如此之大,那麼過不下去就要趁早離婚。因為,孩子越小離婚越好,這是從孩子成長發育來說的。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6歲前父母離婚對其傷害最小。
  • 小孩總是挖鼻孔?越阻止越故意挖 先找出原因吧
    偏偏越阻止小孩越故意去挖,其實小朋友挖鼻孔有很多種可能原因。 小孩挖鼻孔的原因 心理、健康因素都有可能 小朋友會去挖鼻孔,有可能是因為感冒或鼻子過敏造成鼻孔裡面有異物感,呼吸不順,這時想把鼻屎清乾淨是情有可原的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今天要分享班裡兩個孩子的生長經歷,讓我感受到父母恩愛,家庭幸福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故事一,我們班都是十歲十一歲的孩子,班裡有這樣一個男生,平時很活潑,也愛和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事,可是突然有段時間他悶悶不樂,上課也不聽講,我與他家長交流了一下才知道,他父母離婚了。過了幾天他高興的對我說:「老師你知道嗎?我爸爸今天要回來了,我已經兩個月沒見到我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