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清華、北大的大學文憑就能從印表機上「新鮮出爐」;5分鐘,種類繁多的印章就能「閃電出貨」;1分鐘,各類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現場列印到手……經過3個多月縝密偵查,上海浦東警方成功破獲一起偽造公文、印章案,搗毀4個家族式制假窩點。
「辦證刻章,各類證件應有盡有,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看到這樣的宣傳小廣告,中專畢業的小王信以為真,聯繫賣家為自己辦了一張高校畢業證,準備到科技公司面試。賣家也十分高效,當天就給他做好一份上海交通大學的畢業證書。這本假證書並沒能騙過面試官,使用假證的小王也受到了懲罰。
今年8月,浦東公安分局根據這一線索,發現背後潛藏著一個通過偽造公文、證件、印章等牟取暴利的犯罪團夥,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為了不打草驚蛇,偵查員們細緻縝密地推進偵查工作,逐步掌握該制假團夥主要成員的身份信息。
然而,犯罪分子十分狡猾,有著極強的反偵查意識。偵查員們幾經周折排查到了他們的住處,但制假窩點在哪,仍沒有線索。隨著時間推移,警方不懈努力,逐漸摸清了嫌疑人的活動規律,分散在不同地區的制假窩點終於浮出水面。原來,這一犯罪團夥採取「家族式」經營模式,形成制假技術產業鏈,共有4個偽造公文、印章的製作窩點,企圖用打遊擊的方式逃避偵查。
11月28日凌晨,偵查員們兵分四路,在浦東新區川沙鎮高橋村、川沙鎮新春村、北蔡鎮北艾路,及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等地,同時展開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龍某、秦某等12人。現場共查獲偽造的身份證、戶口簿、營業執照、房屋所有權證、離婚證、安全生產經營許可證、大學文憑等各類證件成品及半成品8000餘本、各類偽造印章及拓片4000餘枚、用於偽造證件和印章的印表機6臺、塑封機3臺和電腦主機4臺。
承辦民警告訴記者,本案中的嫌疑人大多以家庭關係為紐帶,傳授和學習制假技藝。這些偽造的公文、證件根據「市場需求」定價,其中一張假的「塔吊操作證」曾賣出1200元的高價。「走正規渠道獲取這類專業職業證件有一定門檻,因此就有人想用假證矇混過關。然而,技術不過關的人通過造假得以從事專門職業,給社會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經審查,嫌疑人龍某等人均交代了偽造或者他人委託偽造公文、證件、印章等,用以非法牟利的犯罪事實。目前,嫌疑人龍某、秦某等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