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存在很大的健康風險,準媽在備孕前應提高警惕,做好預防工作。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對於孕媽來說,經歷了十月懷胎之後,最緊張最期待的日子莫過於孩子誕生那天。雖然分娩會很痛苦,但只要孩子能順利健康的降生,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包括寶媽在內的所有人,都會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什麼樣,他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我們都知道,胎兒正常需要在孕媽肚裡待上足足40周出生才算健康,最少也要保證36周,如果少於這個時間,就是妥妥的「早產兒」。
因為各種情況出現的早產兒並不算少,這些孩子的健康風險也遠比普通孩子要大得多。
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小早產兒依然健康存活的案例來自美國,這個小姑娘叫「阿米莉亞泰勒」,出生於2006年,小泰勒僅僅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21.5周,就降臨人世了。
剛出生的泰勒體重僅有0.56公斤,尚且只有父親的手掌大小,泰勒出生後,周圍的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小傢伙能夠存活。只有父母對泰勒充滿希望。
儘管如此,醫院還是盡了最大程度的搶救,將小泰勒放在特製的保溫箱內,在特殊病房加以細心地照顧。
讓所有人驚訝的是,這個堅強的小傢伙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因為早產離世,而是憑藉頑強的生命力,熬過了整整4個月,最後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這讓泰勒的父母喜極而泣,如今14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巴掌大的早產兒早已經和普通人一樣,健康的長大了,並且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了一個標緻的小姑娘。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
但泰勒的情況畢竟是極少數,我們普通人對於早產兒還是要謹慎對待的,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儘量避免早產的發生。
1)注意孕期飲食健康
首先是孕期的飲食健康,孕媽一定要注意,孕期飲食應該注重營養豐富,營養結構合理,除了葷素搭配還要保證少吃多餐,遠離辛辣油膩。
此外,還要及時補充葉酸。這對胎兒的健康發育非常重要。
2)確保健康的生活習慣
孕期還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健康合理,作息時間要合理,儘量別熬夜,平時多注意適當運動,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以及穩定的情緒。
此外還要注意遠離菸酒,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即便出門也至少有一人陪同。
3)按時產檢有問題及時就醫
最後這點非常重要,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問題,那就是產檢,寶媽每次產檢都不應該落下,孕期本就是特殊的時期,孕媽一定要對自己和胎兒負責。
另外,平時如果身體有不適或者感覺不對,一定要及時就醫諮詢,如果需要用藥,千萬記得遵醫囑。
1)注意餵養
如果已經誕下了早產兒,那麼出院後的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餵養問題。寶媽應該儘量進行母乳餵養,這對早產兒的健康恢復來說很有幫助。
如果寶媽的母乳不充沛,也可以使用一些早產兒專用的配方奶粉,但具體情況就需要諮詢醫生了,根據醫生的建議和推薦來進行選擇。
之後根據孩子的發育狀態來決定喝早產奶的時長,給早產兒補充營養也不能操之過急,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左右會完成「追趕生長」。
2)做好養護
除了餵養之外,早產兒日常的養護也非常重要,首先千萬要注意孩子感染問題,因為早產兒比一般孩子發育的更弱,尤其是免疫系統,因此寶寶更容易感染各種病菌。平時的衛生問題一定要做好。
此外,早產兒的體溫要求也比普通孩子更高,家長一定要做好娃的保暖,別讓孩子凍著。平時在家護理孩子的時候,家長也可以給娃做一些新生兒撫觸,對孩子健康都有好處。
3)做好檢查
最後,早產兒各項檢查是非常必要的,一樣也不能省,也不能落下。
首先是眼底檢查,多數早產兒的視網膜發育都不成熟,而早產兒吸氧有增加孩子視網膜患病的風險,因此及時檢查眼底很有必要。
其次是聽力檢查,一般來說,聽力問題往往會影響語言發育,所以早產兒的聽力篩查也很有必要,早檢查早安心,有了問題也能及時處理。
最後就是顱內檢查,有一部分早產兒會伴有顱內出血或是腦白質軟化等問題,因此及早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真有問題也能及時處理,也有助於日後康復訓練。
錦鯉媽咪有話說
早產其實並不可怕,但也確實存在很多健康風險,因此準媽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從備孕時候就開始做準備,孕期也要儘量保持健康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把早產的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