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早產兒增多 今年已出生394個

2020-12-25 騰訊大浙網

11月1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早產兒日」。

早產兒是指胎齡在37足周前出生的嬰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克以下。早產兒因生理髮育不成熟,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儲備不足,相比較於足月出生的健康的嬰兒,將面臨更多的健康挑戰和疾病風險。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近幾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許多家庭都有了生二孩的計劃並付諸實施。而懷上二胎的孕婦中,很多屬於高齡孕婦,早產發生率更高,導致我市早產兒出生比例有所增加。

三朵早產金花三周歲啦

還記得2014年我市出生的三胞胎嗎?

2014年11月,25歲的姜晶經過剖宮產後,順利成為三胞胎媽媽。這也是市婦幼保健院降生的首例三胞胎。由於早產,三個孩子分別只有2000克、1900克和1350克。作為舟山媳婦,姜晶在本地孕檢時醫生就告之其懷的是三胞胎。

11月7日,懷孕快到9個月,姜晶就聽從醫生囑咐,提早住院。14日,醫生給她做B超時發現老二有被擠壓的危險,此時姜晶已懷孕滿9個月了,醫生遂決定對其剖腹產。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如今這三朵金花已滿三周歲了,身體發育情況都還不錯。

27周的「巴掌嬰兒」

2016年7月,市婦幼保健院迎來了近幾年來最小的早產兒諾諾。

諾諾的父母均是外來務工人員,結婚11年沒生育。2015年10月22日,已38歲的諾諾媽媽成功實行了「胚胎植入術」,但僅6個多月,諾諾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待不住了。

2016年4月19日,胎齡僅有6個多月的諾諾降生了。由於胎齡小,剛出生的諾諾生命體徵微弱,腦袋只有鵝蛋大小,手臂不及成人手指粗,全身青紫,沒有呼吸。而諾諾的體重僅1公斤,相當於成人1個巴掌大小。經過一系列的救治,兩個月後,諾諾終於轉危為安了。如今,諾諾在追蹤指導下健康生長。

去年有400多個孩子早產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母嬰健康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關注早產兒健康更是作為關愛母嬰健康計劃的一部分。據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副主任俞曉燕介紹,我市的早產兒發生率逐年遞增。數據顯示,去年我市共出生400多個早產兒,今年1至11月22日已出生早產兒394個,早產率皆為5%,略高於前兩年。其中,今年僅在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的早產兒就有280多個,早產率達到7.4%。

俞曉燕表示,「二孩」以來,早產兒在該院每年以2%的速率遞增。「早產兒是新生兒中的特殊群體,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著他們一出生就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如果不能做好早產後相關問題的預防、保健等工作,在新生兒期,嬰幼兒期、甚至學齡前期尤其是在3個月、5歲這兩個關鍵節點上的評估幹預,早產兒的智力缺陷率、致殘率、腦癱率會大幅度提高,這將對家庭和整個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關愛早產兒,建立新模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來,市婦幼保健院建議了「早產兒健康管理」,以專業服務、專業授課、專業指導為宗旨,通過相關專家門診、公益活動及義診、家長學校專題授課、建立了「早產之家」等。開展一系列活動針對早產兒這個特殊群體,在孩子成長的每個時期、每個關鍵節點提供專業服務和專業指導,促進早產兒健康體力、智力、心理發展。

關愛早產兒項目自成立以來,該院新生兒科建立了相關的微信群,並多次開辦大型公益活動,有近200個早產兒得到了有效的指導和護理。經體檢,目前孩子們發育良好,很多高危早產兒得到及時就治及康復跟蹤、進行早期營養指導、高危病情觀察、神經系統發育及訓練、兒童心理輔導等。

相關焦點

  • 一天收進5個早產兒!舟山產科醫生有話要說
    前幾天,我們一天就收進了5個早產兒,體重最輕的只有990克,胎齡僅為30周+4天。」市婦女兒童醫院NICU副主任醫師王吉說。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我市的早產兒出生比例逐年遞增。對此,產科醫生提醒:孕婦一定要重視健康檢查。
  • 全國最小胎齡超早產兒:出生時巴掌大 只有1.1斤重
    今年1月15日,懷孕僅22周+2天的鄒女士早產下了男寶寶點點。點點出生時僅550克,整個人僅成人巴掌大小。經過醫護人員和患兒親人長達三個多月的共同努力,點點於昨天順利出院,出院時體重已達2150克。記者了解到,點點也是國內有報導的成功救治的最小胎齡超早產兒。
  • 出生時重540克的早產兒活下來了 得益於廣醫三院早產兒救治系統...
    在相關文獻中,這類早產兒成功哺育的報導很少,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降生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月月(化名),經過醫護人員的救治,月月連闖幾道生死關,在出生後的第88天,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體重達到2205克,順利出院。據了解,月月不僅刷新了廣州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在救治期間未出現任何嚴重併發症更是堪稱「生命奇蹟」。
  • 報告稱:中國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明顯提高
    記者12日獲悉,隨著中國新生兒醫學的進展,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明顯提高:胎齡小於32周早產兒的總存活率為88%,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早產兒的總存活率為86%。早產兒由於機體器官系統發育未成熟,可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及早產兒視網膜病等多種嚴重疾病。
  • 早產兒出生4天後去世有感,構建早產兒健康成長之路!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早產兒出生4天後去世,爸爸為他寫下出生日記:寶貝還沒抱到你,又重新回去排隊了。他痛苦回憶到,從出生都沒有機會抱孩子,等醫院宣布死亡,親手把孩子身上的各種搶救管線移除,才終於有機會抱抱孩子。看完整篇文章,哽咽在喉!
  • 28周就出世 四川出生體重最小的早產兒「奇蹟」存活(組圖)
    看到同科的還有很多早產兒,我想給各位孕媽媽提個醒,懷娃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陳女士的孩子,叫「小九」,孕周28周,出生時體重590克、身長僅30釐米。經過醫院整整3個月的精心呵護後,1月13日「小九」終於長到了4斤8兩,各項生理機能正常,陳女士才把她抱回家。
  • 甘肅最小超早產兒奇蹟存活 出生體重僅550克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18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的超早產兒。圖為小壯壯剛出生時,體重只有550克。 田健 攝中新網蘭州7月18日電 (田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18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出生體重只有550克的超早產兒。
  • 湖南早產兒發病率逐年上升 先天性出生缺陷患兒可獲資助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約有100萬例嬰兒死於早產併發症,早產不僅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繼肺炎之後導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月30日,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2017年度早產兒收治數據,專家呼籲,早產兒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不及時救治將會給家庭帶來終生遺憾。
  • 孕28周:早產兒為何越來越多?
    >孕28周:早產兒為何越來越多?他緊緊閉著眼睛,鼻孔裡插著氧氣管,據醫生介紹,這名「掌上男嬰」出生時僅29周,體重不過2000多千克,經過近一個月的救治,初步脫離了危險。  大於28周、小於37周出生的孩子,屬於早產兒。據衛生部監測顯示,我國早產兒、低體重兒出生率達6%。今年上半年我國早產兒出生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  早產兒為何越來越多?哪些因素導致新生兒早產?
  •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過半是早產兒
    本報長沙訊 在長沙市婦幼保健院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病房,一排排的保溫箱裡住滿了剛出生不久的嬰兒。11月14日,這60多個寶寶身體孱弱,或因出生缺陷住進來,或因早產而在此接受治療。其中,過半是早產兒。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出生原因複雜,而性觀念開放、高齡產婦增多成前兩大原因。
  • 7個月早產兒,出生時僅1.08公斤!三個月後……
    7個月早產兒,出生時僅1.08公斤!,8月24日,市婦幼保健院接診的7個月大的早產兒「希望」,體重已由1.08公斤長到2.68公斤,身體評估和臨床化驗指標均已達標,終於可以回家了。
  • 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 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
    原標題: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 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今天是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基金會和臺當局「衛福部」提出3項政策,目標是早產率10年減半。
  • 我國最大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數據首次公布
    央廣網上海8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近日,「中國新生兒協作網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臨床數據首次公布。該隊列研究由中國新生兒協作網牽頭建立,將25個省、直轄市的57家三級醫院的10823例早產兒(胎齡小於32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納入2019年統計數據,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
  • 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什麼情況下,早產寶寶要住院?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和各位準媽媽及早產寶寶的家長,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的相關知識,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一、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
  • 出生時僅600克!早產兒「回家記」(組圖)
    >責任編輯:姜貞宇     圖為2016年11月出生的早產兒「安安」。出生時,安安體重僅880克。重慶婦幼保健院   中新網重慶11月17日電 (記者 韓璐)600克、820克、1300克……這些是在重慶婦幼保健院出生的早產兒的體重。17日「世界早產兒日」當天,21個家庭的26個「早產兒」回到重慶婦幼保健院,「探訪」照顧自己的醫生護士。他們中年紀最大5歲,最小的8個月。
  • 早產兒一出生就裹上保鮮膜轉診
    福州晚報訊 早產兒一降生,就被醫護人員裹上保鮮膜,火速轉診,這是咋回事?產科醫生介紹,這種操作看似奇怪,但能有效救命。一名26歲的孕婦一懷孕就出現原發性高血壓,這在產科是非常棘手的問題。僅在媽媽肚子裡待了8個多月,寶寶是個早產兒,體重僅3斤。他一出生,醫護人員就拿出準備好的保鮮膜,迅速而小心翼翼地包裹住孩子的頭部、手臂、前胸後背等各個地方,再進行呼吸道清理等處理,緊接著送入轉診的保溫箱。為何要包裹保鮮膜?產科主任醫師葉泓介紹,這樣的操作對早產兒的存活很重要,用保鮮膜包裹,可以減少早產兒出生後皮膚水分流失,防止出生後體溫快速下降。
  • 湖北最輕早產兒成活 出生時僅有原子筆大小
    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出生時僅500克的早產男嬰丘丘(化名),用他異常頑強的生命力,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一起闖過了道道「關卡」。5月29日,體重已到2400克的丘丘生命體徵穩定,他也成為湖北省體重最輕的救治成活早產兒。圖片來源:荊楚網    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出生時僅500克的早產男嬰丘丘(化名),用他異常頑強的生命力,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一起闖過了道道「關卡」。5月29日,體重已到2400克的丘丘生命體徵穩定,他也成為湖北省體重最輕的救治成活早產兒。
  • 重視早產兒的特殊營養需求可幫助早產低出生體重兒追上宮內生長速度
    近日於上海召開的2006年全國新生兒學術研討會上,有關中外專家一致呼籲重視早產兒這一特殊群體在營養補充方面的特殊需求。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包括早產兒在內的低出生體重兒(LBW)出生率為4.75%-8.5%,並且近幾年來呈上升趨勢。
  • 驚了個呆!早產兒出生重10斤3兩!源於他的媽媽有這些症狀
    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就收治了一個胎齡36周體重達10.3斤的早產兒,媽媽的體重更是達到200斤。照片上的這個男寶寶出生體重達10.3斤,全身胖嘟嘟的,小手和成年人的差不多厚,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剛出生的早產兒。
  • 貧困早產兒及出生缺陷患兒救助項目啟動
    本報訊(記者王平通訊員史豔香)11月22日上午,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定點合作醫院授牌儀式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舉行,由該基金資助的「珍惜生命·健康夢想」貧困早產兒及出生缺陷患兒救助項目也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