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早產兒日」。
早產兒是指胎齡在37足周前出生的嬰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克以下。早產兒因生理髮育不成熟,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儲備不足,相比較於足月出生的健康的嬰兒,將面臨更多的健康挑戰和疾病風險。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近幾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許多家庭都有了生二孩的計劃並付諸實施。而懷上二胎的孕婦中,很多屬於高齡孕婦,早產發生率更高,導致我市早產兒出生比例有所增加。
三朵早產金花三周歲啦
還記得2014年我市出生的三胞胎嗎?
2014年11月,25歲的姜晶經過剖宮產後,順利成為三胞胎媽媽。這也是市婦幼保健院降生的首例三胞胎。由於早產,三個孩子分別只有2000克、1900克和1350克。作為舟山媳婦,姜晶在本地孕檢時醫生就告之其懷的是三胞胎。
11月7日,懷孕快到9個月,姜晶就聽從醫生囑咐,提早住院。14日,醫生給她做B超時發現老二有被擠壓的危險,此時姜晶已懷孕滿9個月了,醫生遂決定對其剖腹產。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如今這三朵金花已滿三周歲了,身體發育情況都還不錯。
27周的「巴掌嬰兒」
2016年7月,市婦幼保健院迎來了近幾年來最小的早產兒諾諾。
諾諾的父母均是外來務工人員,結婚11年沒生育。2015年10月22日,已38歲的諾諾媽媽成功實行了「胚胎植入術」,但僅6個多月,諾諾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待不住了。
2016年4月19日,胎齡僅有6個多月的諾諾降生了。由於胎齡小,剛出生的諾諾生命體徵微弱,腦袋只有鵝蛋大小,手臂不及成人手指粗,全身青紫,沒有呼吸。而諾諾的體重僅1公斤,相當於成人1個巴掌大小。經過一系列的救治,兩個月後,諾諾終於轉危為安了。如今,諾諾在追蹤指導下健康生長。
去年有400多個孩子早產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母嬰健康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關注早產兒健康更是作為關愛母嬰健康計劃的一部分。據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副主任俞曉燕介紹,我市的早產兒發生率逐年遞增。數據顯示,去年我市共出生400多個早產兒,今年1至11月22日已出生早產兒394個,早產率皆為5%,略高於前兩年。其中,今年僅在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的早產兒就有280多個,早產率達到7.4%。
俞曉燕表示,「二孩」以來,早產兒在該院每年以2%的速率遞增。「早產兒是新生兒中的特殊群體,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著他們一出生就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如果不能做好早產後相關問題的預防、保健等工作,在新生兒期,嬰幼兒期、甚至學齡前期尤其是在3個月、5歲這兩個關鍵節點上的評估幹預,早產兒的智力缺陷率、致殘率、腦癱率會大幅度提高,這將對家庭和整個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關愛早產兒,建立新模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來,市婦幼保健院建議了「早產兒健康管理」,以專業服務、專業授課、專業指導為宗旨,通過相關專家門診、公益活動及義診、家長學校專題授課、建立了「早產之家」等。開展一系列活動針對早產兒這個特殊群體,在孩子成長的每個時期、每個關鍵節點提供專業服務和專業指導,促進早產兒健康體力、智力、心理發展。
關愛早產兒項目自成立以來,該院新生兒科建立了相關的微信群,並多次開辦大型公益活動,有近200個早產兒得到了有效的指導和護理。經體檢,目前孩子們發育良好,很多高危早產兒得到及時就治及康復跟蹤、進行早期營養指導、高危病情觀察、神經系統發育及訓練、兒童心理輔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