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落幕季,高考完了,距離高考填報志願還遠嗎?作為一名農業領域我會種的服務人員,腦海裡想著應該不會有人填農學專業了吧,畢竟見識了這個行業太多的苦和累。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吐槽網際網路行業996,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如果你要是一名農業從業人員,那就不是996了,是007,每天24小時待命,全年無休,付出汗水和體力不說,一年要擔心的事太多了!在南方怕颱風,在北怕冰雹;春怕倒春寒;夏呢,既怕暴雨傾盆,也怕遭遇乾旱;秋怕寒露風;冬怕凍霜;最怕的是好不容易碰個風調雨順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到頭來價格下跌或者無人問津,沒有收入,賠個底朝天。我會種上的種友經常吐槽搞農業種植,操不夠的心,沒有最擔心,只有更擔心!
如此勞心勞力的行業,我想應該沒有人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報考的。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正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報考,農學專業的好學校招生分數相比同水平的學校要低。
就拿農學專業數一數二的中國農業大學來說,其歷史起自於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坐落北京,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它近三年在廣州理科每年的平均招生分數都不超過600分,最低的招生分數線是562分;而與它同水平層次,同屬「985」、「211」工程的北京師範大學近三年在廣州理科招生的最低分數線就已超過600十多分了,更不用比較其他大熱的綜合類的北京985名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如此看來,無論是北京這個地段還是學校排名,在分數有限的情況下,農學類的好學校不失為一個性價比高的選擇。中國是農業大國,現在國家也大力振興鄉村,急需農業科學研究人才,各大高校如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山大學等也紛紛設立農學院來滿足國家發展的迫切需求。
不過,雖然形勢一片利好,但是據中國農業大學官方就業統計表顯示,2018年的中國農業大學5144位畢業生(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以及博士畢業生)中,僅有400餘人畢業後直接從事農林牧漁業,僅佔總數的7.8%。縱觀往年,2017年農大沒有標註具體的數據,2016年中國農大的畢業生有近500位畢業生選擇農林牧漁業進行就業;而2015年中國農大當屆選擇同一領域的畢業生則逼近700人。可以看到從事農林牧漁業等農業工作的畢業生,正在逐年減少。對於這個現象,究其原因,有人說是收入太低造成的。畢竟據農業部統計調查2018年我國農人人均收入才14600多元,跟2017年相比增加了1000元以上,但是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相比較,農民收入水平確實整體偏低。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大學官網就業報告
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在農林牧漁業方面的最高學府,學校在農業專業方面的課程設置比重極大。先不說花費四年甚至十年的時光和錢財去學一個以後很有可能不會從事的專業,只是基於升學或者興趣,以自己的體驗和看法出發,如果家裡有小孩要填報農學專業,你會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