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文獻整理的經驗與困惑

2021-02-19 學術帝

       2017 年4月15-16日,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在之江校區小禮堂成功舉辦了「集部文獻整理之經驗與問題」工作坊,就集部文獻整理的經驗與困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機構的二十餘位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會議共收到論文25篇,分別從文獻流傳、版本、校勘、注釋、考證、箋疏以及古籍整理的學術體例與學術規範等角度展開討論。

       陳尚君、張高評、劉真倫、胡可先等長期從事古籍整理的前輩學者多就集部文獻整理的現狀和意義、注釋和校勘的體例和原則展開論證,學風徵實,不做空談;同時又不乏視野開闊的宏觀思辨。

      年輕一輩的學者們也就集部文獻整理中碰到的困惑,如寫本與刻本間異文的處理、疑難字詞的考證及注音的形式、詩詞本事的考證及其邊界、集部文獻整理中的偽校、偽注、偽典等發表了各自的意見,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議日程

第一階段  4月15日

9:00-10:00    開幕式

主持人:劉真倫教授

發言人

朱天飈  浙江大學高研院常務副院長

陳尚君  復旦大學教授

高克勤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

張廷銀  國家圖書館《文獻》雜誌社編審

胡可先  浙江大學教授

劉寧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真倫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發言

10:15-11:45  主題發言

陳尚君:許渾烏絲欄詩真跡與傳世許集宋元刊本關係比較分析 

評議人:傅剛

張高評:詩文總集整理之思與行──以《全宋詩》《全宋文》《宋詩話全編》為例  

評議人:陳尚君

傅剛:由《類要》論《玉臺新詠》原貌 

評議人:張高評

王基倫:《昌黎先生集》校勘舉隅:從朱熹「文理說」談起     

評議人:劉真倫

劉真倫:關於《韓愈集》整理學術體例的幾點思考              

評議人:王基倫

14:00-15:30  主題發言

盧盛江:《文鏡秘府論》整理的幾點體會   

評議人:查屏球

胡可先:歐陽修詞箋注例說                                  

評議人:盧盛江

陶然:關於詞集校勘的幾點思考

評議人:胡可先

周明初:《全清詞》誤收之明代女性詞人舉隅 

評議人:陶然

張廷銀:由王振聲詩文及書信看普通文人的普通寫作           

評議人:高克勤

15:45-17:30  主題發言

高克勤:集部文獻整理的典範——《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編輯出版回顧       

評議人:張燕嬰

周相錄:集部文獻整理的亂象——以《新編元稹集》為例        

評議人:劉成國

查屏球:由日藏漢文獻看《白氏文集》成書過程       

評議人:周明初

李成晴:中古別集篇序、附載義例考——以《文選》李善注引「文帝集序」為問題生發

評議人:羅寧

劉明:譾論漢魏六朝別集的版本調查與整理

評議人:李成晴

浙江大學出版社王榮鑫發言

4月16日上午  主題發言

9:00-10:30

羅寧:偽書、偽注、偽典——《錦帶書十二月啟》和《錦帶補註》考論

 評議人:劉明

張燕嬰:丁日昌致翁同龢信札考釋 

評議人:李劍亮

李劍亮:民國詞學文獻整理與詞學編年史編撰  

評議人:鹹曉婷

鹹曉婷:唐詩詩題異名及其成因探析

評議人:郜同麟

葉曄:《暴公子》本事考證及其邊界問題 

評議人:張廷銀 

10:45-12:00  主題發言

劉成國:機遇、挑戰與回應——資料庫時代古典文學研究中的考證

評議人:劉寧

劉寧:對詩文集注釋的幾點思考

評議人:周相錄

孟國棟:書畫文獻與明清別集的校理——以《傅山詩文集》的整理為例

評議人:葉曄

郜同麟:漢代文賦校釋拾零                     

評議人:孟國棟

相關焦點

  • 新書|李成晴《集部文獻叢考》
    《叢考》中所收文章,有對杜詩注本的考辨,有從《大明一統志》等大型文獻中搜集唐軼詩,有對《宋文鑑》等總集的調查,也有對宋元明清幾代若干別集及其作者的研究,涉及面不可謂不廣。唯一可將以上這些工作歸到一起並用同一題目加於其上的,就是它們都涉及集部文獻。與這些具體調查有關,作者對集部文獻的一些總體性思考,則見於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唐代別集義例考論》。
  • 回眸與展望:民國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書名:回眸與展望:民國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編著者:蔡迎春莊雷 主編 定價:¥58.00 研究領域:資源建設和績效評估、資源組織及文獻整理等。發表CSSCI論文40餘篇,主編及參編著作5部。主持或參與完成教育部基金和國家圖書館民保中心項目等,目前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上師大校級應用文科振興項目等。
  • 《回眸與展望:民國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侯 嫻// 286 不應被忽視的重要民國文獻——《南僑正論集》 金麗芬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就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工作、民國文獻原生性保護、民國文獻出版與數位化整理以及民國史研究、民國文學文獻、地方文獻等專題文獻整理作大會主題報告。來自圖書館、檔案館、出版社等相關領域的業界同行對圖書館、檔案館民國文獻館藏的整理開發與利用、民國文獻數位化建設、民國文獻編目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 關於杜甫文獻整理的相關問題
    四部典籍中,別集流傳不易,其注本也容易散佚。相比較而言,總集、選集、叢書、類書等往往成為古代典籍保存的重要載體。流傳至今的宋元杜集刻本及各類集注本有二十餘種,是非常珍貴的文獻資料,值得重視。如何整理這些珍貴典籍,如何在整理中體現時代特色,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縱觀中國學術發展史,整理典籍文獻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單純的字詞注釋和文意疏通。
  • 石刻文獻整理方法芻議
    原標題:石刻文獻整理方法芻議   【研究心得】   石刻文獻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歷代學人對之進行搜集整理,用力頗多,僅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相關著作就有百種之多。筆者曾經參與200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子課題「廣西石刻文獻總集整理」和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桂林石刻總集輯校」,目前這兩個項目都已結項並出版。回首這幾年整理石刻文獻的艱辛歷程,覺得有必要將我們的經驗教訓陳述出來供學界參考,同時也希望近幾年及以後立項的石刻文獻整理國家課題能更上一層樓,做出更大的成績。
  • 張弦生:河南文獻整理史的集大成之作
    他後來脫離科研崗位,改做出版,我起初頗感一些遺憾,認為對他的文獻整理研究是個大損失。其實他對編輯出版工作也是頗有經驗的。在河南省社科院時,他就已經主編《跨世紀》雜誌,把這份「男人的刊物」辦得風行全國,好評如潮。他對網際網路、數位化熟悉得很早,在出版行業大多數人還處在懵懂之中時,就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了。
  • 怎樣做好文獻整理和總結?
    相信每一位小夥伴在做科研的時候都會閱讀大量的文獻,但是在閱讀之後遇到問題時會不會時常有「我看過類似的文獻,這個可以用到,但是現在找不到了」這樣的困惑呢
  • 百年來吐魯番文獻整理與研究
    吐魯番出土了寫有「元康六年(296)三月十八日寫已」題記的《諸佛要集經》,吐魯番盆地所出文獻以十六國至唐前期為大宗,而敦煌文獻以唐五代居多,吐魯番文獻與敦煌文獻恰好在時代上形成互補。  三是文獻種類更多。
  • 歷史是如何寫成的④|文獻整理的經驗與反思
    修訂需要以對相關史書的版本學、目錄學、史學史研究為基礎,而在文獻整理工作中獲得的一手經驗,也促使學者反思如何理解、對待史書文本,形成研究思路與視角的更新。報告人通過校勘實例,舉出涉及的他校唐宋文獻,如《太平御覽》引唐書、《唐會要》、《冊府元龜》、P.3590《故陳子昂集》、《文苑英華》、《唐大詔令集》、《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大典》文字皆與之一致或接近。上述判斷的另一面折射出對《舊唐書》版本流傳變化的認識。
  • 劉躍進:關於杜甫文獻系統整理的幾點思考
    而我們現在古籍文獻整理的總量,不知超出《四庫全書》多少倍。很多長期以來鮮有問津的稀見資料,多已影印出版,一些重要典籍也都有了系統的整理校點,乃至詳註。我們應該慶幸生逢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閱讀古籍文獻已不是難題。但如何整理文獻,可能還存在著若干值得探討的問題。客觀地說,我們的古籍文獻整理工作,很多還是粗放式的,遠遠談不上深度精細的整理。古籍文獻整理工作與時代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
  • 我整理了三百多篇論文,得出了寫文獻綜述的這些經驗
    俗話說,「看豬跑不如吃豬肉」,當然這不是一句俗話,但是文獻綜述這種東西,即使我看過一些不同的經驗貼,到自己真正去下筆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不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上學期有一門課,老師專門提出期末作業是每人一篇文獻綜述,題材自選,於是從這門課程開設一半的時候,我就開始著手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總結出了一些小技巧和小問題。
  • 日本漢學文獻《年號之部》出版:日本的年號如何選定?
    5月30日,為了慶祝《日本漢學珍稀文獻集成》第一種《年號之部》在中國出版,該叢書的出版紀念暨座談會於上海師範大學徐匯校區新文科大樓舉行。《年號之部》書影水上雅晴、石立善主編的《日本漢學珍稀文獻集成》是一套日本漢學大型叢書,收錄古代、中世至近代的珍貴而稀見的漢學原始文獻。率先出版的《年號之部》共五冊,5000頁,收錄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歷史年號珍稀文獻九部的寫本,均為史上首次公開。
  • 「重慶圖書館藏傅增湘捐贈文獻整理研討會」在渝舉辦
    第三,這批藏書目前已發現不少古籍,例如《資治通鑑》及《老圃集》二卷、《金氏文集》二卷、《縉雲集》四卷附錄一卷等十多部宋元抄校本,一部明刻本「天祿琳琅」《昌黎先生集》,以及30多部傅氏精抄本;不下百部的傅增湘朱墨批註和題跋本等。   會上,重慶圖書館特藏文獻中心主任袁佳紅就重慶圖書館藏傅增湘文獻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回顧傅增湘先生這批藏書輾轉波折最終回歸重慶圖書館的歷史。
  • 學術分享怦然心動的文獻整理法
    你善於做文獻分類整理嗎?最簡潔、實用的文獻整理法,和小編一起做學術界的近藤麻理惠吧!
  • 論文文獻整理的方法
    許多作家認為把有關序言的所有文獻一次性羅列起來是文獻整理,但如果把所有相關文獻都羅列出來,就會成為論文的篇幅、以先兵為主的論文結構,但是文獻的羅列過多,本文就會成為版面文章。最後發現本文想要繼續寫,篇幅越長越不深入,整理這些文獻的方法最不可取,正確的文獻整理方法是:第一,要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獻,也就是在權威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或者權威性的論著,該篇論文應該要代表學術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不能把不列入這一類級別的刊物文章都羅列出來。寫畢業論文的目的是什麼?
  • 省圖書館特藏部和地方文獻研究室:只為留住福建文脈
    福州新聞網12月21日訊(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顧偉)在福建省圖書館的眾多部門中,特藏部和地方文獻研究室與普通讀者直接打交道的機會不多,它們屬於圖書館的「別動隊」,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儘可能留住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福建文脈。改革開放前,省圖在古籍存藏、研究整理、修復及人才等方面做了一些基礎性的工作。
  • 座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整理出版
    此次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收入「旅順博物館收藏新疆出土文獻」的漢文部分,共計26000多片,幾乎全部為大小不一的紙質殘片。內容以佛教經典(包括佛經、註疏)為主,還有道教文獻、傳統四部典籍、官私文書、寺院禮儀及民間佔卜文書,時間跨度上至西晉,下至元朝,幾乎構成了公元3世紀至13世紀整個寫本時代和早期印本時代的中國漢文文獻的面貌。
  • 贈書福利 | 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科研大牛經驗分享
    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我們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用提閱讀外國文獻了。但是閱讀外國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二、如何對下載的文獻進行分類整理?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結盟運動文獻資料的整理、翻譯與研究...
    8月11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結盟運動文獻資料的整理、翻譯與研究(1961-2021)"開題報告會在湖北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了開題報告會。
  • 【方志論文】整理方志典籍 挖掘歷史文獻
    整理方志典籍  挖掘歷史文獻——摭談涉縣舊志整理李小虎提要:舊志中蘊藏著各地歷史、地理、物產資源、風土人情、自然災害等各方面豐富的資料。明代至民國,涉縣曾經十次修志,流傳下來的只有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