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4月15-16日,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在之江校區小禮堂成功舉辦了「集部文獻整理之經驗與問題」工作坊,就集部文獻整理的經驗與困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機構的二十餘位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會議共收到論文25篇,分別從文獻流傳、版本、校勘、注釋、考證、箋疏以及古籍整理的學術體例與學術規範等角度展開討論。
陳尚君、張高評、劉真倫、胡可先等長期從事古籍整理的前輩學者多就集部文獻整理的現狀和意義、注釋和校勘的體例和原則展開論證,學風徵實,不做空談;同時又不乏視野開闊的宏觀思辨。
年輕一輩的學者們也就集部文獻整理中碰到的困惑,如寫本與刻本間異文的處理、疑難字詞的考證及注音的形式、詩詞本事的考證及其邊界、集部文獻整理中的偽校、偽注、偽典等發表了各自的意見,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議日程
第一階段 4月15日
9:00-10:00 開幕式
主持人:劉真倫教授
發言人
朱天飈 浙江大學高研院常務副院長
陳尚君 復旦大學教授
高克勤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
張廷銀 國家圖書館《文獻》雜誌社編審
胡可先 浙江大學教授
劉寧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真倫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發言
10:15-11:45 主題發言
陳尚君:許渾烏絲欄詩真跡與傳世許集宋元刊本關係比較分析
評議人:傅剛
張高評:詩文總集整理之思與行──以《全宋詩》《全宋文》《宋詩話全編》為例
評議人:陳尚君
傅剛:由《類要》論《玉臺新詠》原貌
評議人:張高評
王基倫:《昌黎先生集》校勘舉隅:從朱熹「文理說」談起
評議人:劉真倫
劉真倫:關於《韓愈集》整理學術體例的幾點思考
評議人:王基倫
14:00-15:30 主題發言
盧盛江:《文鏡秘府論》整理的幾點體會
評議人:查屏球
胡可先:歐陽修詞箋注例說
評議人:盧盛江
陶然:關於詞集校勘的幾點思考
評議人:胡可先
周明初:《全清詞》誤收之明代女性詞人舉隅
評議人:陶然
張廷銀:由王振聲詩文及書信看普通文人的普通寫作
評議人:高克勤
15:45-17:30 主題發言
高克勤:集部文獻整理的典範——《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編輯出版回顧
評議人:張燕嬰
周相錄:集部文獻整理的亂象——以《新編元稹集》為例
評議人:劉成國
查屏球:由日藏漢文獻看《白氏文集》成書過程
評議人:周明初
李成晴:中古別集篇序、附載義例考——以《文選》李善注引「文帝集序」為問題生發
評議人:羅寧
劉明:譾論漢魏六朝別集的版本調查與整理
評議人:李成晴
浙江大學出版社王榮鑫發言
4月16日上午 主題發言
9:00-10:30
羅寧:偽書、偽注、偽典——《錦帶書十二月啟》和《錦帶補註》考論
評議人:劉明
張燕嬰:丁日昌致翁同龢信札考釋
評議人:李劍亮
李劍亮:民國詞學文獻整理與詞學編年史編撰
評議人:鹹曉婷
鹹曉婷:唐詩詩題異名及其成因探析
評議人:郜同麟
葉曄:《暴公子》本事考證及其邊界問題
評議人:張廷銀
10:45-12:00 主題發言
劉成國:機遇、挑戰與回應——資料庫時代古典文學研究中的考證
評議人:劉寧
劉寧:對詩文集注釋的幾點思考
評議人:周相錄
孟國棟:書畫文獻與明清別集的校理——以《傅山詩文集》的整理為例
評議人:葉曄
郜同麟:漢代文賦校釋拾零
評議人:孟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