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和壽山石哪種更適合製作印章!

2020-12-23 小玉玉珠寶

印章可以說在古代是文學作家的標配,因為它們一些署名或者是籤名之類的就是用印章摁下去的。青田石和壽山石兩種印章石都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兩者都是因為硬度適中,韌度較高,適合雕刻,所以很多人都會拿它們製作印章,那麼在青田石和壽山石中哪種更適合製作印章呢?接著往下看吧!

市面上青田石的硬度在1.5左右,很少能達到2級,而壽山石的硬度要比青田石的硬度高一些,一般在2~3之間。一般來說製作印章的石材硬度最好是在2~2.5左右,所以從硬度來說要壽山石更適合製作印章

雖然青田石是以青色為基豔主調,壽山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這樣相比壽山石能製作出多種顏色的印章,青田石則不能,但是由於青田石硬度,脆性深受當今雕刻師所愛,所以很多人便會選擇用青田石製作印章。所以從顏色上看也是壽山石更適合製作印章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壽山石相比青田石是更適合製作印章的,青田石適合用來練手製作印章

相關焦點

  • 和田玉比壽山石更適合做印章?看了你就知道
    在古代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王宮貴族還是文人墨客,都會有自己的印章,官印或者玉璽體格一般都比較大,文人用的就便於隨身攜帶,那麼在印章在選材上有什麼特別的嗎?和田玉和壽山石哪個更適合做印章呢?今天夏夏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它們各自的優勢。
  • 拍賣場上那些百萬級別青田石印章鑑賞(下)
    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的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壽山石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燈光凍、魚腦凍、醬油凍、封門青、不景凍、薄荷凍、田墨、田白等。青田石質地溫潤,色彩斑斕、花紋奇特,硬度適中,是中國篆刻藝術應用最早、應用最廣泛的印材之一。
  • 《鑑寶》印章作偽最重要的一點為何體現在材質上?
    由於目前收藏市場上基本以玉石印章為主,所以一般印章的作偽者都專門偽造壽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普通的壽山石,因價值不高即使是真跡也值不了多少錢,所以作偽者很少偽造。而壽山石中的上品田黃和田白,因其價值超過黃金,作偽有利可圖。
  • 印章收藏漸入佳境
    白芙蓉印石  印章,是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產物,古代主要用作身份憑證和行使職權的工具。  壽山石印章(2)  明清兩代的印章藝術是中國篆刻史上最輝煌時期。印章一般有「名章」與「閒章」之分。新中國剛成立時,齊白石老人懷著對毛主席的敬仰之情,用雄渾蒼勁的刀法,分別以陰文和陽文刻出「毛澤東印」兩方印章,託人送至中南海,這便是名章;在書畫作品上,藝術家們蓋過名章後,往往還會加蓋一兩方閒章。如當年國畫大師陳半丁作完畫,總愛加蓋那顆「不值兩文」的閒章,畫與印章彼此襯託,似紅花配綠葉,相映成趣,更增添了幾分飄逸古拙的韻味,這就是閒章的魅力。
  • 教你一些刻制印章的知識,收藏玉石印章之餘,也可以自己動手試試
    印章,雖然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不常見,但是但凡出現就代表了身份和地位,比如企業印章,政府印章…… 可以用於製作印章的材料也是非常豐富的,玉石、金、玻璃等等都是可以的,而對於藏友來說,收藏曆代印章也是他們的一大愛好。
  • 這可能是2018解讀壽山石最科學的文章
    就如今的壽山石市場行情而言,壽山石資源不斷減少,許多種類已經枯竭或者斷礦了,比如荔枝、許多高山系石種;受寮國石的衝擊,質地一般的壽山石市值大大降低;相比而言芙蓉石的儲量還算可觀,但目前新出的政策令開採越來越難。
  • 印章:權力和玉石結合的華章
    發展到今天,融實用性與藝術性為一體的印章,更超越了本身所具備的功能,變成了收藏界的新寵。印章的分類印章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不少,但常見的可以分為玉璽、官印和鈐印三種。印章的材質鑑於印章的重要性,以往製作印章的材質通常會選擇堅固耐用的金、象牙或石材,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便是傳統的「四大印石」。到了明清,隨著翡翠成為皇室和達官貴人喜愛的藏品,連帶著翡翠印章也越來越受藏家青睞,翡翠也漸漸成為製作印章的首選材料。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僑鄉青田開幕
    青田向醫護人員捐贈青田石雕作品《共同抗疫》。 胡丁於 攝中新網麗水12月6日電(見習記者 胡丁於)6日,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下稱石雕文化節)於浙江青田開幕。青田石素有「印石之祖」之美譽,在明清兩代,青田石被廣泛運用於印章製作,受到歷代帝王的喜愛。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5件明清歷史雕作和1000餘枚印紐及一批尚未使用的青田石印。青田聘請首批青田石文化宣傳大使。 胡丁於 攝「故宮和青田有著穿越數百年的不解之緣。」
  • 2018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預告—壽山荔枝凍石印章一套
    壽山石已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梁之一。中國文房四寶——紙筆墨硯之外,印章是文房清玩。古代印章質料以銅為主,金、玉、銀、石次之。鐫石治印,創於漢晉時期,自元代王冕始以石章用於書畫。其後,石章成為篆刻主要用材。
  • 揭秘壽山石高價背後的秘密
    清代朱彝尊在《壽山石歌》中寫:「剖之斑璘具五色,他山之石皆卑凡。」可見, 壽山石之美,非一般凡石能比擬。壽山石之蘊,精深文化,歷史悠久根據專家出土的文物考證,壽山石文化在5000年以前就有了。明末以後,壽山石文化的發展進入了昌盛時代,它逐漸成為了古代帝王君主以及達官顯貴的收藏品和把玩之物。
  • 壽山石印章鈕雕和邊款雕賞識
    由於鈕頭的有限空間;難於展開大篇幅的山水樹木之類題材,但有一種自然形的印章,它的印鈕和印體連接在一起,沒有印臺的間隔。此類印鈕往往因印體的四邊,連接在一起雕刻,也可以稱鈕雕,也可以稱印邊雕。此雕往往用山水樹木類的題材進行薄刻。該技法稱「淺浮雕」和「薄意雕」。山水則以山和巖石為主,樹木則多楊柳和修竹,如一幅國畫,追求意境,深含有詩意。印鈕形式也同樣是多種多樣的。
  • 在清代就已經備受矚目的壽山石,是鎮宅興業之寶物!
    壽山石作為四大國石之一,從古代開始,就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根據歷史記載,在清代壽山石就已經備受矚目了。清代的文人諸多,都非常關注與參與壽山石雕類的藝術活動,而且當時的皇帝,對於壽山石也很重視。壽山石在清代的發展壽山石雕在清代就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因為石質比較細膩溫潤,成為了雕刻印章最好的材質選擇。
  • 寧德發現疑似絕產艾葉綠壽山石
    東南網(微博)寧德4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陳翊群) 近日,一位寧德石友到東南網(微博)寧德站反映,手上發現有幾塊爺爺留下的壽山石,很特別。根據他多年玩壽山石經驗,以及查閱大量壽山石文獻初步判斷,該石頭很可能是艾葉綠壽山石,希望有關專家和權威機構幫忙進一步求證。石友羅先生向記者展示了幾塊其收藏的「寶貝」。
  • 親情中華青田石 瑞福新章西泠印 僑界慶華誕篆刻作品展在中國僑博...
    幾代僑鄉人曾攜青田石闖天下,青田石中飽含無盡的鄉愁和溫暖的中華親情;西泠印社歷史久遠,集聚的金石名家燦若星河,成為中華文化英才的一大淵藪。相信大家能從這次展覽的成功舉辦中受到啟迪,堅持以文為媒、以僑為橋,持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海內外中華兒女更好攜起手來,銘記中華民族之根,築牢中華文化之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團結奮鬥,為促進「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獨特貢獻。
  • 愛「石」成狂!「行家」兩年連偷上百件壽山石藝術品供自己觀賞
    男子王某是個壽山石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在過去的兩年的時間裡,他收藏了100多件壽山石藝術品及原石,一些雕刻品還是出自有名的大師之手,大家是不是覺得這王某相當有錢呢?其實不然,這些藏品他全是偷的。
  • 印章收藏是個技術活,不懂別碰
    收藏明清名家印章成為眾多收藏門類裡最為瀟灑、最引人痴迷,也最令藏家困惑的一件事。要把握明清印章,熟悉流派和名家個人歷史特徵是基礎,熟悉存世印譜和現存實物印章原件材料是煉就一雙鑑印利眼的最重要環節。
  • 常熟展「石之天成」,看壽山石雕刻的文房與雅玩
    壽山石產於福建福州市晉安區壽山村,作為中國四大名石之首,其雕刻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藝術發展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澎湃新聞獲悉,7月24日,「石之天成——壽山石雕刻展」在常熟博物館開幕,展覽分「嶄露頭角」、「東成西就」、「東西合璧」三個部分,共展出壽山石雕刻作品95件/套。
  • 承載人文歷史 印章收藏自古有之
    此外,眾多的印章拍品,尤其是廣東名人冶印成交價驕人——清末廣州著名金石篆刻家項信南的兩枚壽山石印章均分別拍得17250元,其傳人項頌秋的兩枚壽山石印章亦分別拍得9200元。項頌秋解讀:「印章的起源包括有『陶拍』說(陶拍,陶器製作過程中用來拍打泥坯的工具)、『圖騰』說、『信物』說等,這三種『起源說』只是三種意見,為早期印章探求提供了思路。而實實在在的實物佐證,則為安陽發現的殷商三璽。」廣東崇正2018春拍上,清末廣州著名金石篆刻家項信南的壽山石印章拍得17250元。
  • 青田石雕大師楊忠貴:他的收藏是為了更好地傳承青田石雕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走進杭州現代國際大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不同題材的巨型青田石雕作品。而這些作品的收藏者正是被譽為「青田石痴」的楊忠貴。1998年秋,楊忠貴從一條簡短的網絡信息中捕捉到評選國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於是建議青田縣委縣政府發起組織國石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