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沐
圖丨網絡
年末將至,很多人開始準備購置普洱茶,或者剛喜歡上普洱茶。但是普洱茶圈有不少門道,需要你仔細甄別,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一不小心就會吃虧。
今天沈沐總結了16條給普洱茶新手的建議,每一條都淺顯直白,實在好用,教你巧妙繞開與普洱茶打交道時存在的各種坑,看完能夠幫你免去不少學費。
1.尋找兩三位聊得來的茶友,分享飲茶經驗,談論茶圈陷阱,這是快速入門普洱茶的方法之一,畢竟抱團取暖好得過單打獨鬥。
2.不去茶主題模糊不清的茶葉店購茶,如果一家茶葉店售賣的茶葉五花八門,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那麼這種店主一般只是單純賣茶,可能自己也不懂茶,逗留太久學不到什麼東西,還可能被帶進溝裡。
3.不要老想著收藏的老茶能增值,品飲才是第一位,再者你是新手,沒人帶,多半會花錢買教訓。
切勿一來就入手老茶,部分老茶價格動輒成千上萬元一餅,且假貨橫行,沒有經驗積累,多半也會掉進坑裡。
4.不買違反自然規律的茶,如果茶商跟你說有一餅90年代的老茶,但是包裝綿紙潔淨如新、內飛毫無被茶油染色的痕跡,這也是一大坑,因為存了二三十年的茶,不可能看不出歲月的面容,而與新茶相差無幾。
5.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會越陳越香,在原料與製作工藝給力的情況下,還與陳放時間、存儲環境息息相關。如果想多存點茶留著喝,那麼學會如何在家存茶是你的必修課。
6.若你沒有把握選擇哪個牌子、哪個山頭的茶,建議選擇正規經營的大廠、大品牌,這類茶廠生產的茶,有安全與品質保證,而且價格公開透明,是新手入手普洱茶的商家首選。
7.剛入門要學會蹭喝、多看、少買,記住這3點,起碼幫你節省4位數的學費。
8.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開湯圖片,網圖有擺拍、虛假宣傳的嫌疑,人工控光、色素調色……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賣家做不到。因此不建議還未試喝或者還未喝過的新手茶友大量入手網茶,更不要被漂亮的茶湯圖片迷惑了。
9.不買違背普洱茶知識的茶,比如1960年代的熟茶、半發酵普洱生茶等,稍有常識的茶客,一眼便能知道犯了常識性錯誤,更是不能買了。
10. 不要盲目崇拜大廠或大品牌,也不要無視一切小廠小品牌,大廠出產的不一定都是精品,小廠生產的也不一定都是低端貨,只不過是比例問題而已。
11.從低價位的普洱茶開始喝起,不要一來就追求名山名寨、陳年老茶。從低到高,不僅能讓你喝到每個價位茶的不同品質,還能讓你慢慢積累喝茶經驗,避免被高價茶牽著走。
12.茶葉品質是根本,不要被花裡胡哨的高檔包裝與精心包裝的產品故事蒙蔽了,與中看不中吃的中秋月餅包裝一個道理。
13.沒有老司機帶路,不要單獨到茶城買茶。茶葉店老闆多半會先拿便宜、低檔的茶試探你懂不懂茶,要是看你不懂,便會把低檔茶忽悠你說是高檔茶,以高價賣給你;若看你懂一點茶,才會拿好貨給你試喝,不過也依舊套路滿滿,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去茶城買茶無異於去潘家園淘到真貨古董,雖然有,但機率小。
14.拒絕「野生」、「百年」、「古樹」、「珍藏」字眼的誘惑,多印點字,不會提高廠家的印刷成本,但你要是信了,你的學習成本就蹭蹭蹭往上走了。
15.不要被低價普洱茶蒙蔽,現在網上時常有「9.9元老班章包郵」「90年代熟普僅需88元」的產品出售,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個價位的普洱茶,實在不敢細想由什麼原料製成,有的是垃圾茶翻新、有的是小葉種原料、有的是臺地茶冒充古樹茶……這些低端門道,也只能割一割新手這一波韭菜了,明眼人一下子就知道其中貓膩了。
16.新手需要有資深茶人的引導,沈沐當年入門普洱茶,便拜師了一位圈內頗有名望的品茶師,正是在他的指導下,我明白了哪些茶品質好、哪個品牌、年份的茶值得收藏。除此之外,我還弄懂了普洱茶的供應鏈運作邏輯、價格制定標準、行業動態等等一系列有關普洱茶的知識。
虛心一點、機敏一點,能快速進步。如果有茶友想交流學習,也歡迎聯繫沈沐。
我是沈沐,資深茶人,專注普洱老茶,想獲取更多茶資訊或交流學習,歡迎關注/聯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