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鬥酒詩百篇 杜甫得酒詩自成 人生得意須盡歡

2020-12-20 艾多美大雁

中國是酒的故鄉,酒和酒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人文生活、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農業生產、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著巨大影響和作用。

文人多嗜酒。酒能激發靈感,活躍形象思維;酒後吟詩作文,每有佳句華章。飲酒本身,也往往成為創作素材。一部中國文學史,幾乎頁頁都散發出酒香。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有扃牖,八荒為庭衢。""幕天席地,縱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嶽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李白和杜甫,中國文人的傑出代表,都終生嗜酒。李白自稱"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業嗜酒",諡之為"酒豪"。"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醉裡從為客,詩成覺有神。"(杜甫《獨酌成詩》)"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蘇軾《和陶淵明〈飲酒〉》)"一杯未盡詩已成,湧詩向天天亦驚。"(楊萬裡《重九後二月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南宋政治詩人張元年說:"雨後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得自由身。"酒醉而成傳世詩作,這樣的例子在中國詩史中俯拾皆是。

中國幾千年的酒文化.文人飲酒特別講究那個飲的過程,特別講究飲酒過程中的那套繁文縟節。於是,便要制定頗為嚴刻的觴政,便要舞弄花樣百出的酒令。那酒令,可不是好玩的,是對人的聰明才情、知識水平、文學修養和應變能力的嚴峻考驗;沒有滿腹詩書和機敏睿智,是要臨場出醜的。文人們硬是把這一套玩出美妙的極至,硬是把經史百家、詩文詞曲、歌謠諺語、典故對聯等等文化內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於是,酒宴始終,便充溢著濃濃的而又綿綿的書卷氣和文化味。觥籌交錯中,不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古代文人宴飲時的逸雅情趣,我們是不能親眼見識了,只能從《紅樓夢》、《鏡花緣》等小說和記載酒令的書籍中窺知若干。由於文人的參與,飲酒才飲出了檔次,飲出了境界,飲出了無限風光。酒文化中的精彩部分,實在是文人創造的。"五四"以後的現代文人,也常相聚宴飲,連魯迅先生也多次參加,《魯迅日記》中常有記載。他那首詩《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成為名聯),就是在鬱達夫做東的宴席上做成的。鬱達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興做出許多好詩文。新文人雅集,樽俎之間仍然充滿文化味,談詩話文,即席吟詠,仍是一大主題。豐子愷就曾寫道:"世間最好是酒餚,莫如詩句。"五四運動,狂飆突起,滌蕩了舊世界,但千古傳下的酒文化仍然一脈相承。創造新文化的新文人,一端起酒杯,仍似他們的先輩。

關於酒文化的段子.更是層出不窮,「煙搭橋,酒交友」「屁股一抬,喝了再來」「斟酒時斜風細雨,勸酒時甜言蜜語,喝酒時豪言壯語,喝多了胡言亂語,到最後傾盆大雨」「想醉,把酒留在胃;怕醉,白水往裡兌;真醉,敢喝敵敵畏;爛醉,桌子底下睡;裝醉,忘了給小費」「人在江湖走,不能離了酒;人在江湖飄,那能不喝高」……更有甚者,還總結出不一樣身份的人的酒量,「喝酒像喝湯,上班在工商!喝酒像喝水,肯定在建委!喝酒不用勸,多半在法院!……白酒啤酒加紅酒,肯定是個一把手!喝酒啥子都不怕,領導必定在人大!……」在酒桌之上,勸酒的文化更是了得,「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倒杯酒,領導不喝嫌我醜」(女性)「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這樣的酒文化,在國人眼裡司空見慣,而在外國人眼裡恐怕是望塵莫及,不得不佩服中國這個禮貌古國的「久久領銜」(酒酒領先)

小酒怡情,大酒傷肝,酗酒肝毀人亡.飲酒要謹慎喝酒雖好好處不少,但是過量,也會對我們身體帶來很大影響。酒精是胃吸收,解毒是肝臟,人體所有的解毒任務都是肝臟來完成的! 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對人體各個器官系統均有損害,尤其對肝、腦損害最大。對肝,可引起脂肪肝、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

相關焦點

  • 李白鬥酒詩百篇,鬥酒十千,穿越唐朝你喝得起詩仙的酒嗎
    今天聽人講到李白的酒要多少錢,偶然來了興趣。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而提到李白就不得不說一說酒。畢竟李白不僅愛喝酒,他的酒詩也是一絕。▲鬥酒詩百篇酒詩《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當然還有王維寫「新豐美酒鬥十千」,權德與的「十千鬥酒不知貴」,陸龜蒙的「若得奉君歡,十千沽一鬥。」所以唐朝大詩人普遍接受的酒價是:鬥酒十千。唐朝的時候1鬥=10升,又有「大鬥」和「小鬥」之分。
  • 【將進酒】詩仙李白的詩與酒
    李白的一生,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酒是他創造的靈感,賦予他詩中的仙氣,酒也是他的靈魂慰藉,在失意時一銷千愁。「酒仙」是眾人給他的稱謂,他的飲酒詩篇便將其個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將進酒》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作。
  • 嗜酒的李白鬥酒詩百篇,廣為流傳,但實際上古代一鬥酒少得可憐
    人們心中的李白除了文採飛揚外,嗜酒如命,也是對他最好的形容,然而李白豪飲的美名,在民間廣為流傳,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勞還要歸功於杜甫的傳播,作為李白的小迷弟,杜甫寫過大量的詩來讚美李白,其中就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寥寥幾句將李白活脫脫描寫成一個好飲狂客
  • 「李白鬥酒詩百篇」中的「鬥酒」到底有多少酒?
    文人雅士愛酒、飲酒、寫酒,把酒與生活聯繫在一起確實很常見,這在古代文人中尤其明顯。三國時曹操吟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晉代的劉伶在酒德頌中寫道:「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鬥解醒。」陶淵明的詩則幾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題目寫詩。
  • 杜甫說「李白鬥酒」,李白說「美酒鬥十千」,李白喝酒要花多少錢
    在李白四十二歲的時候,唐玄宗欽佩李白的才華,將李白留在自己的左右,給自己寫詩文取樂,那段時間,李白做的詩大多是《宮中行樂詞》和《清平調》等宮廷詩。李白四十五歲遇見了三十四歲的杜甫,早已名揚天下的李白,風華正茂的杜甫,兩人並沒有因為年紀的差距而產生隔閡,而且還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短短的幾日,杜甫了解了李白嗜酒如命的性格,隨機做了一首詩——《飲中八仙樂》,其中寫道「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李白鬥酒詩百篇,一鬥30斤,看似酒量很大,但喝不過現代人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飲中八仙歌》的一段,描寫了李白很喜歡喝酒,喝酒喝得皇上喊他都不理,一般人哪有這膽子,就算有這膽子,也沒皇上給的這種特殊待遇。為什麼別人沒有這種特殊待遇,就李白有?是因為李白特別有才。不過這是多有才,皇上才能原諒李白的「大不敬」之罪?杜甫詩中說了,李白喝完一鬥酒能寫100首詩!
  • 李白最「狂」的10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的詩飄逸瀟灑,恣意汪洋,奔放不羈。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1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唐·李白《將進酒》得意時就該盡情享樂,別等到金樽只能空對著明月。人生苦短,世事無常。
  • 為了勸朋友來喝酒白居易也是拼了,寫下首趣詩,其中14字千古名句
    所以才有了杜甫筆下的「李白鬥酒詩百篇」,也有了蘇軾筆下的「詩酒趁年華」,更有李白筆下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等。既然「詩酒」不分家,那自然免不了邀酒詩詞,在我看來勸酒中最著名的詩句當屬白居易的那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從中不難看出白居易也是位「酒家」。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5首飲酒詩詞送給你,人生當及時行樂!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傾盡江海中,贈飲天下人。在古代,酒文化很早就流行,聚會更是無酒不歡。而詩人們也是離不開酒,最典型的莫過於李白了。李白鬥酒詩百篇,自稱臣是酒中仙。白居易在下雪之際問友人: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知那綠蟻新醅酒是何等滋味?蘇軾也是酒的愛好者,酒過三巡,問瓊樓玉宇,道詩酒趁年華。
  • 李白鬥酒詩百篇!詩詞中的中國酒文化,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酒文化,古詩詞浸透了酒文化的精華,也是人生一種狀態和高雅。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可謂是婦孺皆知。
  • 正念詩詞欣賞: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的詩詞做到了,特別是他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讓自己瀟灑的面對不良的事件或情緒,值得我們學習!只有真正關注自我需求的人,才能真正找回最真實、最放鬆的自我!《將進酒》唐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李白和杜甫開玩笑的詩歌,李白:你寫得慢!杜甫:你寫得快!
    我們今天聊的李白和杜甫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盛唐時期的頂級詩人,合稱「李杜」。雖然李白和杜甫接觸的時間不如元稹和白居易在一起的時間多,但是這一對CP他們的名號比元白還要響得多,所以李杜相互寫的詩歌也總能引起廣大詩歌愛好者的好奇。
  •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中國酒文化與詩詞不分家!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飲酒作詩是李白人生的兩大樂趣。而身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著大量的名篇佳作,詩的藝術成就極高。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謂是飲酒中的業界標杆。他不僅能喝,也能寫,無數後人晚輩以他為榜樣。北宋大文豪蘇軾蘇東坡,也喜歡飲酒,也喜歡寫作。他那首婦孺皆知的《水調歌頭》第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是寫引用了詩仙的《把酒問月》。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的詩中有這樣的一首名篇:《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第二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句詩,感嘆人生的短暫和悲苦,但是又不能直接說,這句詩把人的一生的過程全部都表達出來了,原本就很短暫的生命,用詩句去描繪,就更加的短暫了。
  • 《慶餘年》範閒「鬥酒詩百篇」,那些詩,你還能背出幾首?
    最近,在熱播劇《慶餘年》中,一段主人公範閒「鬥酒詩百篇」的劇情爆紅網絡。作為現代人的範閒,來到劇中所在的世界,吟詠著歷代文壇璀璨群星的錦繡詩篇,向劇中人以及觀眾展示了一個千古風流、文採耀目的文學世界。那些千古傳誦的經典之作,我們很多人何嘗不是從小到大詠之、背之、品之、思之?
  • 詩酒成仙:李白月下獨酌,一首詩道出愛酒的最高境界
    提起詩歌大家就會聯想到盛唐,提到盛唐大家想到的會是李白,他一生放浪形骸,「詩」、「劍」、「酒」是他的三絕,往往酒入愁腸,三分化為劍氣,七分釀成月亮,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就連最終的歸宿都是那麼天真浪漫,水中撈月成了他的終點,讓人感嘆!
  • 「每日詩詞」將進酒,範閒醉酒鬥詩百首,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李白)創作背景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李白的酒李白的詩
    甲:                    詩情酒性話李白        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飲酒是很有名的。小時候聽大人們擺龍門陣,神色飛舞地說「酒仙」李白「喝醉酒寫的草書嚇退了蠻夷」,「李白一頓酒就喝一鬥,吟詩一百篇」,「李白醉酒敢睡在皇帝娘娘楊貴妃床上,讓高力士脫靴子」等,活靈活現。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李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長大後,看了不少關於李白的書,會背了他的近百首詩,記住了他的許多關於飲酒的詩句。像《將進酒》、《金陵酒肆留別》、《把酒問月》、《月下獨酌》等。
  • 李白的一首詩道盡豪邁,人生不如意又何妨!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李白志向非常大,他的人生目標是當宰相。然而人生不得志,他並沒有得到機會。李白擁有巨大的期待想要實現人生目標,然而現實卻給他了巨大的失落。李白的這首《將進酒》把他對自己的失望,與對前途的希望,全部糾結在一起。一會充滿了失望,一會充滿了希望。
  • 李白這首最出名的勸酒詩無人不知,其實寫的就是整個喝大酒的過程
    下面僅舉一例來說明:最出名的勸酒詩,莫過於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