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詩詞歌賦匯
今天筆者家這下雨了,給本是寒涼的冬天又增了幾分寒意,還好屋裡有暖氣,到不覺得冷,靜下心來,在茫茫詩詞海洋裡搜尋半天,挑出10首寫雨的詩詞,大家一起來品讀一下吧,如果喜歡,抓緊收藏吧!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是一首送別詩,描寫詩人與友人依依惜別的場景。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一首懷人詩,詩人在巴山突遇夜雨,甚是想念遠在家鄉的妻子,於是有感而作。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描寫了蘇軾借寫友人遇雨的惶恐,反襯自己的淡然處之,所表現的是一種泰然處之,吟詠自若,曠達超脫的胸襟。
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267年,元滅南宋。宋元之際的詞人,經歷了這一滄桑變故,其國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來。蔣捷用詞作來抒發黍離之悲、銅駝荊棘之感,表現悲歡離合的個人遭遇。
春日
宋代: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雨後初晴,陽光好像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後,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惹人憐愛。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這首詞寫盡後主李煜降宋後生活實況和囚居心境。
梅雨
唐代: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此詩描寫蜀中四月的情景,壯美與纖麗互見,宏觀與微觀俱陳。細雨迷濛,雲霧難開,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壯闊。
詠雨
唐代:李世民
罩雲飄遠岫,噴雨泛長河。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巖阿。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
遠處的山巒籠罩著一片烏雲,大雨傾盆而下,河水上漲。烏雲低飛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風吹雨斜撒滿了山的曲折處。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結在樹葉上;大雨在如鏡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陣陣漣漪。柳絲在雨氣中一片迷濛,連綿的大雨如簾,風吹雨絲在空中織起了一片片羅幕。
感謝大家的閱讀!
如有補充,評論區留言走一波;
您的支持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別忘記關注、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