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個環保袋塞進玻璃缸、用叉子攪動片刻、待環保袋變成白色的液體後還喝上兩口, 「喝起來有點甜,加工過程有爆米花香」 品嘗者描述這種環保袋的味道。
這是一種新型環保水溶袋,看起來與普通塑膠袋一模一樣。不同的是,其主要原料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生物降解材料,對人體無害,其餘添加材料也全為食品級。近日,這種袋子以環保的特點成為了「網紅」,還有望解決全世界的「白色汙染」問題。
而研發這種水溶袋原材料的,是一家來自清遠的企業---廣東聚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廣東聚益新材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水溶性購物袋溶於水中。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遇水即溶還可「設定」溫度
在聚石化學的辦公室,聚益新材總經理李玲玉,給記者演示了一個實驗:將聚乙烯醇環保袋放進裝了水玻璃缸中,環保袋立即像紙巾那樣軟化;攪動幾次後,塑膠袋開始溶解,清水也開始變白;約5分鐘後,塑膠袋已經基本溶解完畢,只剩下半缸乳白色的水以及小部分殘渣。
75攝氏度水可溶解的「聚乙烯醇水溶袋」
「『遇水即溶』是這種聚乙烯醇環保袋的最大特點。」李玲玉說,根據研究顯示,一個普通塑膠袋需要400年才能降解,而一個聚乙烯醇水溶袋降解只需5分鐘。
那麼,什麼是聚乙烯醇呢?據介紹,聚乙烯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來源於碳酸鈣、天然氣或石油,是一種用途相當廣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這種材料是比較安全的,我們平時用的面膜等化妝品,其中也會應用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水溶性原材料吹膜。
值得一提的是,聚乙烯醇還可以設計不同水溶溫度的產品。「從常溫25攝氏度左右,到75攝氏度,到超過90攝氏度的都有。短時間裝一些含水的物品時,可以使用遇熱水溶解的產品。」
對於市民普遍關注的價格問題,李玲玉坦言,由於不是普通的塑料,這種新材料的製造成本相對較高,以聚益新材生產的聚乙烯醇水溶袋為例,原材料的成本基本是普通塑料成本的兩倍,袋子的成本差不多在普通袋子的2-3倍左右。
3年投入千萬研發新材料
資料顯示,聚石化學於2007年由廣州石磐石阻燃材料有限公司整體搬遷到清遠高新區, 研發和生產聚烯烴材料、工程塑料、彈性體材料等塑料產品,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業務。
2015年,公司得知華南理工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研發水溶性材料,並且有了很大的進展,雙方決定合作。2016年6月,聚石化學與華南理工大學的專家正式成立了廣東聚益新材有限公司,並通過華南理工大學轉讓了相關技術性專利。「在這種材料的研發上,我們投入的資金超過了1000萬元。」李玲玉告訴記者。
原材料是一種乳白色的顆粒狀物品。
而智利Solubag公司的羅貝託·阿斯泰特,也是在2015年了解到聚石化學的。在這之前,他們在包括全球範圍內尋找這種材料多年。「我們在歐洲、日本、美國等地區都找了好多年,並不是沒有類似的材料,而是他們的成本讓我們無法接受。」阿斯泰特坦言,2015年,中國一家設備供應商介紹阿斯泰特與聚石化學相識。「聚乙烯醇水溶性材料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成本也可以接受。」
李玲玉介紹,關於目前雙方的合作,智利SoluBag公司負責國際市場推廣和銷售,聚益新材負責研發和生產原料、提供技術支持。「購物袋原材料將繼續以廣東清遠為主要生產基地,購物袋則在智利或其他地方製作,向全世界銷售。」
據悉,目前這兩家企業已共同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其中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批准。它們也提交了國際專利申請。
有望解決「白色汙染」
面對媒體,阿斯泰特喜歡給記者們看一個實驗視頻:雨天,一個小孩拿著聚乙烯醇環保袋放在院子地面上,五分鐘後,袋子已經穿孔;一個小時後,袋子超過一半已經溶解;三小時後,袋子基本溶解完畢;第二天,已經完全看不到袋子的痕跡。
這個視頻阿斯泰特在智利拍攝的,那個小孩正是他的兒子。在智利推廣時,阿斯泰特也喜歡讓公眾看這個視頻。
阿斯泰特所在的智利,目前已經出臺了「禁塑法」:自2019年2月3日起,所有大型超市、商場不得再向購物者免費或收費提供塑膠袋;自2020年8月3日起,所有中小微商家也不得再向購物者提供塑膠袋。在此之前,商家最多只能向每名顧客提供2個塑膠袋,違者將被處以罰款。「屆時,這種聚乙烯醇水溶袋的市場空間將更大。」
而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這種聚乙烯醇水溶袋的意義更大。據媒體報導,目前全球每年使用5萬億個塑膠袋,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有的甚至導致海洋生物死亡。由於塑膠袋過度使用而導致的「白色汙染」,正嚴重影響地球環境。
在李玲玉看來,如果聚乙烯醇水溶袋替代了普通的塑膠袋,有望解決世界範圍的「白色汙染」問題。「將聚乙烯醇水溶袋丟進大自然中,遇水後會迅速溶解消失,最終可通過微生物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有任何汙染。」李玲玉表示,目前該公司正在加快研發進度,並在不斷優化和降低成本,爭取在未來可以讓聚乙烯醇水溶袋與普通塑料有相近的成本。「當然,這也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更多的支持。」
(原標題:能喝的購物袋?是清遠企業研發的!新華社都報導了,了解一下……)
(責任編輯:劉瑋_GZS1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