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令」前夕的上海:超市、老字號、網紅餐飲店有這些變化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禁塑」在即,上海準備得怎麼樣了?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9月10日,《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印發,在重申2020年底這一「禁塑」時間節點的同時,對禁塑、限塑提出了更為細緻和嚴格的要求。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探訪上海多家商店、超市發現,老大昌、永輝超市、盒馬等已貼出告示或口頭通知顧客「將不再提供塑料購物袋」,星巴克、喜茶等已落實環保紙吸管。此外,不同商家提供的環保購物袋材質、大小不同,售賣價格也存在差別,最低0.1元,最高5.8元。

網紅餐飲店們已行動

12月24日上午,記者在上海松江區滬亭北路金地廣場一層的喜茶門店看到,店鋪取飲區放著淺棕色紙質吸管,上面標有「環保紙吸管」字樣。

店員告訴記者,該店提供的吸管是可降解的。記者注意到,店鋪出口處的打包臺上,放著冰淇淋勺、塑料吸管、紙吸管、杯套等物品。其中,裝塑料吸管的鐵盒上提醒:「真愛地球,少用吸管更環保,塑料吸管為原木包裝。」裝紙吸管的鐵盒上寫著:「綠色靈感紙吸管,環保可降解,紙吸管為白色包裝。」

記者隨後來到商場的另一端的星巴克店,一位店員告訴記者,現在該店已不再使用塑料吸管,包裝袋、杯套等都是紙質的。該店員稱:「前不久我們就把塑料吸管換成了紙吸管,現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提供塑料的東西給顧客。」

記者在店內沒看到擺放塑料吸管。店員稱,現在星巴克飲品大都用直飲杯,不需要吸管也能直接喝,一些顧客點冷飲時,會習慣用吸管,她們會向顧客提供紙吸管。

有顧客告訴記者,從個人體驗來講,紙吸管沒有塑料吸管「好喝」,「飲料口感都變了,喝到後面像在吃紙,不好嗦,軟掉了,喜茶、樂樂茶、星巴克都是如此。」在她看來,紙吸管對於有咬吸管和含吸管習慣的顧客不太友好。

與此同時,記者走訪發現,也有不少商家對「限塑」不太在意。在金地廣場b1層,多家奶茶店目前仍提供塑料吸管,對方表示:「旁邊他們那些店也一樣,都是用塑料的。」

老字號們快反應

12月25日,記者看到,淮海路上的老字號老大昌在結帳櫃檯貼出「溫馨提示」:為了響應國家政策措施,從2021年1月1日起老大昌各門店提倡循環使用環保購物袋,購物袋收費小的0.1元/個,大的0.2元/個,不單獨銷售。因此建議顧客自備購物袋,致力環保。

不過,在2021年1月1日之前,老大昌還是為消費者免費提供塑膠袋。一名店員告訴記者,已知1月1日起店裡的購物袋將開始收費,關於購物袋具體是何種材質,店員表示自己還未收到通知。

記者另從豫園餐飲集團獲悉,該集團旗下的綠波廊、上海老飯店、南翔饅頭店、春風松月樓等知名餐飲老字號將於2020年12月31日開始起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堂食服務塑料餐具(刀、叉、勺)。

豫園餐飲集團介紹,從2021年1月1日起,上述門店將向顧客提供可降解的塑膠袋或紙袋、布袋、無紡布袋等,同時用紙質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禁用後,堂食也不再提供塑料餐具。此外,門店內將張貼相關文字告示,提升門店服務人員和顧客的環保意識。目前,上述餐飲門店內已陸續開展相關培訓工作。

超市們下月出售環保袋

澎湃新聞記者在金地廣場的永輝超市注意到,目前該超市收銀員會問詢前來結帳的顧客「要袋子嗎」。收銀員告訴記者,從下個月開始,永輝超市將會為顧客提供環保袋,一個1.9元。

記者現場看到,永輝的收營臺前方擺放著一張廣告牌,上面是下月推出的環保袋外形圖,寫著「隨身帶一『袋』,減『塑』行動派」。環保袋上畫著環保標誌與微笑的表情。此外,在收銀臺上方也一處廣告牌上明顯標有這一「行動」。

在超市買菜的韓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買菜都是自己提籃子來,1.9元一個購物袋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與此同時,亦有新興零售業態為「禁塑」展開行動。

12月25日,記者探訪發現,盒馬鮮生芷江中路店在自助收銀臺旁原來撕取塑膠袋的地方,貼上了「購物袋調整」告示,其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盒馬在上海區域門店內收銀區銷售的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將停止銷售,升級為紙質購物袋,中號紙質購物袋售價為1.0元/個;大號紙質購物袋售價為1.2元/個。」值得一提的是,12月25日起,盒馬鮮生芷江中路店已經不再為顧客提供塑料購物袋,並開始售賣5.8元一隻的無紡布購物袋。

「禁塑」在即,上海準備得怎麼樣了?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9月10日,《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印發,在重申2020年底這一「禁塑」時間節點的同時,對禁塑、限塑提出了更為細緻和嚴格的要求。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探訪上海多家商店、超市發現,老大昌、永輝超市、盒馬等已貼出告示或口頭通知顧客「將不再提供塑料購物袋」,星巴克、喜茶等已落實環保紙吸管。此外,不同商家提供的環保購物袋材質、大小不同,售賣價格也存在差別,最低0.1元,最高5.8元。

網紅餐飲店們已行動

12月24日上午,記者在上海松江區滬亭北路金地廣場一層的喜茶門店看到,店鋪取飲區放著淺棕色紙質吸管,上面標有「環保紙吸管」字樣。

店員告訴記者,該店提供的吸管是可降解的。記者注意到,店鋪出口處的打包臺上,放著冰淇淋勺、塑料吸管、紙吸管、杯套等物品。其中,裝塑料吸管的鐵盒上提醒:「真愛地球,少用吸管更環保,塑料吸管為原木包裝。」裝紙吸管的鐵盒上寫著:「綠色靈感紙吸管,環保可降解,紙吸管為白色包裝。」

記者隨後來到商場的另一端的星巴克店,一位店員告訴記者,現在該店已不再使用塑料吸管,包裝袋、杯套等都是紙質的。該店員稱:「前不久我們就把塑料吸管換成了紙吸管,現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提供塑料的東西給顧客。」

記者在店內沒看到擺放塑料吸管。店員稱,現在星巴克飲品大都用直飲杯,不需要吸管也能直接喝,一些顧客點冷飲時,會習慣用吸管,她們會向顧客提供紙吸管。

有顧客告訴記者,從個人體驗來講,紙吸管沒有塑料吸管「好喝」,「飲料口感都變了,喝到後面像在吃紙,不好嗦,軟掉了,喜茶、樂樂茶、星巴克都是如此。」在她看來,紙吸管對於有咬吸管和含吸管習慣的顧客不太友好。

與此同時,記者走訪發現,也有不少商家對「限塑」不太在意。在金地廣場b1層,多家奶茶店目前仍提供塑料吸管,對方表示:「旁邊他們那些店也一樣,都是用塑料的。」

老字號們快反應

12月25日,記者看到,淮海路上的老字號老大昌在結帳櫃檯貼出「溫馨提示」:為了響應國家政策措施,從2021年1月1日起老大昌各門店提倡循環使用環保購物袋,購物袋收費小的0.1元/個,大的0.2元/個,不單獨銷售。因此建議顧客自備購物袋,致力環保。

不過,在2021年1月1日之前,老大昌還是為消費者免費提供塑膠袋。一名店員告訴記者,已知1月1日起店裡的購物袋將開始收費,關於購物袋具體是何種材質,店員表示自己還未收到通知。

記者另從豫園餐飲集團獲悉,該集團旗下的綠波廊、上海老飯店、南翔饅頭店、春風松月樓等知名餐飲老字號將於2020年12月31日開始起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堂食服務塑料餐具(刀、叉、勺)。

豫園餐飲集團介紹,從2021年1月1日起,上述門店將向顧客提供可降解的塑膠袋或紙袋、布袋、無紡布袋等,同時用紙質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禁用後,堂食也不再提供塑料餐具。此外,門店內將張貼相關文字告示,提升門店服務人員和顧客的環保意識。目前,上述餐飲門店內已陸續開展相關培訓工作。

超市們下月出售環保袋

澎湃新聞記者在金地廣場的永輝超市注意到,目前該超市收銀員會問詢前來結帳的顧客「要袋子嗎」。收銀員告訴記者,從下個月開始,永輝超市將會為顧客提供環保袋,一個1.9元。

記者現場看到,永輝的收營臺前方擺放著一張廣告牌,上面是下月推出的環保袋外形圖,寫著「隨身帶一『袋』,減『塑』行動派」。環保袋上畫著環保標誌與微笑的表情。此外,在收銀臺上方也一處廣告牌上明顯標有這一「行動」。

在超市買菜的韓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買菜都是自己提籃子來,1.9元一個購物袋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與此同時,亦有新興零售業態為「禁塑」展開行動。

12月25日,記者探訪發現,盒馬鮮生芷江中路店在自助收銀臺旁原來撕取塑膠袋的地方,貼上了「購物袋調整」告示,其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盒馬在上海區域門店內收銀區銷售的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將停止銷售,升級為紙質購物袋,中號紙質購物袋售價為1.0元/個;大號紙質購物袋售價為1.2元/個。」值得一提的是,12月25日起,盒馬鮮生芷江中路店已經不再為顧客提供塑料購物袋,並開始售賣5.8元一隻的無紡布購物袋。

相關焦點

  • 「禁塑令」首日 海口美蘭區一茶餐廳被立案調查
    海口網12月1日消息(通訊員劉偉傑 記者黃暉)12月1日,海南省全面實施「禁塑令」。當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禁塑工作監管,確保「禁塑令」貫徹執行。(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供圖)據介紹,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推行區、所二級聯動,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食品餐飲店等經營單位為重點,對生產、銷售、存儲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 「禁塑令」實施首周,椰城各方的反應是這樣……
    海口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市場 積極響應,反饋不錯 記者走訪發現,「禁塑令」生效至今,海口消費場所均已開始使用全生物降解的塑膠袋。12月7日,1000多個全生物降解的塑膠袋被送達位於和風江岸小區內的和風超市。「半個小時用了20多個全生物降解的塑膠袋,消費者反饋不錯。」
  • 【社論】「禁塑」,上海人同樣是認真的
    【社論】「禁塑」,上海人同樣是認真的 「從元旦開始,上海的各大商場、超市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付錢買也不行。」這則新聞,引發坊間熱議。
  • 「限塑令」即將升級為「禁塑令」,你準備好了嗎?
    即將升級「禁塑令」,記者在這些區域看到,超市方面已經張貼了「為保護環境,請按需使用」的提示,同時也告知廣大消費者,從2021年1月1日起,將不再提供普通塑膠袋,有需要的市民可購買使用可降解的塑膠袋。一些小型商戶,也開始積極迎接「禁塑令
  • 廈門12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原標題:廈門本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近日,記者走訪廈門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史上最嚴「禁塑令」正式實施,將給餐飲業帶來哪些變化?
    從今年1月1日起,「限塑令」升級成為「禁塑令」,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再購買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或攪拌器等一次性產品。其實,一次性塑料的杜絕,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只是在2021年正式鋪開。號稱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自1月1日起生效。
  • 本月底,廈門全面「禁塑」,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近日,本報記者走訪我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廈門本月底全面"禁塑" 一些商家已主動使用環保包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楊霞瑜)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近日,本報記者走訪我市景區、大型商超、餐飲店發現,一些商家已經主動使用環保包裝,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 本月底全面「禁塑」,你準備好了嗎?
    重要提醒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先來看一份據了解,不少店家均表示並不清楚「禁塑令」的相關規定,並且看到同行的餐具也都是一次性塑料用品居多,特別是外賣時,很難避免一次性勺子的使用。
  • 西安商家"禁塑"動起來: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西安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近日,記者就目前市場上的塑料製品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等仍在廣泛使用。  在「最後期限」裡,商戶們能否徹底將「禁塑令」執行到位?目前都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12月10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批發市場、超市、飯店等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拒絕白色汙染的「首場考試」:海南省「禁塑令」實施首日 記者探訪...
    ■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劉冰一12月1日,是「禁塑令」正式實施首日。作為膜袋等塑料製品「使用大戶」,商超、農貿市場等單位如何拒絕白色汙染?替代產品批發、銷售市場供給情況如何?替代產品是否都已「就位」?圍繞這些問題,海南日報記者進行了相關走訪。
  • 不少一次性塑料品將禁用 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為了更好地做好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再次加大治理力度,將在8月底前啟動商場超市等重點領域進行執法檢查,這就意味著今年年底有不少一次性塑料品將禁。那麼,這輪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呢?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塑料,人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為了治理塑料汙染,各地禁限塑料製品力度不斷加大,這個禁塑令一旦正式執行,那將會利好環保和可降解塑料行業
  • 「禁塑令」首日 海口部分餐飲店開始使用全生物降解塑膠袋
    海口網12月1日消息(記者朱曉欣 攝影報導)12月1日起,海南正式進入「禁塑」時代。那麼,目前海口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使用情況如何?當天上午,海口網記者走訪海口部分農貿市場、餐飲店發現,多家店鋪開始使用全生物降解塑膠袋。
  • 佛山版禁塑令要來了!向塑膠袋說拜拜,你準備好了嗎?
    不過,這樣的場景未來將迎來變化。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2020年新版「禁塑令」目標。消息一出,相關話題在新浪微博上衝上熱搜,引起全國市民關注。
  • 海南省出臺「禁塑令」
    本報海口2月20日訊(記者周曉夢 實習生梁慶豪)「禁塑令」來了。我省出臺《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以下簡稱《目錄》)的塑料製品。
  • 「禁塑令」來了,記者探訪我國最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 時間表來了,湖州「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限塑升級禁塑,真的來啦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9部門結合湖州實際,制定並印發《湖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這些塑料製品,禁止生產、銷售!★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落實禁止廢塑料進口規定。
  • 向「白色汙染」宣戰 南樂在河南省先出臺「禁塑令」
    據河南日報報導,4月4日,南樂縣出臺「禁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違者將處以最高2萬元罰款。這也是河南省開出的首個「禁塑令」。從國家層面出臺「限塑令」至今,已經過去10年時間。如何應對「白色汙染」,仍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從「限塑」到「禁塑」,這一次,南樂縣成了河南省第一個「吃螃蟹」的地方,南樂的底氣在哪兒?能否執行到底?
  • 海南省政府全面禁塑通知 2019海南禁塑令全文內容
    至誠網(www.zhicheng.com)2月25日訊  2019海南禁塑令是什麼?禁塑令全文內容講了什麼?禁塑令施行後買菜是不是也不能用塑膠袋了?一起看看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吧。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