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白色汙染」宣戰 南樂在河南省先出臺「禁塑令」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白色垃圾」在街頭隨處可見,嚴重侵擾了人們的生活。祝傳鵬攝

向「白色汙染」宣戰,在全省率先出臺「禁塑令」——從「限塑」到「禁塑」,南樂底氣在哪兒?

記者 孫華峰 祝傳鵬 何心悅 王聰

石油基塑料的發明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也是最糟糕的發明」,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白色垃圾。據河南日報報導,4月4日,南樂縣出臺「禁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違者將處以最高2萬元罰款。這也是河南省開出的首個「禁塑令」。

從國家層面出臺「限塑令」至今,已經過去10年時間。如何應對「白色汙染」,仍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從「限塑」到「禁塑」,這一次,南樂縣成了河南省第一個「吃螃蟹」的地方,南樂的底氣在哪兒?能否執行到底?有環保人士認為,南樂縣就像一個試驗田,倘若成功,或將成為河南省推行全面「禁塑」的樣板。

點擊事實

向「白色汙染」宣戰勢在必行

菜市場買菜,超市購物……塑膠袋似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膠袋,它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成為「白色汙染」的主要來源。

「白色汙染」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塑料垃圾填埋佔用大量土地,且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塑膠袋容易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致其腸胃肌體損傷造成死亡;廢棄塑料對海洋的汙染已成為國際性問題,危及海洋生物生存;隨意丟棄的塑膠袋給人帶來不良視覺刺激,嚴重破壞市容、景觀……

中國早在200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限塑令」;2015年1月1日,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成為中國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受替代品和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影響,限令效果大打折扣,「白色汙染」仍然我行我「塑」,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也給白色垃圾治理之路帶來新的困擾。據報導,截至2017年7月,全球累計生產塑料製品超過91億噸,其中大約一半產生於過去13年間,且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另外12%被焚燒,而餘下大約55億噸則被填埋或者隨意丟棄在自然環境中。

網聚觀點

為河南「禁塑」開個好頭

大河網友「山珍城」:前幾年小區居委會定期會發環保購物袋和可降解垃圾袋,居民們覺得很好,但後來就沒有再派發,可能是因為資金的問題,「菜場塑膠袋」再度「回巢」。我也覺得光靠居委會派發環保袋等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有從源頭抓起,才有效果。所以,我支持「禁塑令」。

今日頭條網友「無價寶」:環境保護必須引起全人類重視,消除「白色汙染」,限塑行動喊了多年,還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南樂縣開了個好頭,或將成為河南省推行全面「禁塑」的樣板。

改變環境從改變自己做起

大河網友「綠滿中原」:很強勢!不管是「限塑令」還是「禁塑令」,我們需要讓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成為我們的行為習慣,減少「白色汙染」。改變環境從改變我們自己做起。

今日頭條網友「就是要成功」: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使用塑膠袋的習慣,必須得以政策法令的形式予以推行,要從根源上堵住塑膠袋的生產、銷售,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

人們有能力找到替代品

搜狐網友「撒哈拉」:「禁塑令」可行,也是治本的措施。禁止生產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能迫使企業改變經營方針,改良產品。當然,對於一些藏匿於郊區的小作坊,監管部門更應加大查處和整治力度。同時,我認為每位市民也應出一份力,不用、不買、遠離「白色汙染」,願生活更美好!

大河網友「果凍布丁」:以前我們提著購物袋、菜籃子上街購物,後來這一習慣被塑膠袋取代了。今天,提著菜籃子、布袋子購物成了環保人士的時尚標誌。「禁塑」不是一件小事,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們願意,總有辦法找到塑膠袋的替代品。

深度解讀

南樂「禁塑」的底氣何在

從「限塑」到「禁塑」,南樂的底氣何在?「國家政策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禁塑』。」南樂縣委書記孫棟在接受河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南樂是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基地,有能力也有必要在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方面做出表率。

據了解,目前國內僅有兩個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濮陽市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就是其中之一,南樂縣生物基材料產業園是該產業集群的主體。在這個產業園裡,「綠色魔法」比比皆是,成為化解「白色汙染」的「奇兵」:玉米芯、玉米秸稈轉化為L-乳酸、聚乳酸等工業原料,最終變身為可降解的塑膠袋、農用薄膜、服裝、汽車內飾材料等產品。截至目前,南樂縣已先後引進生物基材料產業項目13個,具備先天的技術優勢。

在南樂縣生物基材料產業園,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瀰漫著濃濃的玉米香味,從生產線「走」下來的並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膠袋。這種塑膠袋是用從玉米澱粉中提取的原料生產的,使用後埋在地下3至6個月,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環境。

「南樂的生物基材料產品(可降解塑膠袋、農用地膜、飯盒等)原料來源於玉米、木薯等可再生資源,不含PE、PP等普通塑料成分,是真正的綠色產品,符合中國『可持續發展經濟』的理念。」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河南龍都天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劉文說,玉米、木薯等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產品使用廢棄後又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樣在自然界中形成一種吸收和排放平衡。

阮劉文說,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可降解生物製品的市場正在逐步擴大,產品的價格與石油基塑料的價格也在逐步縮小。

記者連線

南樂縣「禁塑令」值得點讚

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環境科學專業教授王巖認為,塑料製品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添加增塑劑,這類物質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以塑料紙杯為例,一旦監管不力,市場上便有可能銷售用再生塑料生產的紙杯,那麼會給大眾的健康帶來隱患。許多人往往將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隨意丟棄,使得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積存,而塑料製品的降解速度非常慢,多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從而帶來土壤質量下降等一系列惡果。目前,已經出現可降解塑料製品,通過在塑料生產過程中添加澱粉、纖維素等來減少對環境的危害,然而由於其相對而言生產成本高,市場銷售少,尚未得到廣泛使用。毋庸置疑的是,南樂縣的「禁塑令」對於縣域自然環境的改善好處頗多,此類政策值得提倡、點讚。

農用地膜殘存危害農業生產環境

河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壤學專業教授化黨領說,農用地膜(下稱農膜)在我省農業生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造福我省農業的同時,也使農業生產出現潛在威脅。在作物收穫後,農膜碎片化嚴重,其殘體在土壤中分解大約需要200-400年之久。隨著覆膜年限的增加和殘留量的累積,會造成諸多危害:破壞土壤結構,導致土壤板結,影響微生物活動;農膜裡含有的各種化學品在土壤中緩慢分解過程中會生成有毒有害物,直接影響到生物的種類、數量和活性;大量廢棄農膜形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嚴重的會產生致癌物質……化黨領表示,隨著廢舊農膜量的不斷累積,遏制其造成的危害刻不容緩。

「禁塑」要動真格的

匡潔女士致力於環境保護多年,現為河南綠色中原環境保護協會綠蹤垃圾分類項目組負責人。她說,南樂縣推出的全面禁塑令,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

「有一種說法,可降解生物質塑料成本高,會提高物價成本,引起民眾不滿。這個說辭根本站不住腳。可降解塑料為什麼貴?因為市場被毫不顧惜環境成本的石油基料塑料佔據著,在一個商業主導的社會發展階段,正是汙染企業、落後技術長期霸佔市場,擠佔了綠色產業的發展空間,才使得大批綠色技術遲遲不能走出『象牙塔』,走到以綠色科技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前沿。」匡潔說。

她認為,南樂縣「禁塑令」的頒布,是一種「亡羊補牢」的舉措,強制汙染企業出局,騰出市場空間讓綠色產業得以發展壯大。環境是大家的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是一句空話,這些年環保上不斷強化的「公眾參與」理念,其實就是讓人人了解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從而人人盡責。也只有人人盡責——既有主動盡責,也要有被動盡責,我們的環境才有希望,我們的生態文明才有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河南「禁塑」開闢新路

作為2017年受聘的河南省青少年生態環保形象大使,葉欖說,「我注意到報導中南樂禁塑有一個前提,就是該縣是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基地,他們生產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製品完全可以滿足當地的需要。南樂此舉可謂一石二鳥,既宣傳扶持了本土的生物基材料產業,又從源頭上解決了塑料汙染問題,只要常抓不懈,困擾當地的塑料垃圾汙染問題一定能得到遏制,並為河南『禁塑』工作開闢新路。」

不過,他認為南樂要想把「禁塑」落到實處,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做好面向全民的宣傳發動,認真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把各種垃圾分開,做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其次,採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加大巡查力度,對違者進行嚴肅處罰,讓群眾知道政府的決心,不是走過場。最後,要紮緊口袋,堵住周邊商家、快遞、物流等進入南樂的塑料通道,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另外,還要降低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價格或給予政策補貼,使群眾能用得起。

相關焦點

  • 這裡見不到飄蕩的塑膠袋——河南南樂整治鄉村衛生見聞
    幾個月前,南樂縣出臺「禁塑令」向「白色汙染」宣戰,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違者將處以最高2萬元罰款。據介紹,這是河南省開出的首個「禁塑令」。在這裡,商場超市、餐飲娛樂、集貿市場、快遞物流等重點領域都要全部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從強制到習慣,「新塑料」的推廣使用產生良好效果。
  • 拒絕白色汙染的「首場考試」:海南省「禁塑令」實施首日 記者探訪...
    ■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劉冰一12月1日,是「禁塑令」正式實施首日。作為膜袋等塑料製品「使用大戶」,商超、農貿市場等單位如何拒絕白色汙染?替代產品批發、銷售市場供給情況如何?替代產品是否都已「就位」?圍繞這些問題,海南日報記者進行了相關走訪。
  • 海南省出臺「禁塑令」
    本報海口2月20日訊(記者周曉夢 實習生梁慶豪)「禁塑令」來了。我省出臺《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以下簡稱《目錄》)的塑料製品。
  • 25省快進限塑令出臺禁塑令!最初源自酸奶的全降解材料不甘替補:我...
    從之前的「限塑令」到如今的「禁塑令」,對「白色垃圾」更堅決地說「不」!國內最早一批研究降解材料的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傑23日透露,截至本周,全國共有25個省市出臺「禁塑令」。不說別的,僅全國外賣就每天產生2000萬隻無法降解的放棄餐盒——誰來取而代之?
  • 「禁塑令」倒計時:不可降解塑膠袋將禁用,哪些行業迎「大考」?
    事實上,早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就對限塑做了更高也更為明確的要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而這份「禁塑令」也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然而,禁塑令一事遠沒有結束。7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重點圍繞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禁限管理的細化標準進行了詳細界定。
  • 新版「禁塑令」明年實行 外賣「變裝」在即
    原標題:新版「禁塑令」明年實行外賣「變裝」在即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俗稱「禁塑令」)明確指出,外賣與電商、快遞等新興領域均為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明年1月1日起,將禁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 叮咚快評|「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意義何在?
    日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明年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注意,不是「限塑」,而是白紙黑字的「禁塑」。這在我國的塑料製品治理進程中,是關鍵性的一步。相比2008年的「限塑令」,有幾個顯著亮點:一是突出系統性。
  • 史上最嚴「禁塑令」出爐,餐企一個也別想跑!
    國家最新出臺了政策,將「限塑令」正式調整為「禁塑令」。這是繼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第一次升級。令行禁止!此禁塑令一出,各種一次性塑料製品、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統統被「雪藏」。在各大餐飲商家積極響應配合的同時,現實又是怎樣的呢?1月12日,陝西西安一網友發布了「禁塑令下肯德基木勺喝不了湯,只喝了寂寞」的相關帖子!
  • 海南公布「禁塑令」:2025年底前全面禁塑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4日電 澳門《濠江日報》、菲律賓《商報》、臺灣《中國時報》、泰國《星暹日報》、柬埔寨《柬華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公布「禁塑令」:2025年底前全面禁塑  中新社海口2月21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21日召開發布會宣布,海南省自2019年起分種類分階段逐步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西安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部分場所已出現環保替代品
    超市打出「拒絕白色汙染」標語有市民自帶環保袋購物食物被裝進塑膠袋裡日前,西安出臺最嚴「禁塑令」,要求到2020年底,西安市(含西鹹新區)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新「限塑令」後,解決塑料汙染的關鍵是啥?業內:根治白色汙染在於三...
    河南省綠色中原環保協會會長匡潔,一直行走在環保路上,持續關注塑料汙染防治,呼籲「綠城」更「綠」,對於上述問題,她有一些答案。「我希望『禁塑』是徹底的」河南商報記者:2021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的河南省新「限塑令」即將施行。
  • 海南全面禁塑 並非可望不可及
    其理由是,2008年開始實施的「限塑令」,當初有著那麼大的聲勢,結果現實生活中,依然有著大量的塑膠袋。就拿海南來說,有志願者稱,三亞海岸線正在被塑料垃圾吞噬。確實,全面禁塑有難度。「限」改「禁」,一字之變,涇渭分明,意味著要從源頭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但也要看到,相對於過去,現在生態文明進入新境界,社會認識也達到了一個新層次。
  • 「禁塑令」下萬億環保風口,綠袋寶開啟空白智能商機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塑令」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禁塑令」下顯現多重環保業發展問題傳統的塑膠袋多是由不可再生材料生產的,塑料結構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幾百年都不會分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而且其高溫釋放出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 「禁塑令」影響,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
    原標題:「禁塑令」影響,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山東,河南、四川、陝西,海南,湖北等多個省份出臺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 【社論】「禁塑」,上海人同樣是認真的
    《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從「限塑令」到「禁塑令」,相關實施範圍、時間線、使用場景等,都有了更明確的硬槓槓。
  • 西安城區年內「禁塑」,你信嗎?
    在這一年的倒數第二個月,倒數第四天,西安出臺一項重大措施——「禁塑」。11月27日,西安有關方面舉辦了「塑料汙染治理啟動儀式」,根據新印發的《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都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海南生態環境廳呼籲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本報訊 記者翟小功 通訊員孫秀英 陳曦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12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自即日起,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
  • 海南最嚴「禁塑令」實施,25家企業和個人...
    史上最嚴「禁塑令」真的來了。 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時間表來了,湖州「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限塑升級禁塑,真的來啦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9部門結合湖州實際,制定並印發《湖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不少一次性塑料品將禁用 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為了更好地做好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再次加大治理力度,將在8月底前啟動商場超市等重點領域進行執法檢查,這就意味著今年年底有不少一次性塑料品將禁。那麼,這輪禁塑令利好哪些上市公司呢?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塑料,人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為了治理塑料汙染,各地禁限塑料製品力度不斷加大,這個禁塑令一旦正式執行,那將會利好環保和可降解塑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