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禁塑令」出爐,餐企一個也別想跑!

2021-01-20 食材品牌觀察

自元旦以來,大家出去買奶茶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很多奶茶店都換成了紙吸管呢?

是的!國家最新出臺了政策,將「限塑令」正式調整為「禁塑令」。

這是繼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第一次升級。令行禁止!此禁塑令一出,各種一次性塑料製品、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統統被「雪藏」。

在各大餐飲商家積極響應配合的同時,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1月12日,陝西西安一網友發布了「禁塑令下肯德基木勺喝不了湯,只喝了寂寞」的相關帖子!

此爆料一出,立刻光榮登上熱搜榜,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廣泛討論。

據該肯德基實體店員工介紹,受禁塑令影響,自1月1日起肯德基只向顧客提供木勺。目前,肯德基已經將建議反饋給相關部門,後續由公司根據情況進行處理。

不過大家好像並不買單!一網友表示:「 木勺我可以理解,但是真的沒有做好用戶體驗,完全是失敗產品。」

實際上,改用木勺的不止肯德基一家,麥當勞也將塑料勺子換成了木勺。

僅從外形上看,麥當勞的木湯勺比肯德基明顯更小,在使用體驗上,消費者也表示「舀湯基本不可能實現」。

肯德基和麥當勞木湯勺使用前後對比

上為使用前,下為使用後

(大勺為肯德基家的,小勺為麥當勞)

除了麥肯兩大巨頭,喜茶、奈雪の茶、CoCo等茶飲品牌也已將塑料吸管全部更換為紙質吸管或可降解吸管。

不過對於紙質吸管,一部分消費者還是認為這類吸管放在熱飲裡一會兒就泡軟了,影響飲品口感。

也就是說,雖然餐飲各家都已經針對「禁塑令」做出了相對應的調整,但結果上好像還是差強人意。

明明身價更高的紙吸管和木勺,使用體驗卻慘遭撲街。難道是打開方式不對?

還是拿肯德基的木勺來說,雖然消費者表示對木勺體驗不好,但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支持環保的。

也就是說,禁塑令是好事,說不定餐飲人找到了正確的路徑,能在消費者心中樹立綠色環保的品牌形象。

顯然,這一次餐飲品牌光想著環保,沒有注意到實用和顧客的感受,所以才會造成翻車事故。

因此,要想在限禁塑令下,成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這些方面值得大家一起探索:

1.禁塑替代產品體驗度有待提升

無論什麼時候,消費者的體驗才是各大餐飲企業決勝的法寶。所以,在創新相關禁塑替代產品時,要注意在滿足消費者體驗的同時,配合禁塑令的實施。

拿紙吸管來說,本來是為了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既然消費者體驗不好,為何不換一種形式進行改變呢?

據食材品牌觀察了解到,市面上一些餐飲品牌通過改造冷飲杯蓋,用自帶飲嘴的杯蓋代替「吸管+杯蓋」的組合,較好地替代了飲品的吸管功能,而且不會有紙吸管因浸泡過久而泡軟的現象。

例如,去年北上廣深的近千家麥當勞餐廳就率先停用了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經過改良後的杯蓋。

杯蓋上有一個「凸嘴」,只要把「凸嘴」上面的小蓋打開就可以直接飲用,這種杯蓋可以適應咖啡、豆漿和可樂等飲料。這樣做,不僅體驗感有所提升 ,還讓麥當勞一年減少400噸塑料垃圾的產生。

不過麥當勞的「凸嘴」雖然對咖啡牛奶友好,仍不適合添加了珍珠和椰果的相關飲品。所以,這一塊還需要大家一起進一步完善。

2.實用與替代的包裝改革

另外,可降解塑料雖好,但本質上還存在一定的浪費。所以,是否能從食用性餐具上下手呢?

為從源頭上減少一次性咖啡杯的使用,早在2019年上海時裝周就亮相了「可以吃的咖啡杯」。本次麥當勞木勺翻車事故是否可以借鑑此類做法,製作一些可食用、又不易因熱變形的餐具進行替代呢?

其實餓了麼之前也在上海試點推出過「可以吃的筷子」和「可以吃的咖啡杯」。

這些「可以吃的筷子」用麵粉、黃油、冰糖、牛奶和水做調配,分為麥香、抹茶、紫薯三種口味,可儲存10個月,丟棄後一周內即可降解。

如此不僅響應了禁塑令,還能相應減少餐飲浪費,簡直一舉兩得。

想法雖好,如何研製出既滿足食用標準,又不易受熱變形的替代餐具,是大家需要共同攻克的難題。

3. 引導公眾消費理念轉變

當然,作為直接聯繫消費者的一環,餐飲品牌還需要積極引導公眾消費習慣的進一步轉變。

首先,餐飲企業可以對門店全員進行宣傳宣導,並在餐廳內張貼禁塑知識。

讓公眾看到不恰當的塑料使用和丟棄可能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生態和健康影響,同時宣傳該行為改變可帶來的積極影響,引導消費者減輕對塑料的依賴。

其次,從客人點餐方面著手,就餐時建議客人適量點餐,避免打包,減少一次性打包袋的使用率,做到節能環保。

「天下第一面」就這麼做了。其總經理張濤就公開表示:「雙管齊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員工有了倡導環保、禁塑的意識,客人適量點餐減少剩餘,對於糧食的節約、禁塑令的執行都是一件好事。」

不過,餐飲業爭相「減塑」的態勢看似美好,但事實上,受制於消費者的習慣、材料的可替代性、商家的盈利情況等因素,整個行業想要完全走出「白色汙染」,可能還需要不少時間。

不過,從2020年全球食品飲料十大趨勢中的主要趨勢「講故事:用言語取勝」來看,食材品牌觀察很期待各大公司能夠通過宣傳可持續性方面的努力和故事來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聯繫和共鳴,從而培養品牌和公司的忠誠度。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禁塑令」正式實施,將給餐飲業帶來哪些變化?
    從今年1月1日起,「限塑令」升級成為「禁塑令」,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再購買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或攪拌器等一次性產品。其實,一次性塑料的杜絕,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只是在2021年正式鋪開。號稱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自1月1日起生效。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商超餐飲今年底前禁塑,禁塑將納入誠信記錄
    楚天都市報12月1日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周鋼 楊慶)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12月1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市發改委和生態環境局獲悉,武漢市制定的《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出爐。
  • 從塑料購物袋到快遞塑料包裝 湖南最嚴「禁塑令」來了
    原標題:從塑料購物袋到快遞塑料包裝 湖南最嚴「禁塑令」來了   最嚴「禁塑令」來了  禁塑範圍從塑料購物袋擴大到電商快遞塑料包裝等領域
  • 海南最嚴「禁塑令」實施,25家企業和個人...
    史上最嚴「禁塑令」真的來了。 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西安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部分場所已出現環保替代品
    超市打出「拒絕白色汙染」標語有市民自帶環保袋購物食物被裝進塑膠袋裡日前,西安出臺最嚴「禁塑令」,要求到2020年底,西安市(含西鹹新區)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海南省出臺「禁塑令」
    本報海口2月20日訊(記者周曉夢 實習生梁慶豪)「禁塑令」來了。我省出臺《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以下簡稱《目錄》)的塑料製品。
  • 新版「禁塑令」來了!聽聽商家和消費者們都怎麼說……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 西安商家"禁塑"動起來: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西安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近日,記者就目前市場上的塑料製品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等仍在廣泛使用。  在「最後期限」裡,商戶們能否徹底將「禁塑令」執行到位?目前都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12月10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批發市場、超市、飯店等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怎樣徹底斬斷市場銷售產業鏈,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記者為此進行了調研。今年起,這一「禁漁令」升格為史上最嚴的十年禁捕。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史上最嚴「禁捕令」的執行,成為沿江各地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一次絕佳契機。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李埠鎮龍洲村村民陳中國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長江禁捕後,他上交了漁具、漁網、漁船,成為全村最早一批主動上交漁船的漁民。「為了子孫,想得通也放得下。」陳中國說。
  • 或借史上最嚴「限塑令」炒作 丹化科技四連板後「地天板」又上演
    據統計,最近一個月以來,丹化科技股價在二級市場漲幅超過70%。12月3日晚,丹化科技繼2日晚發布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後,再度發布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目前的PGA項目處於研發和試驗階段,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 剛上演「地天板」的丹化科技又漲停了 或許源於史上最嚴「限塑令...
    丹化科技被瘋狂炒作,或許源於史上最嚴「限塑令」的出臺。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文件,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該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海南生態環境廳呼籲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本報訊 記者翟小功 通訊員孫秀英 陳曦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12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自即日起,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
  • 海南公布「禁塑令」:2025年底前全面禁塑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4日電 澳門《濠江日報》、菲律賓《商報》、臺灣《中國時報》、泰國《星暹日報》、柬埔寨《柬華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公布「禁塑令」:2025年底前全面禁塑  中新社海口2月21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21日召開發布會宣布,海南省自2019年起分種類分階段逐步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禁塑令」倒計時:不可降解塑膠袋將禁用,哪些行業迎「大考」?
    事實上,早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就對限塑做了更高也更為明確的要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而這份「禁塑令」也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2020年3月,河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吉林省發布了該通知;時隔一月,青海省、天津市、西藏自治區也跟上了「禁塑」的節奏;5月,雲南省、廣東省和山東省加入「禁塑」陣容;此外,河南省、浙江省、山西省、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江西省、上海市、福建省、甘肅省、貴州省……也均加快了禁塑令執行的腳步。而近日,成都市對禁塑再次重拳出擊。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 &nbsp&nbsp&nbsp&nbsp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餐飲外賣等區域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點城市餐飲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國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 向「白色汙染」宣戰 南樂在河南省先出臺「禁塑令」
    祝傳鵬攝向「白色汙染」宣戰,在全省率先出臺「禁塑令」——從「限塑」到「禁塑」,南樂底氣在哪兒?記者 孫華峰 祝傳鵬 何心悅 王聰石油基塑料的發明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也是最糟糕的發明」,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白色垃圾。
  • 「禁塑令」來了,記者探訪我國最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 西安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西安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近日,記者就目前市場上的塑料製品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等仍在廣泛使用。  在「最後期限」裡,商戶們能否徹底將「禁塑令」執行到位?目前都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12月10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批發市場、超市、飯店等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禁塑令來了!改性塑料行業短線和長線龍頭、最全概念股名單選好了
    加急:限塑令又來了?不,這回是禁塑令!近日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其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