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萱媽聊教育
在經歷過這高考這場戰役之後,很多成功達到本科線的同學將會進入到大學校園裡面繼續學習,畢業以後就可以以大學生的身份獲得高報酬的工作。分數沒有到達本科線的同學也並不是沒有選擇,進入大專院校學習就成為了他們迫切的目標。
因為「專科生」們認為他們在畢業以後,仍然可以以大學生的身份去找工作,必須直接進入到社會去工作,競爭會相對更有優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選擇了進入大專學校的「專科生」究竟算不算大學生?話雖不好聽,但大專生要面對現實。
學歷可以說是每個學生在畢業後面試時非常重要的一項衡量標準,甚至成為了很多公司在面試員工時一項硬性的門檻。而很多「專科生」認為自己同樣經過了幾年的技能學習,那麼在職場上與本科生應該沒有什麼區別,但其實則不然。本科大學生與「專科生」是否在應聘時具有同樣的競爭優勢,可以說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很多公司在員工標準要求時很明確的寫出了招收本科生的字樣,而「專科生」就這樣被排除在外了。但當公司寫出招收大學生時,「專科生」又是否被包含其中呢?
一. 「專科生」究竟是指什麼?
「專科生」其實是指那些在高考中在本科錄取分數線之下,但成績卻成功達到了專科錄取分數線,最終選擇進入大專學習的學生。與大學本科生學習方向不同的是,「專科生」更加集中於某一技術才能的培訓上,也就是說與未來職場的發展方向一般都是對口性的學習。
與此同時,本科生通常需要四年制的學習,而專科院校是三年制的,擁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去實習。也就是說,本科生更加注重高等理論知識的灌輸和分享,「專科生」則更注重技能的實踐,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然而二者是不是又同屬於大學生的範疇呢?
二.「專科生」算不算大學生?話雖不好聽,但大專生要面對現實
1.進修要求
「專科生」在經歷了三年制的學習之後,想要繼續進修成為研究生,就需要參與專升本的考試,才能夠有資格去獲取更大的進修空間。而在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就完全不需要這個條件,就可以直接參與到研究生考試當中。也就是說被稱為大學生的本科生,在學歷而言是比「專科生」高一個層次的。
2.畢業待遇
而看「專科生」是否能夠算得上是大學生,還要從畢業的待遇再做判斷。本科生在畢業以後會拿到畢業證書,同時也會被授予學士學位,有資格穿著學士服去拍畢業照片。
這些待遇在「專科生」的身上卻都消失不見了,在他們手裡沒有任何能夠證明自己學位的證書,同時也沒有穿學士服的資格,從這些都能夠看出「專科生」本科畢業的大學生並沒有接收到同等的待遇,所以自然也能夠看出來「專科生」不算大學生。
3.就業市場要求
「專科生」究竟算不算大學生,家長和學生說了不算,更多的是在就業市場上是否能夠以大學生的身份而受到認可,才是更加重要的。而現實就是,目前的就業市場被非常嚴苛殘酷,基本上被本科生畢業的大學生被擠佔得差不多了,而「專科生」的身份就更不受到認可了。
所以最現實的情況就是,在大多數公司的眼中,「專科生」根本算不上是大學生。這話雖不好聽,但大專生們要也面對現實,更要通過提升自己的方式也滿足市場需求。
三.大專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學歷?
1.專升本
這種方法就是專科生提高自己學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專科生與本科生之間拉近距離最高效的方法。專升本考試,主要面向的對象就是那些應屆畢業的大專學生,大專學生可以通過這一次考試來獲取成為本科生的機會。
如果考試成功通過,就能夠開始自己兩年的本科學習生涯。而在畢業之後,就能夠正常的獲得本科生所應該有的學位證書,同時也可以獲取了進修成研究生的機會。
專升本的考試共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形式,非全日制的概念就是可以在工作的間隙去進行學習。這樣雖然看起來非常有效率,能夠學習與工作兩不耽誤,但相比於全日制的專升本而言,非全日制卻不太是在職場上受到廣大企業和公司認可,那反而有些得不償失了。
而「專科生」進行專升本的考試,更多的是希望提升自己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還是建議想要有更好發展的「專科生」參與到全日制的專升本考試當中。
2.同等學力考研
雖然同樣是去考研,但第二種提升學歷的方法其實與第一種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第一種可以在專升本之後直接參與到研究生的考試當中,而第二種同等學力考研則需要在畢業兩年之後才有資格去考研。而這種同等學力考研,可以幫助「專科生」直接跳過本科生這一階段從專科直接晉升為碩士。
所以,「專科生」也不需要在畢業之後就馬上抉擇是否考研,而是經過兩年的工作生涯去認識到學歷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否具有決定性,再做定奪也不遲。
雖然大專生在大學畢業之後,與本科生走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學習道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的成就一定會低於本科生。所以大專生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提升自己,也可以勇於嘗試更加具有含金量的學歷,讓自己更加具有競爭力。
今日話題:你覺得專注技能的專科生和重視理論的大學生,在後續的職場發展中哪一種更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