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的秘密是什麼?

2020-12-19 孫鍵心和塾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這兩首詩可是歷代中國人的啟蒙勵志讀物。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封建社會,考取狀元是士人學子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理想。

目前考據資料顯示,廣東歷史上共出過10名文狀元、5名武狀元!

而到了現代社會,廣東高考的狀元也依然是層出不窮,享譽國內外高校。

那麼大家是否有想過,這些「狀元」與「學霸」有何特別之處呢?

以下是對全國21個省和直轄市

29名省級高考狀元

進行全方位分析得出的數據

「狀元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01

「狀元們」平時做家務嗎?

大家是不是以為,

平時忙於學習的「狀元」,

在家就可以「為所欲為」?

事實證明,

有三成的「狀元」會在學習之餘,

主動幫助家人做家務。

而「從不做家務」的同學,

成為「狀元」的機率是0%!

02

父母是否會幹預學習?

取得「狀元」的成績,

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教導,

但更加離不開自身的獨立自主。

86%的狀元,

父母幾乎不會幹預其學習。

是因為父母對他們放任不管嗎?

事實上,

並不是父母們不去教導孩子,

而是只有能夠獨立自主完成學業,

不需要父母操心的同學,

才能成為狀元。

03

選擇學校,專業和父母發生過衝突嗎?

也許,

還有不少的同學認為,

學習是為父母而學。

所以這些孩子,

只懂得順從父母的願望,

從不會編織自己的夢想。

事實告訴我們,

父母並不會把意願強加於孩子的身上,

當孩子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夢想,

父母一定都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但前提是,

我們需要找到我們的夢想。

04

狀元晚上幾點睡?

狀元也非金剛人,

照樣信奉「愛拼才會贏」。

8小時內求生存,

8小時外求發展。

在大家上課時間完全一致的情況下,

誰能更好地利用課後時間,

誰就更有可能成為「狀元」。

不要以為自己熬夜玩手機就等同於「拼命」,

真正的學霸和狀元,

習慣在漆黑的夜點亮夢想的燈火。

05

狀元們的學習時間?

哪有什麼智商超群,

不過是每日每夜的堅持。

「狀元」並沒有傳說中「聰明」,

沒有一點就通,

沒有無師自通,

狀元之所以是狀元,

也不過是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僅此而已。

06

狀元們會緊張嗎?

不要以為狀元就無所不能。

狀元可以是你,

狀元可以是我,

狀元也可以是他。

狀元也只是個很普通的人,

面對考試,

也會感到緊張,

考得不好,

也會感到失落。

百鍊成鋼,

方成狀元。

07

遇到學習瓶頸怎麼辦?

能夠成為狀元的人,

有一點一定是相同的。

那就是,

不為失敗找藉口,

只為成功找方法。

畢竟,

弱者選擇抱怨,

強者選擇堅持。

08

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智商只是基礎,

因為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一樣的。

重要的是興趣,也就是動力;

重要的是堅持,也就是努力;

重要的是平靜,也就是心態穩定。

只要能夠做到以上三點,

我們也可以成為「狀元」!

只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懂得要為未來的自己負責,孩子們才會擁有學習自主力。

提升學習自主力,明白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要為自己而學習;

提升學習自主力,不再被動學習,不再是「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提升學習自主力,認識到學習是一件只在自己頭腦中發生的事情,沒有人能替代自己,要親自去做才能對自己負責。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晉級的秘密,答案都藏在這個故事裡
    高考在即,我認真看了幾個省份的狀元之路,在他們身上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所有孩子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如何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樊登老師曾分享過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事。而反過來,如果我們處理打架的事件,在學校裡處理不完,小打小鬧,整天就叫家長,你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價值觀?你教會了他什麼東西?沒有,他下次可能能夠學會說,避開你到牆外邊去打架,就僅此而已。
  • 城市記憶丨揭秘,北緯26.98° 東經113.77°盛產「狀元」的秘密
    高隴歷史上出過狀元、出過會元、出過宰相。時隔數千年,茶陵高隴又出了一位「狀元」,它叫「犀橙狀元」。「犀橙狀元」名從何來「犀橙狀元」誕生在高隴這片蘊含璀璨進士文化的美麗鄉間,這個鄉間種出了臍橙界的狀元。「犀橙狀元」敢於自稱「狀元」,並不是自誇。
  • 蟹狀元:預售搶蟹卡,揭開陽澄湖大閘蟹的秘密...
    原標題:蟹狀元:預售搶蟹卡,揭開陽澄湖大閘蟹的秘密...官方合作購買,品質才有保障蟹狀元大閘蟹核心養殖基地處於規模大、品質優的陽澄湖大閘蟹核心水域周邊皆是生態綠地,遠離汙染源。為確保培育出原生態、高品質的陽澄湖大閘蟹,蟹狀元實施溯源監控和嚴格管理措施,蟹苗投放前,採用生石灰全面消毒,確保水體清澄,透明度高。養殖過程全面對外公開,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可追溯的安全產品。
  • 高頓,量產「狀元」的秘密
    更令它驕傲的是,成立13年,其培養出了40名ACCA(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特許公認會計師)全球及大陸地區狀元。批量「生產」狀元背後,高頓有著怎樣的「神奇魔力」?
  • 河南歷年高考狀元名單 分數一覽 南陽一中狀元佔比最大
    從2006——2020年,這十四年間,河南的教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優秀的學子也是層出不窮,那麼歷屆的河南狀元都是考了多少分的成績呢2017年-2020年其實在分數出來的第一刻,就會有記者去採訪的這些狀元郎的
  • 29省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和他們後面藏著的秘密
    開創科舉的隋代沒有狀元姓名留,所以孫伏伽成了目前可查的第一位科舉狀元。最終的榜單上,他並非狀元,但李啟東仍可被視為雲南第一位狀元。但是,偶然中包含必然:各省份的首個狀元分布,基本上覆蓋了古代中國的主要版圖。從科舉狀元分布,可以看到唐代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當時像廣西、廣東這樣的偏遠之地也有了狀元。
  • 放棄54萬元的高考狀元
    ,自信,懂事,聰慧,《魯豫有約——後高考時代,狀元來了》解構最真實的高考狀元。陳魯豫:今天的嘉賓,非常厲害,他們是今年高考幾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狀元,有來自廣西的,重慶的,內蒙的,陝西的,還有天津的,有文科狀元,有理科狀元。三個男生三個女生。
  • 古代最倒黴的狀元,當狀元不到20天,就被處以車裂之刑,他犯了什麼錯?
    從地方上的鄉試到中央的省試與殿試,從「解元」到「省元」再到「狀元」,經過層層選拔,最終一批有才華的人就被錄用到朝廷或者地方上了。 比起範進,明朝的一位狀元要顯得更為悲催,1368年至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一位博學多才的人名叫陳安,福建閩縣人。
  • 少年派小說原著結局是什麼 鄧小琪媽媽的秘密是什麼 爸爸是誰
    少年派鄧小琪媽媽的秘密是什麼?鄧小琪的結局是怎樣的?少年派鄧小琪媽媽的秘密是什麼:據劇透,鄧小琪媽媽的秘密是她曾和錢三一的爸爸錢鈺錕在一起過,在明知道錢鈺錕有妻兒的情況下,還和錢鈺錕在一起了,破壞了錢三一的家庭。錢鈺錕和妻子裴音之間的關係在很早之前就出現了裂縫,而鄧小琪媽媽出現是錢三一的家庭破裂的導火線。
  • 他是雲南高考狀元,完全沒有料到會中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他
    2017年高考,張詮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64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7年雲南省高考文科狀元,其中張詮的語文考了130分、數學考了140分、英語考了145當得知自己中了狀元的消息,張詮的第一反應是十分意外,而且特別驚訝,他完全沒有料到自己會中狀元。高考成績公布之後,清華北大的招生老師都來搶他,不僅承諾,只要他報考他們學校,專業可以任她他選擇,而且還邀請他到北京參觀校園,以便更好地做出選擇。
  • 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在古代歷史上,有一個十分歷史悠久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稱之為科舉制度,在悠久的歷史上,這項制度可以說帶給很多人幸運,同時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尤其是在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榜眼、探花,就更是顯得不一樣了。正因為這三者的特殊性,所以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狀元、榜眼、探花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一色杏花紅十裡,狀元一去馬如飛。」 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可以說是古代封建社會下所有學子的最終夢想。 隨著時代變遷,科舉制的廢除,「狀元」也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現代社會總喜歡將各地高考的第一名稱呼為"狀元",每年也因此誕生了各種省份地區的文理高考狀元,但是封建社會的狀元若是在今日
  • 29個省史上首個狀元,透露了科舉發展的秘密
    ,可能並非歷史上絕對最早兩宋時期,除了中原王朝科舉取士,周邊政權也效仿中原,西北、東北部分省份的狀元就出自遼、金、西夏的科舉考試多數狀元指的是最受推崇的「進士科」,天津張仲安獲的是「詞賦科狀元」28位狀元多數為正式發榜的「一甲第一」,雲南、海南本身進士就很少,此兩省狀元「」筆試」成績均為第一,但殿試中因皇帝朝臣偏見,而屈居「榜眼」和「探花」徒單鎰
  • 曾經的陝西省高考狀元現在在做什麼?
    談及對今年考生報志願有什麼建議,郭璐笑著說,「我想說同學們要先問問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是別人在做什麼或者是別人都在做什麼。少年時期懵懂的衝動,其實就是你骨子裡的想法,和你的人生有關。」張詩佳說,從進入校門起,她就感覺什麼事情都得自己做主,在北大上學,大一大二都要上通選課,包括理科、歷史、美育、心理學等各個學科,每名學生每類都必須選學,這時就面臨選擇的問題,當時她在網上找了很多經驗帖,諮詢了學長學姐才選好了課程。  張詩佳說,她的成績在中遊,但她覺得經過兩年的學習,性格更加開朗,遇到事情也會獨立解決,在大學受益很深。  已經放暑假的張詩佳準備去會計事務所實習。
  • 小小說:狀元劉一品
    我的弟弟劉一品像只吵嘴的花喜鵲一樣,在院子裡鬧喳喳的,不消說,我就知道這隻鳥兒叫的什麼名堂了。用爺爺的話來說,劉一品又考學校裡的狀元了。這年春節祭拜列祖列宗,爺爺很是鄭重地當著列祖列宗的面對我們說:「你們誰考第一,家裡有雞宰雞,有鴨宰鴨,宰母雞也不痛惜,狀元就當獎勵吃大棒腿。」我爺爺一介農夫,如此重視教育大業,根源來自我們的爸爸。爸爸通過讀書這條路,走出劉家村到鄉裡當幹部。我爸爸好像變成了劉家村上空的太陽,把我們家的房頂照得亮堂堂。
  • 68位高考狀元父母有共性,不輸在起跑線上,陶行知說出教育的秘密
    失敗者各有原因,而成功者卻都有共性,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是什麼讓孩子走向了狀元與學霸的成才之路的,而這卻被陶行知一語道破。一、你會這樣與孩子交流嗎?也許很多人知道這個故事,而作為父母,我們從中看到什麼了嗎?
  • 一個寒門狀元「死」於咪蒙之手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光看這標題我就想轉發了,刷屏之勢來得迅猛,十萬加手到擒來,但同時反轉也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昨晚朋友圈還在為死去的狀元集體哀悼,今天一大早這篇刷屏文已經被全方位多角度地無死角扒皮……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究竟講了什麼?
  • 科普:古代狀元學位當官是什麼官職?
    狀元這個說法,最早在唐代時,就已經出現。說的是那些在科舉考試中,拔得頭籌的天之驕子。但是,把狀元作為殿試第一名的正式名稱。還要等到明朝時,才開始使用。而在過去,能考上狀元的,大多是屬於拔尖的一列。這些狀元,無論天賦、努力,甚至運氣,都有過人之處。畢竟從地方一路考到京城,最後通過皇帝的考核,需要太多的因素。
  • 復旦MBA聯考狀元為何頻出復旦託業?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金錢,這是復旦託業帶出的復旦MBA聯考狀元給我最大的啟示。為什麼?因為復旦MBA給新生準備了豐厚的獎金,哦,不對,是獎學金,獎勵給那些在筆試和面試過程中表現最優秀的同學,最高可以達到全額學費的數額(2020年為419800元)。
  • 古代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介布衣,寒窗苦讀十年進京趕考,一旦中了狀元不光會得到別人的喝彩,官方也會抬轎子來迎,狀元派頭如此之大,僅僅就是為了做官——類似於知縣等的官嗎?看派頭顯然不是的,那麼考上狀元後可以當個什麼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