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合肥10月17日消息(記者洪波) 公元二00二年十月的一天,美國一摩天大樓商務談判大廳,某國際知名跨國公司高層一行神情莊重地端坐在寬大的談判桌前。坐在對面的,是幾位西裝整齊得體、舉止從容坦然的中國人,他們神態自若,有條不紊地用流暢的英文闡述著自己的觀點,神情言語中既透射出無比的自信與銳氣,又洋溢著由衷的誠懇和大度。這是安徽豐原集團高層在美國、歐洲進行的無數貿易談判中的一次,結果,豐原集團又籤得一筆大額貿易定單。
豐原——這個富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神奇的名字,她正式在中國和全球註冊至今,短短幾年時間,已經爆發出令人側目的能量:
——世界第一大檸檬酸及鹽類生產企業;
——中國精細化工產品出口量最大企業;
——中國農產品綜合深加工龍頭企業;
——世界著名食品、飲料、化工、洗滌劑等跨國公司的重要供貨商;
——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新型汽車用燃料酒精定點生產企業等等
豐原的總部,座落在素被譽為「淮上明珠」的安徽省蚌埠市。蚌埠,位於我國三大水系之一,南北氣候分界線的淮河中遊,是千裡淮河最重要的一個港口城市和交通樞紐。豐原數十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和科研實驗大樓,分布在這座城市從東到西數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構成蔚為壯觀的豐原工業城。在上海,具有國際一流技術設備的可可食品企業掛上了豐原的牌子;在揚州,亞洲最大的維生素C生產企業併入豐原的麾下;在內蒙、在吉林、在淮北、在江南,豐原的企業和項目一個個拔地而起;在美國、在歐洲、在中非,豐原的營銷、採購網點迅速部署、輻射到位。豐原產業開發的觸角涉及食品、生物、化工、油脂、製藥、燃料、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數十個種類,成百上千個品種,產品鏈條不斷地延伸和拓展,企業規模迅速地膨脹和擴張。在外界看來,豐原是個既引人入勝,又匪夷所思之迷。當筆者向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求證這個謎底時,他只是微微一笑:「我是喝淮河水長大的,淮河給了我底蘊與靈氣。」
淮河,是中國一條位置獨特、地位非常重要的水系。淮河與秦嶺,歷來為氣象學界視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近年考古發掘證實,淮河流域孕育了中華民族最早期的文明,淮河與長江、黃河一樣,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發祥地。在蚌埠出土的文物顯示,這裡誕生了人類最早期的穀物種植和養殖業,近年發掘的「中國原始第一村」蒙城尉遲寺遺址,被專家定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築遺存。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南北交界、四通八達、土地肥沃的地理環境,使這裡成為歷史上經濟的南北交融與文化的博採眾長之地。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就建都於此,夏、商王朝的興起,開創了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歷史上的淮河流域盛產稻穀、小麥、玉米、甘薯等多種農作物,這裡的稻穀、小麥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營養之豐富堪稱中國一絕。「一方水土育一方豪傑」,我國歷史上的文化鼻祖和政治梟雄老子、莊子、管仲、華佗、曹操、朱元璋 … … 均產生於此,更有胸懷天下、為民造福的大禹為根治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英雄神奇傳說。大禹最終娶了蚌埠淮河岸邊塗山氏女為妻,更為神奇的淮河增添了美麗、浪漫情調。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河流域自古以來實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淮河兩岸的人們性格淳樸豪爽,熱情奔放,既有北方的耿直敦厚,又有南方的細膩多情。產生於淮河之濱的傳統歌舞「花鼓燈」,以熱烈似火、豪情奔放的旋律節奏,豐富多彩、婀娜多姿的表現手法,集歌舞、雜技、武術、戲曲、鑼鼓、吹奏表演於一身,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芭蕾」,花鼓燈是淮河兒女率真而又豐富的性格最生動、形象的寫照。淮河之水數千年來滋養著這片土地,奉獻了豐饒多樣的物產資源,養育了勤勞淳樸聰慧豁達的人民,孕育了華夏文明的優秀成果。
時光流轉,公元二十世紀末期,中國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大潮猛烈衝擊著古老的中華大地,東西方文明發生著激烈的撞擊與交融,在淮河之濱,這片一度沉寂,又經歷了無數災難與洗禮的土地上,一場讓人驚心動魄,又盪氣迴腸的核裂變正在悄悄孕育之中。
一九九四年,連續多年虧損的蚌埠檸檬酸廠已瀕臨倒閉,時任蚌埠華能檸檬酸廠廠長、三十多歲的李榮傑臨危受命,就任檸檬酸廠廠長。一跨入廠區大門,破舊不堪的廠房、零亂不整的設備和士氣低落的職工沒有讓李榮傑氣餒,相反卻激發了他的無窮鬥志。搞技術出身的李榮傑清楚地知道,產品成本高和管理不善是導致這個企業長期虧損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當時,全世界都堅信只有紅薯幹發酵能生產國際上十分緊俏的檸檬酸,可李榮傑就不信這個邪,他毅然帶領技術人員探索用玉米發酵生產檸檬酸,這在國內外同行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技術禁區,在經歷了多次失敗的反覆之後,性格倔強的李榮傑成功了!他直接組織研製攻關的這項重大發明,使檸檬酸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檸檬酸廠一舉甩掉虧損帽子,從此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短短三年,生產規模由三千噸猛增到四萬噸,行業位次由全國倒數第一一躍成為亞洲檸檬酸生產規模最大、效益最佳的龍頭企業。自此,李榮傑率領的豐原集團開始揚帆啟航!
生長在淮河岸邊吃紅薯幹、玉米面長大,又受過現代高等化工專業教育、對西方現代文明有著深刻了解的李榮傑,不僅對這片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土地懷有無限的深情,而且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抱負。在他眼裡,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礦產畢竟是儲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但我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所提供的糧食等各種作物,卻是我們取之不盡,永續再生的無盡寶藏。石油、煤炭是來自於光合作用的碳水化合物,糧食等農作物同樣如此,因此,從理論上說,糧食等農作物不僅應能滿足人們吃飽、吃好、吃健康的需要,而且能夠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的多種需要,現代高新科技飛速的發展已經或正在使這種可能逐步變為現實。在豐原集團辦公大樓會議室裡,李榮傑拿起美工筆在寬大的白板上熟練地演繹豐原集團產業鏈:豐原集團目前已逐步形成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四大相關產業,分別是豐原生化、豐原藥業、豐原食品和豐原新材料。豐原生化是把玉米、小麥、甘蔗、秸杆、紅薯、大豆、油料作物等農產品經過發酵、分離、提取,精製為中間產品,這些中間產品能用作藥品原料的便成為「豐原藥業」的產品基礎;能成為食品原料或添加劑的便成為「豐原食品」的物質基礎;能生產乙醇燃料的便成為新型能源的原料;能成為其它工業原料的便成為「豐原新材料」可再生資源的發展基礎。豐原生化品種系列裡包括有機酸鹽類、酯類、油脂類、酵母及調味料類、飼料類、酒精(燃料)類、澱粉糖類、酶製劑類、聚合有機酸、聚合胺基酸、聚合醇等等,這些都是從人們司空見慣甚至被認為已經過剩的糧食中提取出來的。李榮傑談起這些,顯得格外興奮和信心十足,不斷揮動著有力的手臂:「無論何種糧食,都是由一些基本物質元素構成的,如碳、氫、氧、氮等,當各種各樣的物質以生命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它們外表的差異,反映了內在分子結構的不同,如果通過生物技術調整糧食的分子結構,就會產生新的有用物質,要是能用更先進的技術,自由切割糧食的分子結構,生成的新物質就更加豐富多彩了,糧食甚至可以變成化工、塑料、紡織、建材、能源、燃料的原料,農業資源就會真正成為工業的重要原料,這是何等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現在,豐原集團掌握著國內領先的生物發酵技術,豐原集團副總孫燈保指著車間裡幾個巨大的發酵罐說:在豐原,玉米澱粉經過發酵,可生產出酒精、味精、檸檬酸、用於生產可降解塑料的L——乳酸等;經過糖化,可產出低聚糖、結晶葡萄糖、麥芽糖等;糖經過氫化,可生成各種糖醇,用於生產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維生素C等;經過氧化,可生產有機酸的酯類化合物,作為無毒溶劑和無毒增塑劑,剩下的廢水廢渣可用於開發蛋白飼料、菌體蛋白或飼料酵母,最後才進行處理排放。因純粹糧食發酵,未加入化學物品,處理後的水可直接灌溉農田。整個生產過程,糧食原料被真正地吃幹榨盡,反覆循環流動,不僅極大豐富了豐原產品的種類,降低了成本,而且構築了豐原生化、藥業、食品、燃料及新材料四大關聯產業的基礎,使豐原形成一個科學、合理、高效、相互依存的健康的產業群體結構,大大強化了豐原的核心競爭力。
當然,有了原料和中間產品還不夠,近年來,豐原的領頭人李榮傑在構築豐原產業鏈上接連甩出令同行瞠目結舌的大手筆:以九千五百萬元買下亞洲投資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上海嘉麗可可食品有限公司;一期投資一點六億元,在碭山建設二點五萬噸濃縮梨汁及果酒、罐頭生產線;在固鎮建設大型菜籽、花生油生產基地;與比利時共同出資設立亞洲最大規模的L——乳酸生產基地,既能生產紡織纖維,又能製作可降解塑料;通過參股、控股、兼併等資本運作手段,「高起點,高效率」進軍醫藥產業,迅速構建藥品研發、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的現代醫藥運營模式,並控股安徽醫藥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豐原藥業;收購維生素C產量居世界前列的江蘇江山製藥有限公司;建設年產三十二萬噸的國家定點燃料乙醇項目,等等,為使豐原的科研開發保持在一個高水平,豐原集團投巨資建立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豐原技術研究院,研究院設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和生物技術、醫藥研究、食品研究和化工分離純化技術等四個研究中心,從而確立了豐原在中國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無可置疑的領先地位。
二00一年夏季,在美國洽談商務之餘的李榮傑興致勃勃地來到世界旅遊勝地——夏威夷。
夏威夷的海灘,椰樹搖曳,海水碧藍,沙灘潔白、細膩,景色迷人,一群身穿草裙的少女,跳著歡快的草裙舞,熱情歡迎每一位客人,並揮動著手臂大聲招呼:「Aloha!(阿羅哈)Aloha!」大意是:你好,我愛你!這是夏威夷人對客人親切的問候語。是啊,Aloha,此時的李榮傑感慨萬千,美國夏威夷是個多種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又是世界聞名的旅遊、休閒勝地。夏威夷的形象蘊涵著自由、開放、交融、時尚、浪漫及高品質的生活與回歸自然的情調,代表著西方文化的精粹。豐原人走的不正是用世界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和西方先進的文化理念來改造我們的傳統產業,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改善中國人的生存質量。應當說,豐原的發展壯大,不正是對外開放和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結果嗎?於是,豐原生產的食品有了一個響亮而又意味深長的名字——「阿羅哈」。
發展食品產業是豐原集團的一個重要戰略部署,並且從二00一年就已全面啟動。
從戰略上講,豐原集團依託淮河流域以至全國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已經形成數百萬噸的糧食深加工能力,有著非常豐富的產品鏈,從檸檬酸、鹽類產品、澱粉糖、胺基酸系列產品,到酵母、明膠、味精及其它有機酸類產品等,這些食品工業的主要原輔料,為豐原發展食品產業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豐原具有從事食品行業必備的原材料優勢,成本優勢,企業管理的成功經驗及良好的融資能力,具備做好、做大、做強食品產業的先天條件。同時,食品消費品是樹立企業形象、形成品牌優勢、促使企業知名度迅速提高,影響迅速擴大的優良載體。豐原集團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預測後提出:在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的前提下,積極發展以餅乾、糖果、巧克力、果凍、冰淇淋、膨化食品和醬製品、粗纖維食品、穀物營養早餐食品、植物蛋白系列為主的豐原食品工業,豐富豐原產品鏈,增強豐原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整體上,確立以「阿羅哈」作為餅乾、糖果等豐原休閒系列食品的統一品牌,通過品牌戰略的實施,強力推向全國,使「阿羅哈」品牌最終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知名品牌。談起「阿羅哈」,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真是一往情深。他領著筆者來到豐原食品陳列室,這裡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各式各樣、包裝精美的豐原「阿羅哈」牌食品,有精雕細琢、口味正宗的巧克力,有品種繁多、香味撲鼻的餅乾,還有用各種農產品加工而成的膨化食品和粗纖維食品。李榮傑笑著說:「我們是以淮河流域和中國各地最地道、最優良、最貨真價實的農產品作原料,用國際最先進的高新技術和當今最流行的製造、包裝工藝,生產出最合乎人們口味、最有利於人們健康的食品。因為我們的原料是天然的,無化學添加劑的,很多是粗纖維食品,可以降脂舒壓,強筋壯骨,這正符合人們追求綠色、天然、改善膳食結構、減少文明病的健康時尚消費趨勢。我們豐原『阿羅哈』食品的理念是:認真做事,誠信做人,永不欺騙消費者,繁衍綠色生命,關愛人類健康。」
「我們豐原人推出『阿羅哈』,決不僅僅是推出供人們消費的食品,而是在推廣我們的理念、我們的文化,這種文化應是幾千年淮河流域孕育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當今世界先進文化交融後的結晶。我們豐原人辦企業,也決不僅僅為了賺錢,我們都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不論企業有多大,我們任何時候都未能忘記自己是淮河的兒女,是炎黃的子孫。」說到這裡,李榮傑神情凝重。近年來,李榮傑結合企業的實踐,在反覆思考這樣一些問題:中國的農產品真的過剩了嗎?中國靠土地為生的農民就這樣永遠窮下去嗎?中國農業會永遠是弱勢產業嗎?糧食經轉化後能多大程度上解決中國的能源短缺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組數據吧:近年來,我國農產品中穀物年產量為四億噸,約佔全球總量百分之二十,位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國農產品出口僅佔全國外貿總出口額的百分之七左右,世界的百分之三。而經加工出口的農產品只佔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零點七九比一,而發達國家一般為三到四比一;我國農產品加工增值率僅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而國外在百分之二百到百分之三百,有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增值率甚至更高。據預測,如果我國的農產品轉化能力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將直接增效五百億元;如果我國每年有一億噸糧食進入深加工領域,農民就會富裕起來,農業將不再被視為弱勢產業。就安徽省而言,只要豐原集團「十五」期間能順利把糧食深加工能力由現在的一百八十萬噸提高到七百萬噸,基本上就能解決全省糧食的出路問題,安徽農業產業將增效上百億元。再看能源,以豐原集團目前掌握的技術,三千萬噸玉米可製造一千萬噸降解塑料或生產一千萬噸燃料酒精。以二00二年我國玉米產量約為一點三五億噸計算,如果全部用來生產燃料酒精或製造可降解塑料,將能為我國節約多少能源,其環保價值又將如何估價?而我國的能源、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
豐原集團將在「十五」期間,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安徽省、蚌埠市的大力支持下,投資一百五十億元以上,加快實施年七百萬噸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李榮傑說:利用豐原生化技術,一噸玉米加工成酒精,可提高二倍附加值;加工成檸檬酸,可提高二點五倍;做成可降解塑料,則提高十倍;如果把它變成抗癌藥物時,身價就會提高數千倍 … … 近幾十年,是中國幾千年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歷史與時代把豐原推到今天這個位置,華夏大地種植業、養殖業的發源地,沃野千裡,物產豐饒,積澱豐厚,而又歷盡滄桑,多災多難,曲折迂迴流到今天的淮河,在它的邊上,誕生了豐原這樣一個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似乎蘊藏著某種歷史的必然。血液裡流淌著民族優秀基因、胸懷民族和人類崇高理想的豐原人必將不辱使命,奮力拼搏,劈波斬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