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街頭文化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逐這種文化,吸引了一眾潮牌進駐中國。而論起嘻哈圈的OG級服飾品牌,繞不開Starter,國內Hip-Hop圈時常能看到rapper們穿著Starter的服飾。
這位潮流鼻祖的子品牌Starter Black Lable,如今也在中國開出了首店。
體育+嘻哈服飾的潮流鼻祖
1971年,前美國國家籃球「明星」 David Beckerman 創立了Starter項目,用來供給紐哈芬大學的體育團的服裝,Starter由此誕生。
1976 年 , STARTER先後與MLB 、NBA、NHL、NFL這美國四大運動職業聯賽以及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達成了非獨家許可協議,為這些職業運動聯盟製造帶有隊徽的服飾,Starter也是第一批獲得運動服行業授權的服裝品牌。
後來,美國街頭文化、嘻哈文化發展到鼎盛時期,Starter在為MLB提供的棒球夾克設計中,率先採用了街頭潮流因素的緞面材質,意外獲得了大批球迷的歡迎,成為當時各大體育明星和體育愛好者競相追逐的藏品,一部分的球迷直接轉化為了Starter的忠實擁躉。
早在2006年,Starter便和嘻哈青年奉為「教父級」街頭滑板服裝品牌Supreme進行聯名,進一步注入嘻哈文化基因。
而「當紅辣子雞」——說唱組合Public Enemy還為此次聯名添了一把柴火,Public Enemy的經典瞄準鏡圖案被用作印花圖案刺在了 聯名服飾的背面,如今這件服飾已炒至上萬元一件,Starter+Supreme+Public Enemy的組合也成了經典的營銷案例。
除了趕上街頭文化興起,音樂、時尚、體育運動也是Starter攬獲粉絲的渠道。嘻哈歌手們穿著潮流服飾觀看體育賽事早已成了一種風尚,在偶像的帶領下,許多粉絲也開始穿起了Starter。
藉助前期的積澱和圈粉,充滿著街頭潮流風格的單品受到了無數的明星、嘻哈歌手、潮流ICON的追捧。於是在2012年,Starter也順理成章推出了高端街頭潮流支線STARTER BLACK LABEL,該子品牌在今年的5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西單大悅城開設了首店。
融入中國風的科技感體驗店
不打無準備之仗,STARTER此次進駐中國為了凸顯嘻哈的品牌文化,在門店體驗上也頗花心思。為了讓消費者更有親近感,Starter推出首批限定紀念單品「瓷·HOMIE」棒球帽。
該系列限定單品,以北京方言「瓷」為設計靈感,結合美式街頭文化中常用到的單詞 「HOMIE」作為刺繡的圖案,將中美兩者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作為給北京潮迷的見面禮。
北京店除了帶來最新系列的「Star & Youth」服飾,Starter還展出了兩款特別的聯名產品:
STARTER x米原康正:STARTER攜手潮流攝影師米原康正,推出「留起了我的前劉海」主題系列。
STARTER x One Life:通過誇張、絢麗的配色,表達年輕人勇於追求自我、不被世俗束縛的態度。
多媒體LED文化藝術裝置也是北京店的看點之一。畫面中還頗具巧思的引入了北京經典的石獅子元素,以及用毛筆書寫的「北京」字樣。右側的流動屏交替展示石獅、毛筆字北京、鬥拱、飛簷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而Starter經典的「Satin Jacket」也被放入其中。
此外,Starter的驚喜還藏在一些小地方上,例如老式電視中藏匿的球鞋,別有洞天的試衣間,黑白極簡的背景牆等。
Starter還拿出了360度全鏡面設計+可變色LED燈管這一招,用光影的變化去營造時尚的千姿百態,鏡面的設計也模糊了空間的界限。
隨性地用LED燈管來擺出品牌的Logo,並邀請活躍在國內各大嘻哈音樂節的知名DJ現場即興演出,用動感音樂帶動現場氣氛,讓嘉賓親身感受嘻哈音樂和街頭文化的活力與魅力。
街頭時尚正在雄踞服裝市場
2017年被稱為中國的嘻哈元年,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有嘻哈》 的播出,隨著節目的橫空出世,帶火了一系列高端街頭品牌,如Off-White,Vetements,Supreme和Raf Simons等在中國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其中吳亦凡效應更是一劑催化劑,為潮牌們的商品提供了免費的營銷和推廣。
在嘻哈潮流風靡中國之前,「美潮」和「日潮」一直佔據時尚的大流,嘻哈潮流的出現帶來了新鮮感,這也表現出新興消費者Z世代對了解獨特的外來街頭文化和個性的強烈興趣。
在節目播出不久,Supreme便與法國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合作,在北京時尚798藝術區畫廊開設了一間遊擊店。Off-White也不甘示弱,緊跟著在北京和上海開設了旗艦店。
小眾的嘻哈潮牌也趕上了順風車,諸如TCH、Stussy、BeenTrill、Champion等小眾嘻哈潮牌也分了一杯羹,Champion在2018年的12月便連開了7家門店,2018年9月BeenTrill的中國首店也落戶成都。
Z世代的年輕人對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十分狂熱,潮牌之所以受到Z世代的追隨,在於他們能保持消費者的興奮度並源源不斷地輸出新鮮感。加上嘻哈潮牌往往善於製造產品稀缺性,並且熱衷於定義新的生活方式,這點也十分契合Z世代的胃口。
Z世代的購買力是公認的強勁,為迎合市場,越來越多服裝企業開拓潮流風格產品線,不少運動服飾、休閒服飾加入混戰,但由此也引發了普遍的同質化。擁有獨立的態度和創作表達的品牌少之又少,同行之間的抄襲更是家常便飯。
如今不少品牌改變了原有的設計模式,從已有的街頭風格和設計師的個人想法決定設計方向,變成跟隨消費者的意見,從而引起共鳴。嘻哈服飾目前仍屬於小眾文化,但隨著街頭文化的普及,將來也許能從小眾市場到登上主流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