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趙奇介紹了本市「隨申碼」應用服務相關情況。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本市及時推出「隨申碼」服務,通過大數據賦能,創新管理服務方式,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市「隨申碼」起源於疫情,但應用不局限於疫情防控。在「隨申碼」設計之初,就將其定位為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的市民隨身服務碼,運用服務理念,寓管理於服務之中。隨著前期疫情防控需要,「隨申碼」已廣泛使用於機場鐵路、道路卡口、醫院藥店、企業園區、住宅小區等各類公共場所中,有效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截至當前,「隨申碼」累計使用次數超12.6億次,用碼人數超3400萬人。
」
目前市民通過「隨申碼」可以使用哪些交通方面的便民功能?
市交通委副主任董愛華表示,這段時間以來,市交通委積極推進「隨申辦」超級應用的建設工作,一方面對接本市一網通辦相關工作,推進相關行業電子證照的歸集工作,已完成公路市政施工許可、出租汽車營運許可、道路運輸經營許可等60類電子證照信息的歸集,方便市民或企業辦事使用;
另一方面,市交通委響應本市加快落實推進政務服務應用的整合工作,推進上海交通、上海公交、樂行上海等3個APP與「隨申辦」APP的整合。同時,把市民關注度高、使用頻率最多的「公交實時到站信息」、「交通卡餘額」、「實時路況」、「充電樁查詢」、「停車場查詢」等功能整合入「隨申辦」APP。
今年5月以來,市交通委會同久事集團、申通集團,積極配合市大數據中心,開展通過「隨申碼」整合乘車二維碼的工作。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對接, 7月底我們初步完成兩個二維碼在「隨申辦」APP中的調用、展示及使用功能,市民可在「隨申辦」APP中,分別找到「公交」、「地鐵」按鍵使用。目前,市民乘客可以通過「隨申辦」APP實現刷碼乘坐地鐵、公交、輪渡等公共運輸出行。
據統計,功能剛剛上線的這一個月中,通過「隨申辦」APP開通「上海地鐵二維碼乘車服務」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5.8萬,開通「上海公共運輸乘車碼」的用戶數超過了8.1萬。接下來,市交通委將進一步豐富交通領域在「隨申辦」中的功能,更大程度方便和服務廣大的市民朋友們。
經過半年多的發展歷程,本市「隨申碼」服務呈現出三個特點:
1
功能快速迭代
今年2月17日,「隨申碼」正式上線,作為上海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隨申碼」的開發上線僅僅用了24小時,背後依靠的是市大數據中心匯聚治理的本市和國家海量公共數據。「隨申碼」上線後,本市實施「綠碼、黃碼、紅碼」三色動態管理;用戶可通過「隨申辦」移動端,申請獲取「隨申碼」,作為個人健康的參考憑證。與此同時,為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借鑑網際網路產品管理理念,對「隨申碼」功能進行了一系列迭代更新。
3月1日,擴大了用戶覆蓋人群,支持港澳臺人士、外籍人士獲取「隨申碼」,目前已有相關用戶23.2萬人;
3月15日上線「隨申碼」企業版,各類企業可以快速申領單位張貼碼,出入員工和訪客只需掃一掃,即可查看並記錄人員健康狀態,從而助力復工復產和精準防控,目前已有3708家機構和企業申請了張貼碼,掃碼服務共計2376萬次;
4月3日,創新推出「親屬隨申碼」,為學校複課、兒童出行等帶來了極大便利,累計用碼次數達2584萬次,199.2萬未成年人通過親屬申領獲碼。
5月15日,「隨申碼」平臺與電子證照庫後臺實現融合貫通,為各政務服務窗口實現「亮碼辦事」進行賦能。
7月5日,「隨申碼」開通看病就醫功能,為患者提供「脫卡支付」新模式。
2
服務內涵持續深化
線上服務多渠道、多元化。本市「隨申碼」依託「隨申辦」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向市民群眾提供多渠道服務。基於「一網通辦」照片庫,「隨申碼」還能實時顯示本人照片頭像,方便管理人員進行人碼對比。此外,提供線上申訴渠道,市民群眾如果對「隨申碼」數據準確性有異議,也可以通過「隨申碼」下方的「我要申訴」留言申訴,後臺服務團隊將會在第一時間予以核實處理並反饋。
線下服務體現溫度。考慮到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弱勢群體等不同群體的多樣化特點,本市不強制在所有線下場景使用「隨申碼」,可按照「有碼認碼、無碼認單」的原則予以認可,最大程度照顧各類人群的習慣和需求。
跨地區健康碼「一碼通行」。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應對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跨地區健康碼互通互認,為三省一市乃至更多省市企業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3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除了將「隨申碼」用於個人健康信息核驗外,本市相關部門依託「一網通辦」和大數據賦能,在多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城市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在政務服務領域,5月份,本市在部分行政服務中心和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將「隨申碼」應用到政務服務辦理環節,申請人到窗口亮出「隨申碼」即可預約取號、辦理事項、調用證照,享受一站式的政務服務體驗。
在畢業生求職招聘領域,5月21日,市教委推出「畢業生就業隨申碼」,依託市大數據資源平臺,打通求職數據共享交換通道,實現用人單位掃碼發布招聘信息、畢業生掃碼授權提交求職簡歷,構建了雙向互動、安全可靠的求職信息傳輸通道,為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生就業提供安全保障。
在文旅、體育及信用領域,5月底,市體育局將「上海市遊泳場所泳客健康承諾卡二維碼」與「隨申碼」關聯,泳客到遊泳場館出示「隨申碼」,即可核驗健康狀態並快速入場。截至8月底,已在本市150家遊泳場所試點運行,累計服務83萬人次。6月,上海大劇院、虹口足球場等文體場館實現閘機掃碼入場,觀眾只需出示「隨申碼」即可同步核驗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購票信息。上海圖書館推進「隨申碼」全場景使用,3月份實現掃「隨申碼」過閘機入館,同步核驗健康狀態和預約信息;8月底,實現通過「隨申碼」辦理外借讀者證;近期,市民將可通過「隨申碼」信用核驗功能實現免押金圖書借閱。
在政務服務「好差評」領域,結合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7月31日,推出「隨申碼」離線碼,在本市多數政務服務窗口實現支付寶、微信掃碼評價。9月中旬,還將在公安、稅務窗口上線。通過掃碼評價窗口服務,進一步拓寬公眾與政府間的良性互動,改善政務服務體驗度。
在交通出行領域,7月底,市交通委會同久事集團、申通集團,將原本散落於多個APP的「公交碼」「地鐵碼」進行整合,市民只需要使用「隨申辦」一個APP即可實現公交乘車、地鐵進站,為市民提供出行新體驗。
在衛生健康領域,市衛生健康委牽頭開展醫療付費「一件事」改革,逐步實現「隨申碼」與醫保電子憑證關聯,在看病就醫場景中,能夠使用「隨申碼醫保服務」完成掛號、就診、付費全部流程,病人看病免帶實體卡,就醫付費不排隊。8月底,已實現全市公立醫院醫療付費「一件事」改革全覆蓋。
在社會治理領域,6月,在部分區推出商鋪「隨申碼」,匯聚沿街商鋪註冊許可、監督檢查、消費評價等數據,監管人員掃碼即可開展檢查,市民掃碼可查詢相關信息,讓政府監管更加高效、透明。
下一步,將繼續以應用為牽引,以服務為導向,圍繞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等場景,深入推進「隨申碼」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挖掘「隨申碼」長期應用價值,全力將「隨申碼」打造為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的市民隨身服務碼。
總體發展目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20年底,進一步完善「隨申碼」功能體系,大力開展「隨申碼」各場景應用試點,總結試點經驗,加快複製推廣。
第二個階段到2021年底,深度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先進技術,打造信息高度集成的數位化平臺,構建面向全社會的開放型應用生態體系,為市民提供互聯、泛在、智慧的數字服務。具體而言,繼續在社會治理、城建交通、文旅體育、司法管理、賽事活動、信用權益等領域,分類推進「隨申碼」應用,同時,要做好「隨申碼」基礎能力提升,加強安全體系建設和信息安全管理,為提升政務服務能級和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 / 上海發布
原標題:《您可通過「隨申辦」APP刷碼乘地鐵、公交、輪渡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