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石斑魚養殖模式,讓你養石斑魚的經濟效益提高

2020-12-22 我今醉生百感集

大家好,小編今天又要跟大家聊一聊養殖石斑魚的一些小技巧,養殖石斑魚現在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是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和池塘養殖,其中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是最早出現的一種養殖模式,而工廠化養殖則是在近些年在南方比較多人利用的一種養殖模式。三種石斑魚養殖模式,讓你養石斑魚的經濟效益提高!

網箱養殖石斑魚,主要的優點是放養的密度比較高,在管理上面是挺容易的,這種養殖模式,效率是比較高的,在這麼多養殖模式當中,網箱養殖的模式佔領著主導地位。

網箱養殖也分為近岸養殖和離岸養殖兩種方式,這是根據網上的規格和飼養的位置決定的,近岸的網箱養殖模式耗費的時間比較長的。這種養殖模式的水交換能力比較差,在水質上會比較惡劣,如果沒有進行一定的控制的話,水體細菌和寄生蟲也會比較多,這一種近岸網箱養殖模式在近些年越來越少人利用。

深水網箱養殖模式,則是放在離岸比較遠的海區內養殖,相比而言,水質是比較好的,不過這種養殖模式,需要很高的投資門檻,而且適合的魚類品種不多,運用到石斑魚身上也只是試養而已。

池塘養石斑魚的這種模式是在2000年開始的,這種模式的特點就是放的密度比較小,一畝最多也就投放800條石斑魚,同時,池塘的水體是比較密閉的,流通性較低,養殖人員可以通過自己的護理手段控制水中的病毒,而且池塘的面積也是可以根據養戶的實力去調整,用水塘養殖石斑魚的一種方式,也成為了主要的方式。

工廠化養殖模式的特點是密度高,與往常模式相似的就是這種模式容易管理,效益很高,而相比於網箱養殖模式,工廠化養殖的優勢還有不受天氣的影響,人們可以調控水質和水溫。

不過,工廠化養殖的投資也是非常大的,甚至比深水養殖模式還要大,但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的養殖戶以及國家的一些部門能夠做到工廠化養殖。

三種養殖模式,都可以用套養的模式可以套養羅非魚,蝦苗等附加值比較高的水產品。而且套養一些小魚苗和小蝦苗,可以為石斑魚提供飼料也能夠促使石斑魚搶食,不過,我們對套養的數量要加以控制,不要使池塘的密度太過大,以致使池塘的水質發生變化。

飼料投餵和投餵技術

我們都知道,石斑魚是吃肉的,在投餵石斑魚的時候,既可以人工飼料,還能夠投食一些活飼料。活飼料可以用一些新鮮的小魚苗或者小蝦苗。使用魚飼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人工配合的飼料以及選擇營養價值比較均衡的慢沉的飼料,因為石斑魚不吃沉底的飼料,所以投食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投餵的速度與頻率。

關於投餵技術,小編建議在石斑魚魚苗期的時候我們可以投入一些魚糜,過程中慢慢的加入一些人工飼料。使魚苗逐漸習慣進食人工飼料。

如果我們一直都是餵養石斑魚活飼料的話,我們還要注意添加一些額外的營養給石斑魚,否則石斑魚會因為缺乏維生素以及礦物質而出現一些壞血症等。

當規模養殖石斑魚時,我們可以使用顆粒全價飼料,在投餵軟顆粒的飼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添加其他的一些營養物質,以提高飼料營養的均衡性。

事實上,投餵技術會影響到石斑魚的成本,在投食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到一些水體環境的因素,水體環境也會影響石斑魚的進食,就比如說在25攝氏度的水體環境下,石斑魚的消化速度會在20小時左右,我們要把握這一個時間段,如果投的頻率太高,有些食物會沉到池塘底部,浪費了飼料。

沉入到底部的飼料不僅沒有利用價值,還會影響到水體的環境,可以說,這些都會給養戶朋友帶來很高的浪費。

管理以及病害的一些預防

要養殖好石斑魚,我們還需要注重管理,以及對一些病害的預防,在管理上面,我們除了前期所說的飼料管理以及投餵技術之外,還要注意魚苗的選擇,疾病的預防。

魚苗的選擇

選擇石斑魚魚苗,要靠自己的眼力,也考驗自己的運氣。由於魚苗的來源不統一,魚苗本身的適應能力參差不齊,在引用育苗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魚苗不適應環境而死亡的情況,要想讓自己的石斑魚質量提高,選擇魚苗是重要的環節。

最好的魚苗來源還是天然的野生石斑魚,不過野生的石斑魚由於沒有進行過人為管理,這些石斑魚可能會攜帶一些病菌,存活率可能不高,不過野生的石斑魚苗活性較強,味道上也是更加的美味,比較適合小規模的養殖。

還有另外一個選擇渠道,那就是人工飼養的魚苗,人工飼養的魚苗適合大規模的實驗,這種魚苗都是經過規範的飼養培養的,存活率會比較高,但是這種魚從小吃的是飼料,在味道上可能不及野生魚。

疾病的預防

養魚都要注意預防細、菌毒,對於疾病的預防,跟養殖其他魚差不多,都是要對池塘做好護理。我們在養殖石斑魚的時候,可以選擇最近幾年都沒有養殖過石斑魚的池塘進行養殖,同時,我們還可以將養殖的水的鹽度下降到7%左右。只要做到以上兩點,石斑魚患病的概率會減少百分之80。

經濟效益

來計算一下養殖石斑魚的一個經濟效益。首先,我們要知道,石斑魚的品種有很多,有青石斑魚,芝麻斑魚,以及珍珠龍膽石斑魚。就拿龍躉石斑魚來說,龍躉石斑魚養殖,第一年能夠達到三千克,第2年平均重量能夠達到10千克,第3年則能夠達到20千克,按照每千克120元的市場價格來算,三年養一條龍躉石斑魚,成本為700元左右,出售價在2400元,效益還是很理想的。

三種石斑魚養殖模式,讓你養石斑魚的經濟效益提高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石斑魚養殖技巧就介紹到這裡,按照最後計算的經濟效益,養殖石斑魚還是非常可行的。

文/我今醉生百感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家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學會這個珍珠龍膽石斑魚的養殖方法,提高石斑魚的養殖效益
    大家好,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怎麼來養珍珠龍膽石斑魚,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養殖珍珠龍膽石斑魚的方法。學會這個珍珠龍膽石斑魚的養殖方法,提高石斑魚的養殖效益!珍珠龍膽石斑魚是吃肉的,有別於其他的吃飼料和吃植物的魚類品種。
  • 小溪石斑魚養殖技術
    小溪石斑魚是石斑魚的一種,它是屬於淡水魚裡的石斑魚,小溪石斑魚一般會在冬季進行產卵,產卵習性和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如果來養殖小溪石斑魚對於水質會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飼養小溪石斑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 2016年石斑魚養殖預測:價格回落 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展
    在全國漁情採集信息系統中,共有廣東、海南、福建3個省份上報石斑魚養殖信息,涉及10個採集點,其中,海南有3個點分布於3個市縣、廣東有5個點分布於4個市縣、福建為2個點在1個縣。石斑魚養殖方式有池塘養殖、網箱養殖和工廠化養殖三種,採集點中池塘養殖共有58.3公頃,網箱養殖(深水網箱55440m3、普通網箱1395m2)主要集中在廣東和海南,工廠化養殖主要集中在海南共有1700m3&nbsp。
  • 淡水石斑魚人工我們該怎麼來養殖
    淡水石斑魚人工養殖有這些常見問題?淡水石斑魚原產地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石斑魚是一種生長發育更快、耐氧合、抗病能力強的淡水魚,並且外觀設計美觀大方、肉質地美味、營養價值豐富多彩,既能夠作為貨品魚,又能夠作為欣賞魚類,那麼,淡水石斑魚可以人工養殖嗎,下邊一起來了解一下淡水養殖時留意的難題。
  • 高手是這樣養石斑魚的:1平米能產100斤魚
    瀏覽量: 12462 次 我要評論 「我們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工廠化養殖,雖然不如大企業的規範,但是我們養出來的產量不比別人差,1平米能養出70-100斤石斑魚(
  • 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
    小劉話三農: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相信很多人在飯店點菜的時候都看到過一種價格比較高的魚,它就是石斑魚。它是一種海裡的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海魚。石斑魚被人們稱之為海中的鯉魚,在海中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可能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平時經常會吃到石斑魚,因此石斑魚無論是在沿海還是在內陸,它的銷路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價格也比較高,因此這種魚的養殖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很多人都在想著怎麼用淡水去飼養石斑魚,而且現在其實這種飼養的技術已經在很多地區廣泛應用,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這種應該生活在海裡的魚,如何用淡水大規模的飼養。
  • 龍膽石斑魚王拍出3萬元 養殖至今已有8歲
    八歲的龍膽石斑魚王惹眼球。    「漳州是福建省最大的石斑魚苗種繁育基地與石斑魚主產地,今年還被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石斑魚之都』稱號。農博會·花博會期間舉辦全市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有利於藉助博覽會平臺,提高漳州市石斑魚知名度,推動石斑魚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11月18日,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蘇碰皮說。    第五屆農博會·第十五屆花博會開幕當天,漳州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火熱舉行。龍膽石斑魚王、斜帶石斑魚王、青石斑魚王、赤點石斑魚王、羅非魚王等5條魚王在拍賣會上十分搶手,很快便被買家相中拍定。
  • 石斑魚營養與飼料研究
    國內石斑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和海南五省區的沿海。&nbsp&nbsp&nbsp&nbsp目前,石斑魚營養需求的研究較多,但配合飼料的開發利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 石斑魚再續浙臺新情緣 象山養殖基地讓臺灣美味遠傳
    【摘要】入駐石斑魚養殖基地的20名臺灣漁民,在半年內每人盈利將近20多萬元。接下來,象山還計劃引進臺灣石斑魚養殖專業人員300戶,積極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石斑魚養殖基地。2014年,20名臺灣漁民入駐象山國家級「海峽兩岸漁業交流合作基地」從事石斑魚養殖,石斑魚在浙江無法天然越冬,向來「身價」很高、菜場裡也很罕見,而臺灣高雄、屏東等地養殖石斑魚的歷史有30年,臺灣漁民有著相應的養殖技術。
  • 養殖淡水石斑魚技術:不同的生長階段,飼養方式有什麼不同
    淡水石斑魚在有苗期間非常脆弱,因此一定要加強管理,首先應該做好消毒。在放養之前應該用生石灰給池塘進行消毒,同時也應該加入肥料來讓池塘底部的泥土更加肥沃。在魚苗放養之前,還應該進行試水同一個池子內放養魚苗的種類也必須相同,而且規格要一致,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淡水魚可以更好的生長。飼養密度應該控制好,而且養殖技術和水平都應該和培育的規格來規定。水質管理。
  • 喝茶時聽來的意外商機:從福建到海南養石斑魚
    2011年,他的許多朋友已經在這兒養起了石斑魚。看到朋友的養殖規模大利潤高,楊國賓心動了。  楊國賓:因為當時看到那邊利潤那麼高,我們做酒也是利潤很薄,養殖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利潤。  可楊國賓沒想到,這看似簡單的石斑魚養殖,卻讓他遇到了人生中更大的難題。
  • 石斑魚很好吃,農村人告訴你怎麼人工養育石斑魚?
    石斑魚相信大家都應該吃過,這種魚主要是生長在沿海的一寫地方,它的肉質特別的新鮮嫩滑,味道特別好,並且這種魚還含有很多的營養物質。食用的時候就感覺是在吃雞肉似的,在市面上也是特別受人們喜歡的,但是現在很多市面上的石斑魚都是農村人通過人工養育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個臺灣商人在海南 養石斑魚養出千萬財富
    他在文昌鋪前鎮養起了龍膽石斑魚,別看這石斑魚笨笨憨憨的,它可有兩三百斤重呢,一條石斑魚需要六、七個人才能抱起來。讓人驚奇的是,他養魚卻不只是為了賣魚,而是憑藉獨特的眼光和靠著一項秘而不宣的特殊「變性」技術,積累了千萬資產。靠著這一項技術,他打通了整個石斑魚的產業鏈。現在,洪宜展的石斑魚養殖面積達到2000多畝,企業年銷售額8000多萬元。
  • 想要養殖淡水石斑魚,但是缺乏技術的!先簡單了解一下
    說起石斑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外形比較美觀,並且肉質也非常細嫩,不僅可以作為觀賞魚也可以成為商品魚,利潤十分豐厚。所以慢慢的人們開始大規模的養殖石斑魚,如今石斑魚的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下石斑魚的養殖方法吧。
  • 農村利用山溪山泉山養殖溪石斑魚前景廣闊
    小溪石斑魚為鯉形目、鯉科魚類,學名叫光唇魚,生態習性是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澈、無汙染、礫石底質、水流湍急的小溪中,春夏喜在淺灘覓食,秋冬則入深潭過冬。餌料以底棲藻類為主,也能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小溪石斑魚味道鮮美,市場價格60-70元/斤,供不應求,具有很好的養殖前景。
  • [每日農經]威力十足龍膽石斑魚顯生機
    龍膽石斑魚主要產於大洋洲或是東南亞一帶的熱帶海域。十年前臺灣人洪宜展帶著培育好的龍膽石斑魚苗來到海南文昌市的鋪前鎮。如今,海上網箱養殖的方法他已經放棄了,而是把龍膽石斑魚養在了海邊的這些池塘裡。龍膽石斑魚屬於熱帶魚種,溫度在26攝氏度以上更適宜生長,即使在海南省文昌市這樣的地方,養殖戶們也要在池塘上搭建大棚或是建成簡易房子,以此提高養殖的溫度。
  • ...湛江徐聞:小塘養大蝦走俏,去年有養人獲利500萬元,石斑魚和白魚...
    這幾年通過改變養殖模式、養殖品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以前蝦農開發蝦塘的時候,基本上是大塘為主,因為大塘開發的成本低,加上以前養殖比較順利,已成為一種習慣了,近幾年由於養殖成功率下降、病害頻發,慢慢改變了養殖模式,改成小塘養大蝦模式。幾畝每口大塘改成每口一畝左右的小塘,這種蝦塘的硬體設施相當好,斜坡和底部皆用薄膜,底部再鋪一層厚厚的沙,每口塘至少兩臺增氧機,還有底氧,中間排汙。
  •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早期石斑魚養殖的苗種來源除了釣捕自然海區幼體石斑魚以外,主要依靠中國臺灣地區繁殖的人工苗種。為了擺脫對進口和捕撈天然苗種依賴的被動局面,我國各南方沿海地區於九十年代初紛紛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實驗,實現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推動產業化發展。至2018年,我國海水養殖石斑魚產量已達15.96萬噸,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是我國大陸石斑魚養殖主產區。
  • 臺灣商人在海南養石斑魚 魚卵最高竟賣到7萬元一公斤
    特殊的魚「變性」技術,打造綠色生態養殖品牌一個臺灣商人在海南 養石斑魚養出千萬財富洪宜展抓了一條好大的龍膽石斑魚。南國都市報記者吳嶽文 文/圖一公斤石斑魚魚卵最高賣到7萬元9月8日,文昌市木蘭灣的海水湛藍清澈。
  • 養淡水石斑魚年賺百萬 浙江一農民靠這個發財了!
    養淡水石斑魚年賺百萬  浙江一農民靠這個發財了!由於合作社的石斑魚和魚苗供不應求,傅達明準備擴大規模,為他的「寶貝」另謀棲身之地。石斑魚交易場面提起傅達明,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大名,在龍遊這個小縣城中算得上一名「風雲人物」。CCTV《鄉約》欄目主持人採訪傅達明如今,他身上又多了一個標籤——「石斑魚老大」。在旁人看來,這兩個標籤的差異實在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