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越辦越多,人情味卻越來越淡,老農看了也心生無奈!

2021-01-12 每日農經播報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隨著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每個家庭都能夠感受著其中的富足感和清新感,同時生活的品質也能夠更好的開展,而在日子變得更加紅火的同時,農民的情感聯繫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畢竟如今的科技已經越發的發達,通過電話就能夠聯絡著親情,朋友之間在電話中也能夠感慨著生活的變化。而在這種情況下,人情味並沒有想像中的提升,反而變得越發的冷漠,特別是在親戚之間。

當然在農村的生活中,酒宴卻辦的更加的盛大,每個家庭有什麼事情之後都會大肆的宣揚出來,這樣村裡人就需要準備份子錢,然後來到主家中吃吃喝喝。而在這個時候,農村人的情感也能夠得到聯繫,畢竟平日裡一直都不會見面,趁著這段時間也能夠交流感情,聊著最近的生活,出現什麼煩心事的別人都會安慰你。這樣一來農民辦理酒席也算是起到了非常好的平臺作用。

但近些年酒宴變得越來越多,農民的負擔卻在不斷的加劇中。在過去農村多半都是紅白喜事才會辦上酒席,這樣的話村民們也都會前來幫助,為的就是讓酒宴能順利的開展,這樣也是農村人情厚重的體現。那些年裡,農村人之間的份子錢才不過2-5元,可見沒有人會依靠酒宴賺錢,彼此之間都是本著真誠待人的心,別人家裡有什麼喜事,那村民們都能夠替主家高興,感受著其中的熱心。

如今卻有了不同的發展,農民為了省事,多半都會將酒席承包到酒店中,這樣就能夠省下很多的功夫,而這樣一來農村人之間的情感聯繫似乎也變得越來越淡。畢竟要不了多少人幫忙了,而村民們還需要大老遠跑到酒店裡,這樣自然會有一番怨言,而在這裡吃飯的時候也會感覺到異常的拘謹。當然辦理這些宴席的目的就是為了顯擺自己,畢竟農村的份子錢並不是很多,依靠著份子錢賺錢並不現實。

一個餐桌的費用在1000多元,而份子錢一桌10個人才不過1000元,再加上其他的開支,可見農民辦上一場酒宴則會虧損慘重。但為了面子很多的農民只能跟風 辦理,不然的話會被其他人笑話。看著其他人家都在辦酒席,別人家都想著將份子錢收回來,這樣才算是安心。農村酒席越辦越多,人情味卻越來越淡,老農看了也心生無奈!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人辦酒席,越來越喜歡到酒店,為啥不在家裡辦了?
    從前,鄉下人辦酒席就是在自家院裡外面擺上幾十個桌子,請附近有名的酒席廚師來掌勺,親戚和鄰居也會過來幫忙,從結婚前兩天起,就好不熱鬧了。然而這些年來,鄉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酒店裡辦喜宴,這也不禁引起了人們的好奇:為什麼不在自己家裡辦呢?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隨禮也開始忙不迭,有的時候一天要隨好幾個禮,無法分身的時候就只能禮到人不到,這也是每年都在同期上演的酒席,全年之中的酒席,當屬冬季最為繁多。
  • 現在的農村酒席為何越來越冷淡?原因有三點,聽聽老農怎麼說
    在農村裡面,對於孩子結婚或者是搬進新房,這些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對於農民人來說的話,這算得上是頭等大事,為了婚事,他們很早就開始張羅起了,給外地的一些親戚打電話聯繫,希望他們能夠抽時間回來吃酒席,村上的人也會一一去通知。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老農們看到了卻見怪不怪,直呼:好!與此同時也形成一些不好的現象,那就是農村無論大事小事,就愛擺幾桌宴請賓客。一開始農民都是積極參加,家裡有事肯定都要到場,但是到後來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這是為啥?老農跟小智說出了實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老農跟小智說出了實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但是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家裡只要有事就辦酒席,孩子上初中、升高中、考大學還有母豬下崽等等都會去幾桌酒席。一次兩次就算了,結果這家辦了其他人爭相模仿,名義是辦酒席實際上是為了收點份子錢。我們當地份子錢最低也要200才能拿得出手,這樣一年年光是份子錢就隨了不少,錢也不是買彩票中的,有些不重要的酒席農民能不去就不會去了。
  • 在農村,參加酒席放禮200拖家帶口去吃,有人說不合適,你咋看?
    說起農村酒席,近段時間跟一些老農也聊起了這方面的話題。哪方面的話題呢?我們都知道,一到年底農村紅白喜事就變多。去年和今年可能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但是在往年,每到過年回到農村老家總是有吃不完的酒席。大家在吃酒席的時候,也總離不開放禮錢這一項。在我們這邊,現在參加酒席放禮錢一般就放禮200。但去吃酒席的時候,都是拖家帶口的去吃。
  • 農村酒席「冷了場」,以往人不到禮要到,如今人禮都不到,咋回事
    回到農村老家後,也將宅基地上的老房子拆掉蓋成了漂亮的樓房,甚至還有不少農民家庭還買上了小汽車。但是同樣這些年農村在發展過程中,很多風氣風俗也發生了變化,甚至人們的思想觀念也一樣。而且村民之間或者親戚之間,貧富差距也越拉越大。這也讓農村繁衍出了不少不良的風氣。比如以前在農村的鄉村人情味也特別深厚,在村子裡只要誰家遇到了喜事,都會大操大辦一場酒席。
  • 越來越淡化了的農村人情味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如今的農村人,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啦,每家每戶都建起了圍牆,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群體變成了農村的主力軍。農村的人情味現在越來越淡化了。這的確是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這一切的變化可能也是從改革開放後才逐漸開始,並且現在越來越明顯了。首先社會變得更物質,人們追求金錢至上的理念!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更自私啦,農村勞動力都出去打工賺錢了,慢慢的鄰裡之間,親朋好友之間也就慢慢的疏遠了。
  • 農村辦酒席名目繁多 「份子錢」怎樣不成「人情債」?
    農村辦酒席名目繁多 「份子錢」怎樣不成「人情債」?,除紅白之事外,辦酒的由頭越來越多...溫良海坦陳,如今農村隨禮名目繁多,參軍、升學、搬家、開業、出院……碰到一些「好日子」喜事扎堆,好多人家一家幾口要分別去幾處隨禮。一般情況下,還人情的時候還要「加碼」,以顯得「厚道」。只要沾親帶故,這次收500元,下次要還600元,再下次就是800元,像滾雪球一樣玩起「人情+」。互相攀比帶來「份子錢」水漲船高,也造成人情債越背越重。
  • 農村娶媳婦辦酒席,老家辦與酒店辦哪個更划算?
    農村娶媳婦辦酒席,老家辦與酒店辦哪個更划算?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是農村人,所以這個話題比較有發言權。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農村也在不斷發展,農村和城鎮的結婚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要求我們村裡的人結婚,在城市買車。那麼,為了結婚,在農村做還是在酒店做,哪種方式比較划算呢?我可以準確地告訴大家,當然在農村做比較划算。現在,我們村裡的酒席都被人包著,農村的物價比城市的物價低得多,在酒店設酒席,不僅給人地租,物價也比農村高。
  • 農村喪葬再出新變革,這三點將被重點限制,老農:我們不同意!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人的生死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很多農村,更是把人的死亡看的非常重要,在很多農村以前是很迷信的,他們認為人死了以後是去了另外的世界,並不是徹底不見了。因此在農村,葬禮是一件重大的事,大家都希望辦得風風光光的,讓死者在最後風光一回,因此很多農村辦葬禮的規矩很多,排場很大,再加上現在農民都有錢了,攀比現象開始嚴重,所以葬禮是越辦越大,而針對這種現象,國家對農村喪葬再出新變革,這三點將被重點限制,為何村裡老農卻說:我們不同意!
  • 農村「吃酒席」怪象,為啥農村人現在不願意去吃酒席了?聽聽咋說
    而我們要說的一種現象和風俗習慣有很大關係,農村「吃酒席」,不管是誰家結婚還是生孩子,都會涉及到喝喜酒,為了表示祝賀親戚朋友鄰裡之間都會來道喜,主家也比較開心,因為這種酒席很有講究,如果來的客人比較多,說明這家人地位比較高,為人處世比較好,別人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用我們農村老話說就是來捧場,越熱鬧越顯得隆重,這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到場,可如今農村「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少
  • 這樣的升學宴,淡而無味
    金錢味越來越濃,人情味越來越淡。各地推動移風易俗不可懈怠,人情往來應以「情」為貴,升學宴切不可辦成斂財聚會。八所鎮某中學老師陳君:大學錄取通知書都還沒下來,很多家長為了趕日子辦酒席,就在請帖上隨便寫上一個學校,還有家長在大肆操辦酒席後,孩子卻沒考上。東方八所鎮居民:這樣的人情往來,何時是個頭?
  • 這樣的升學宴,淡而無味,太浪費!
    有人一天能收到6封請帖,半月「吃光」一個月工資;有家長趕日子辦酒,在請帖上隨便寫一個學校;有家長大肆操辦酒席後,孩子卻沒考上大學。一桌升學宴,雞鴨魚肉樣樣俱全,能否吃完不是目的,「考上啥學校也不重要,禮金到了就行」。大家表面上和和氣氣,私底下怨言四起。
  • 農村酒席開始增多,為何村民越來越熱衷請服務隊,去飯店不好嗎?
    導讀:農村酒席開始增多,為何村民越來越熱衷請服務隊,去飯店不好嗎?隨著冬季的到來,農村的紅白喜事也開始明顯的增多起來,尤其是結婚的喜事,更是扎堆的舉辦。一旦遇到好的日子的時候,結婚的更是非常的多。在農村不論是舉辦婚禮,還是辦白事,現如今都要置辦酒席。前幾年辦酒席去飯店,可謂是相當的流行,這樣也比較省事,家裡不用怎麼準備,只需把飯店定好就可以,到時候親朋好友一起前去吃酒席。這兩年的農村置辦酒席,去飯店的反倒是越來越少了。
  • 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
    文/丁簡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很多地方都有辦酒席的現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大概都非常清楚,農村辦酒席很城市人辦酒席,大有不同,而且場面也是非凡熱鬧。
  • 以前農村辦酒席人不到還隨禮,為什麼現在有些人不來禮也不給了?
    在農村,人們辦酒席一般是請些親戚、朋友參加的,也就是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人,所以一般都會去參加的,就算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得去參加,也會跟辦酒席的主家說下沒得空去,然後叫人幫忙隨禮,這樣大家都能互相體諒,沒什麼,那為什麼現在有這樣的現象:有些人不來了禮也不到了?
  •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⑨ 這樣的升學宴,淡而無味
    金錢味越來越濃,人情味越來越淡。各地推動移風易俗不可懈怠,人情往來應以「情」為貴,升學宴切不可辦成斂財聚會。八所鎮某中學老師陳君:大學錄取通知書都還沒下來,很多家長為了趕日子辦酒席,就在請帖上隨便寫上一個學校,還有家長在大肆操辦酒席後,孩子卻沒考上。東方八所鎮居民:這樣的人情往來,何時是個頭?
  • 為什麼有些農村辦白事很喜慶?老農:情感上說不過去,但這是風俗
    農村白事上的表演老農:從情感上確實說不過去,但是這是風俗。針對農村辦白事很喜慶這回事,老農認為從情感上的確說過不去。農村白事表演很喜慶有些農村有喜喪的風俗。老農:情感上說不過去,但這是風俗不同的風俗習慣會造成其他地方人的誤解,在一些農村有喜喪的傳統,據說超過80歲離世時葬禮一般辦得比較熱鬧,人稱喜喪,其實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要幾百上千年的歷史,至於原因可能是因為古人壽命比較短能活到
  • 農村借錢越來越難,不是因為大家窮,老農說出實話
    對於農村人,很多人想到的還是樸實兩個字。雖然農民經濟條件不如城市發達,但是人情味很濃,鄰裡鄰居相互幫忙照應,日子過得也是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