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非常出人意料!
不到20分鐘,「人販子」們就成功騙了46名小朋友到幼兒園大門!!
而且,被騙的孩子們一個個興高採烈的,還有的全班都出來了!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得很到位,根本想不到當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有多容易被陌生人帶走。其實,寶貝們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在我們指令式灌輸的安全教育裡,他們無法理解「陌生人」、「危險」的真正含義,很難做到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辨別善惡並有效的保護自己。所以,講述道理的方式十分重要!
嘗試換一種方式,比如結合孩子最喜歡的繪本畫面,通過視覺、聽覺等多重刺激以及互動遊戲來增強寶貝們的理解,給孩子的「防走失」再加一把安全鎖。
孩子身材矮小,視線容易被掛滿衣服的衣架遮擋,店裡人多,一不小心就會跟丟。↑繪本推薦:《湯姆走丟了》
2、孩子獨自在學校門口等候家長
學校門口並不像校園裡面那麼安全,獨自等待的孩子容易成為人販子的目標。↑繪本推薦:《我不跟你走》
3、熱鬧喧囂的市場
人多東西多,容易目不暇接,注意力不集中,一個不注意,孩子和家長就會被混亂的人流衝散。↑繪本推薦:《我不會走丟》
4、只是上個廁所的功夫
只是跑開上個廁所,可是,上完廁所,帶我出來的哥哥怎麼就不見了呢?↑繪本推薦:《我才沒迷路呢》
↑繪本推薦:《我不會走丟》
一個無助的孩子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無論他們是認識爸爸的叔叔,還是住在同一個小區的阿姨,只要記住一個原則:不跟任何人去任何地方。↑繪本推薦:《我不跟你走》
沒有什麼比一個到處跑著找媽媽的孩子更容易吸引人販子的注意了,發現自己走失時,要站在原地等媽媽,或是向穿制服的警察、商場工作人員求助。↑繪本推薦:《湯姆走丟了》
人販子來了怎麼辦除了最常見的用零食、玩具誘惑孩子,壞人還可能會:
!迷惑孩子——「你看,我也帶著小孩。」
!和孩子談條件——「唱個歌就讓我進門好嗎?」
!給孩子貼標籤——「你不聽話,就是不乖的孩子了。」
!威脅恐嚇——「你不開門,我就踢開門了!」
!和媽媽裝熟——「我現在打給你媽媽。你告訴我電話,我看你說的對不對。」
……
繪本裡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呢?
賣魚的答應幫助露露:「我有手機,不過這裡沒法打電話,太吵啦。跟我到車旁邊去打吧,那裡好點兒。」「不用了,謝謝!」露露友好地回絕了他的建議,「我不認識你,我不跟你走!」↑繪本推薦:《我不會走丟》
「嘿,米拉,跟我走吧,我是你媽媽的同事,我送你回家。」陌生的馴鹿叔叔過來想抱米拉,米拉忙躲開說:「不,我不認識你,你別碰我,我要自己等媽媽。」↑繪本推薦:《幸運的米拉》↑繪本推薦:《不做小紅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