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用繪本餵大的孩子現在都在看什麼書?

2020-12-19 逆水行舟讀書會


我女兒三歲了,這是我女兒最近讀的書,《眼睛大研究》《這就是物理》《那些重要的事》……

她媽媽總是擔心我給孩子買太多書把她累著了,但其實到後來都是她在強迫我們給她讀呀。

寫這篇文章,只是想讓大家知道看繪本長大的孩子現在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拔苗助長了?

我很早就讓女兒開始接觸書,從出生兩個月開始到現在3歲多,我們已經給她買了接近300部繪本,她幾乎全都看了很多遍,已經養成了看著繪本讓我們讀給她聽的習慣。

在女兒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從沒讓她看過電視,空餘的時間就是陪著她在外面跑一跑,做做遊戲,玩會兒玩具,睡前做個親子閱讀。

從女兒上幼兒園後,我讓她開始接觸電視了,看的是《super simple songs》裡的英文歌動畫,我把《super simple songs》裡的歌,每六首編成一個專輯視頻,大概15分鐘的樣子,放在u盤裡播給她看。我放了很多部,她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看,但規定一天只能看一個。

讓她開始看電視,我也有點擔心,因為我和她媽媽兩個都是高度近視,所以我們都很關心孩子的眼睛。為了科學保護眼睛,就要先了解眼睛的相關知識,於是我找到這樣一本書,叫《眼睛大研究(認識眼睛,打贏視力保衛戰!)》

因為知道她愛看《那些重要的事》那種百科全書型繪本,所以我還是相信這本書她能看得進去的。結果也確實如此。

女兒現在很喜歡讀這種知識密度高的繪本,甚至超過了故事性繪本,早上去幼兒園前要求讀一讀,睡前也要求讀一讀,每次可以讀30分鐘。

她一邊看還一邊問我:「為什麼眼珠的顏色會不一樣?」這就是繪本的力量。

我對繪本好壞的第一判斷標準是我的女兒,她願意讀的就是「好書」,這本《眼睛大研究》在我眼中已經是成功的繪本了。

接下來的一切都是額外收益了。

《眼睛大研究》是日本人根木昭編的,總的來看,插圖豐富、精美,知識在我看來也傳遞得很準確,在親子閱讀的同時,也讓孩子獲得了相關的知識,而且是很多我都不知道的知識,所以家長陪著讀一讀也有很多收穫。

比如前面說的眼珠的顏色為什麼不一樣呢?原來虹膜裡含有的黑色素的量不一樣,多的就是黑眼睛,少的就是綠眼睛、藍眼睛,這就是各色人種眼睛顏色不一樣的原因,也解釋了為什麼淺色眼睛的人怕陽光,需要戴墨鏡。

比如瞳孔在光線不一樣的情況下大小形狀是不一樣的。一次我帶女兒在看小貓的時候,正好引導她仔細觀察了小貓眼睛的瞳孔形狀和變化。

比如你知道嗎?獵食小動物的猛獸的眼睛是和人一樣都在正面的,這是演化的結果,可以方便獅子、老虎追逐獵物,而食草動物比如馬、羊的眼睛是長在頭的兩側的,這是為了方便發現周圍環境中的危險,隨時可以逃跑。

再比如書中還介紹了動畫是怎麼動起來的原理,並且設計了小實驗,家長完全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做,不僅可以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書中還提供了新型「眼保健操」,非常簡單,而且不用手操作,大家每天都可以來試一試。

通過《眼睛大研究》,我女兒知道了看電視要離屏幕三米遠,時間也不能太長,她會嚴格遵守,因為她知道這是為了保護眼睛,是有科學道理的,而不是爸爸媽媽對她的約束和命令。有時候她看電視,我們去幹家務,不在旁邊,當一個視頻放完了,她會大叫:「放完了,爸爸,快來關掉。」 這就是知行合一,原來需要很費力教導的事情,通過閱讀,讓孩子輕鬆從內心裡認可了。社會心理學認為這種來自內部的認可是比外部的命令更持久的。

也是通過《眼睛大研究》,女兒改掉了不自覺揉眼睛的習慣,因為她知道用髒手揉眼睛會把細菌帶到眼睛裡,還容易揉傷角膜,而且她害怕像爸爸媽媽一樣戴上眼鏡,所以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眼睛。

這種繪本教化孩子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以前給我女兒刷牙是一件很難的事,她媽媽曾經給她刷牙的時候被她咬傷手指送去醫院。我們後來給她買了《牙齒大街的新鮮事》來勸說孩子要刷牙,自從女兒知道了哈克、迪克要住到自己的牙齒裡打洞造房子,她就開始主動要求媽媽給她剔牙,再到主動要求刷牙,甚至學習自己刷牙。同時我也給她提供反面教材,我說我的牙齒就是小時候沒有好好刷,現在補了好幾顆,每次去看醫生都很痛苦,吃飯也很困難,女兒就拿著小燈在我嘴裡照著說:「爸爸牙齒黑了,爸爸牙齒是假牙,爸爸不乖,小時候沒有好好刷牙。」

再比如她看了《腸道滑梯咕嚕咕嚕轉》學會多喝水可以治便秘,看了《肚子裡有個火車站》,知道肚子裡的小精靈喜歡吃蔬菜。看了《奶精靈》,知道長大了就不能吃媽媽的奶了。

孩子讀繪本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不斷重複,不斷反覆,這個過程,簡直就是最好的輸入內容的過程,像這樣,把正確的知識「灌」進去,再好不過了。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閱讀習慣的養成首先是一個興趣培養的過程。

比如說《眼睛大研究》這本繪本,想給孩子講出正確一點的知識,它已經不像《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肚子裡有個火車站》那樣去想像一個故事來比擬了,雖然這樣,知識比較正確,知識密度也大,但是缺少了故事和人物,讓一個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接受起來是有困難的,如果沒有之前閱讀興趣的培養,沒有到一個階段後對這類書籍的接受度提高,她也不會愛看的,不愛看,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如果放在以前,我女兒也不會愛讀,因為還沒發展到那個階段,要達到餵這樣的書餵得進去的效果,就要做好前面鋪墊的工作,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

如果大家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我還可以列一下我女兒的繪本閱讀入門書單,給大家作一個參考。

先是像《哇》《蹦》這樣的一個字的繪本,現在我女兒已經不要看了,她一向對自己的繪本盯得很緊,不肯送人,前幾天她自己主動說這個繪本可以不要了,可以送人了。

接著是一些著名的獲獎繪本,大多是一頁一個短句的,比如《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from head to toe》《大衛不可以》《與甘伯伯去遊河》《蘿蔔回來了》,比如《小雞球球》系列、《噼裡啪啦》系列、《波波鼠》系列等就都是屬於這種性質,一句話一頁,簡單明快。這是大概1歲到3歲時都可以看的啟蒙讀物。

再接著可以試探性地讓她看一些語句多一點的故事繪本,比如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系列、《三隻小豬》《團圓》等,一頁有一段話。

幾乎同時,還可以試探性地讓她看一些翻頁式的、發現式的繪本,動手找一找物品,培養孩子的專注度,比如《大發現》系列、尤斯波恩《揭秘科學》等。

最後可以試探性地看一些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繪本,讓孩子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比如dk的《那些重要的事》,還有像今天文中介紹的《眼睛大研究》,何秋光的《兒童數學思維訓練遊戲》三冊,《這就是物理》等。

以上是我女兒親歷的閱讀階段,我再附一個資料,參考自https://www.cdc.gov/ncbddd/actearly/pdf/checklists/Checklists-with-Tips_Reader_508.pdf,大家可以有所對照。

好了,以上就是全部內容,衷心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被溫柔對待,都能成為終身閱讀者,在閱讀中收穫快樂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你的朋友,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END-


By逆水行舟讀書會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相關焦點

  • 拔苗助長VS嬌生慣養!一場關於該不該給孩子餵飯的大討論
    寶媽小樊抱怨道,「自家孩子吃飯就和打仗一樣,一點都不配合,這不吃那不吃的,時不時還要人追著餵飯!」寶媽婷婷聞言搖了搖頭,不厭其煩的勸說自己的好閨蜜「早和你說過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嘛!你餵不吃,就讓他自己吃,時間久了孩子就習慣了。」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地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的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上海國際童書展特別報導(下):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一個孩子從故事書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在上海國際童書展上,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讓孩子從小讀故事書,最大的受益就是培養孩子一生閱讀的興趣。  臺灣親子教育暢銷書《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作者在書中講到,她在孩子上小學前,平均每天「餵」一個小時的故事,從未間斷過。
  • 繪本書單/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汪培珽私房繪本書單全收藏版)
    書名 主題  《和鬼玩捉迷藏》 讓孩子以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鬼」的書,內容繪圖一點不可怕。  《張開大嘴打哈欠》 國語韻文的上等好書,連繪圖都有邏輯性。每本書都各講述一個冒險故事,以友誼和助人為主題架構。
  • 疫期悅讀,用百科全書餵大孩子,疫情過後是那樣的不同
    如果我有了孩子,做了媽媽,也很注重培養牛牛的閱讀習慣。有一次我和老公帶牛牛去早教中心,在圖書角看書的時候,我和老公說:「你看,這裡的書還可以借回家呢。」老公四下掃視了一下說:「我覺得牛牛的書可能比這裡的還多。」購書量大並不值得炫耀,閱讀量大才是值得推廣的。牛牛從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繪本,雖然還不太明白是幹什麼的,只是當做一個新鮮事或者是玩具去看待,但是認真的小樣已經足夠可愛。
  • 1歲半閱讀繪本,3歲背唐詩三百首,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註定出眾
    可見武亦姝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從小努力的結果 ,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必然出眾!01.早接觸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也可以教孩子讀一些古詩,古詩都比較押韻,孩子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能說會道,也可以讓孩子早一點接觸古詩詞的奧妙。
  • 一兩歲的小孩子適合看什麼書?這幾套精彩的繪本千萬不要錯過
    很多沒有開始親子閱讀的媽媽會疑惑,1歲多孩子能看什麼書?他們能看懂嗎?有什麼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的書推薦?其實孩子在出生後就可以跟他們進行親子閱讀了,關鍵是選對適齡的書,符合他們心理特點,認知特點的書,會讓孩子愛上閱讀的。下面我推薦幾套特別適合1-2歲孩子的童書。
  • 霍思燕餵嗯哼「吃百科全書」?與黃磊不謀而合!同款繪本都火了
    家裡滿地都是嗯哼的各種兒童百科全書的繪本,而且夫妻倆還經常陪孩子一起看科學動畫,隨時隨地滿足好奇寶寶的求知慾。黃磊家的幾個孩子都這麼優秀,其實他們從1、2歲開始就給孩子看各種適合他們的書籍,家裡的角落都堆滿了書,與霍思燕家正式不謀而合!小孩多讀科普書,有什麼好處?
  • 讀書筆記《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圖書名稱: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作者:汪培廷作者簡介:臺灣人  2個孩子的媽媽,姐姐和弟弟。縱向的來看,汪的兩個孩子現在的發展狀況,沒有任何報導,她的倆孩子也從來沒有在媒體上曝光過,汪本人也沒有在大陸有什麼活動或者父母課堂。即使如此,她的書對當時以及現在的我來說,都是非常正面和積極的。這本書對我的意義在於,全面引導我開始親子閱讀。從為什麼親子閱讀,到怎麼讀,以及如何選書,以及她本人的私房書單。後續還有問答部分,都是圍繞前面的幾個點在擴展。
  • 【父母薦讀】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布希家族的「早讀會」傳統,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的從小閱讀……諸多名人的成功,都證明這是好的早教方式。現在大陸存在「讀什麼書給孩子的困惑」,有的專家提倡經典拋棄低趣味,有的提倡照顧興趣為佳,但目前還沒有特別的作品闡述這種道理。汪媽媽也說:如何和孩子親密互動?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希望孩子養成好品格、大能力?不用討好、不用說教,只要念故事書就好!
  • 《當孩子遇見書》:學會用繪本滋養孩子,孩子人生才更有可能性
    這位偉大的日本國民童書作家在書中,也彰顯了她從事寫書的三個理念:&34;、&34;、&34;,他認為孩子在書中可以自由的翱翔,獲取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識,當然,她在這本書中更多的是在教導家長,應該如何和孩子閱讀繪本,因為孩子閱讀繪本的方式,包括他們對內容的理解,都是和成人不一樣的,孩子的世界很精彩,需要家長一一的去探索和發現。
  • 孩子不愛讀繪本?其實是你不會挑繪本,不會用繪本
    親子群裡,聊到閱讀問題,媽媽們頓時報怨開了:「繪本買得不少,孩子看得卻沒幾本。」「我家的看兩頁就扔到一邊去了。」「我家娃更絕,只對手機感興趣,繪本根本就不看……」孩子為什麼不愛看繪本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父母不會挑繪本,不會用繪本。
  • 當孩子遇見書:如何利用繪本滋養孩子?
    日本知名童書推廣人柳田邦男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人生過半,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每一次閱讀都能從圖畫書中讀出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
  • 用書「餵」大的孩子
    原標題:用書「餵」大的孩子   編者按:日前,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書香北京系列評選活動已落下帷幕,來自北京經開區的多個集體與個人榮獲多項榮譽。
  • 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愛上閱讀?——讀《當孩子遇見書》
    邊買還邊說,小時候咱們看的不都是黑白的嗎?現在孩子的書真的是太豐富了。的確,現在針對哪個年齡段的書都有,比如對於0-1歲的還有防止撕壞的布書、立體書等,五花八門。如今繪本已經成為兒童閱讀的時尚,繪本意思是圖畫書,本身是個外來詞,在19世紀就已經在歐美流行,後來逐漸流入亞洲,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盛行。目前國內的繪本熱也是盛行許久,成為現代孩子們的必備書。
  • 重讀《當孩子遇見書》:看17年幼教經驗童書作家如何進行繪本閱讀
    但只要父母像辛勤的老農沉默而無所求地翻動土壤那樣翻動繪本,孩子們一定會從靈魂裡開出熱烈的花來呼應你。親子共讀,光是買書和陪讀還不夠,就像一個老農,光有翻弄土壤的熱情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工具和技巧。繪本閱讀究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如何幫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怎樣在茫茫書海中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
  • 孩子讀的繪本故事書,這樣買省錢又省心
    像有次視頻裡介紹到,她和孩子爸爸兩個人用個整整一個晚上時間把之前看過的繪本或是低齡不適合的書整理出來,還有分門別類存放。讓爸爸幹活之前,兩個人先吃了頓龍蝦等豐盛的晚餐,還開玩笑說,這大餐不是白吃的,是要晚上整理書架存力氣呢,可見她家兩孩子的書才五歲得有多少書呢!
  • 別的孩子的繪本是故事海,你給孩子的繪本只是漫畫書
    繪本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語言,激發孩子豐富的想像力,是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最好工具之一,在對孤獨症孩子的幹預道路上都少不了繪本的存在。繪本的使用可是非常有講究的。如何讓繪本成為故事海?首選無字繪本市面上很多繪本都是畫面豐富並且書上每頁都帶著一些文字引導,其實如果想要做到&34;的效果,無字繪本更好。
  • 專家: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重視非虛構類閱讀
    歡迎關注、閱讀、轉發分享美國馬裡蘭大學教育專家指出,孩子除了讀虛構類作品,更應該涉獵非虛構類書籍。僅僅用故事書「餵」大的孩子「營養」會失衡的。 對於兒童讀物,習慣上這樣分類:繪本、橋梁書、兒童文學、科普等等,很少區分虛構類與非虛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