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見書》:學會用繪本滋養孩子,孩子人生才更有可能性

2020-08-28 奶瓶媽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34;顧名思義是&34;,它不僅是在給孩子和成人講故事,更是引導孩子和成人共同學習知識,幫助孩子通過色彩更直觀的形式來閱讀圖書的魅力,繪本也是當今裡最盛行的家庭教育輔助材料之一,是家長和孩子閱讀的最好選擇。

一、好書推薦:《當孩子遇見書》

今天想各位家長推薦一本好書——《當孩子遇見書》,這一本書雖然書名是以孩子作為對象的,但我認為更適合家長們來閱讀。這本書的作者中川李枝子不僅是日本家喻戶曉的童書作家,更是有著17年幼教經驗的保育員,他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逐漸的總結出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繪本,如何給孩子講解繪本的主要內容,更是對家庭教育提供了自己的寶貴意見!

這位偉大的日本國民童書作家在書中,也彰顯了她從事寫書的三個理念:&34;、&34;、&34;,他認為孩子在書中可以自由的翱翔,獲取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識,當然,她在這本書中更多的是在教導家長,應該如何和孩子閱讀繪本,因為孩子閱讀繪本的方式,包括他們對內容的理解,都是和成人不一樣的,孩子的世界很精彩,需要家長一一的去探索和發現。

二、賞析《當孩子遇見書》中的共讀觀念

1、正確認識繪本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

現在仍有一些家長認為繪本的價格比一本普通的兒童故事書要貴很多,而且書中的文字少,圖畫多,因此性價比不高。其實這是很多家長對繪本教育作用的一種誤解,家長們喜歡讓孩子們讀書,往往是帶有一些功利目的的,家長們更希望孩子通過閱讀這本書,學習到更多的文字,收藏書中不同的好詞、好句,所以家長喜歡用書中文字的精彩程度、文字數量來決定這本書的質量。

但是,曾有數據表明,在故事書和繪本當中孩子往往更喜歡選擇繪本來閱讀,尤其是立體繪本,這是因為繪本裡面圖畫佔比多,文字佔比少,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他們對文字的認識有限,孩子在看不懂文字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通過繪本的圖片來讀懂整個故事的邏輯內容,表達的含義。並且孩子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容易將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就能夠很好地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是成人們無法體會到的孩子專有的讀書方式,而也正是繪本這種閱讀工具激發了孩子們新的閱讀天賦。

在《當孩子遇見書》當中的第一章內容便是&34;,作者是想開門見山,直接了當的告訴家長們繪本對孩子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是這一本書最想表達的中心意思。作者在書中更是提及&34;這說明,家長對繪本的錯誤認識可能會導致孩子寶貴想像力的流失……

2、&34;才能發揮書本最大的魅力

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的陪伴,而閱讀就是父母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更能發揮出書本當中最大的魅力。

有些孩子他們原本就對書沒有興趣,即使是圖畫豐富,色彩繽紛的繪本書籍也可能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身邊輕聲地哼讀,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本書的特色,以及有趣的圖畫,對吸引孩子閱讀和培養她閱讀的良好習慣,有一定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說親子共讀才能發揮出書本最大的魅力。在閱讀繪本當中,孩子和父母沒有固定的閱讀模式,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閱讀不同的繪本或者其他書籍,也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繪本。

在書中,作者提到&34;,不同的人看待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些時候成人看完一本繪本或許根本看不懂這本繪本的中心思想,而孩子往往能夠直擊作者的心靈,一眼看穿作者設計這本繪本的意圖,孩子描繪的語言可能並不複雜,但是卻是一針見血,這就是繪本的魅力。

&34;家長在孩子共讀的時候,不僅僅是孩子在學習,家長其實也是在更新自己的兒童觀和了解自己孩子的過程。

三、《當孩子遇見書》的現實意義

1、繪本的選擇要根據個體差異

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合的繪本,因為很多的繪本,他們在適讀年齡的信息方面都是比較籠統的概括為3到6歲或者3到9歲,但其實繪本也是需要有年齡分段,像《猜猜我有多愛你》就會更加的適合3歲到4歲的孩子閱讀。

這本繪本更多的是用實物去衡量抽象的&34;有多少,亦是在告訴孩子們,父母對自己的愛其實有很多很多,多到沒有辦法數清,這對於剛剛開始用具體形象事物去看待世界的孩子來說,更容易的去理解這本繪本的內容;而對於5到6歲的孩子,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可能對這一部分的內容已經掌握,不太感興趣了,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繪本故事的時候,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以及平時的閱讀習慣等等來選擇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繪本,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進入繪本的世界。

2、和孩子共讀的方式可以隨意一些

&39;好的繪本&34;這是《當孩子遇見書》中的原話,也是在告訴家長們,在和孩子閱讀書籍的時候不用固定時間,閱讀不像在完成任務,更多的應該是隨意和隨心的。

當孩子們非常喜歡一本繪本的時候就會反覆的要求家長朗讀,這也正是給予了家長反覆享受和讀懂繪本的機會。

3、繪本不完全等同於教科書

在書中作者提到&34; 這也是在暗示家長們不要將繪本當做教科書,讓孩子一定要學習到書中的某些道理。

繪本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氛圍,包括讓孩子了解到書籍的魅力,這是孩子閱讀基礎的培養,而不是學校應用式的課本教材。

家長在和孩子讀書的時間裡,不一定都要選讀繪本,也可以選讀故事書或者詩歌等等,但是這一些材料都不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認字、學會背誦,而是為了讓他們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及培養他們長時間的專注力能力,從長遠來說,這也是為了他們日後學習做一個良好的鋪墊,只是他們的教育意義用在了不同的方面而已。

三、《當孩子遇見書》的閱讀技巧

1、大致閱覽一遍所有章節的主要內容

這本書共分為六章和兩篇後記,家長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先概讀每一章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與繪本結緣的原因以及繪本對孩子到底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大致的瀏覽可以讓家長在心中對這本書有一個感想,也是讓家長真正的接受繪本對孩子有重要性的開始。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和孩子閱讀的方式來找到與作者共鳴的地方,然後再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再仔細的閱讀。

2、邊看邊總結書中和孩子共讀繪本的方法

書中的第一章講述的是&34;,第二章便是&34;,其實每一章節都有著不同的育兒觀念和教授父母應該如何和孩子共讀的方法,家長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邊看邊摘抄下來,將自己覺得有用的育兒方法作為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的一種補充材料。該書籍的作者畢竟有七年的保育員工作經歷,他在和幼兒長時間的相處下,能夠很好的了解幼兒的想法,走進孩子的世界,作者給出家長們的意見是有一定借鑑意義的,值得收藏。

3、嘗試書中與孩子共讀的方法

閱讀這本書籍,最重要的就是將作者提到的與孩子共同的方法運用到實踐當中。就像在&34;這一章節中,作者用&34;描述幼兒對於溝通的渴望,也就是說,家長再給孩子朗讀故事書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是在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他更多的是想將自己聽到的內容和家長們分,又或者是用自己的話去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家長反而可以作為一行傾聽者來傾聽孩子對本繪本的理解。

我是奶瓶媽咪,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當孩子遇見書:如何利用繪本滋養孩子?
    日本知名童書推廣人柳田邦男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人生過半,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每一次閱讀都能從圖畫書中讀出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
  •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在書裡看見世界,我們在書裡看見孩子
    當我們帶孩子讀繪本時,就是帶他們進入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那裡,他們盡情想像,不必動身,已經千變萬化。有父母問,一定要讓孩子讀繪本嗎?我們小時候沒讀不也一樣長大?是的,不讀繪本也會長大,可讀繪本長大的孩子,童年會更快樂,人生更有滋味。
  • 《當孩子遇見書》: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就是讓孩子愛上繪本
    書中既講述了作者自己的孩子與繪本結緣,自己引領著孩子愈加愛上繪本的故事,也講述了作者在保育園為一群孩子講繪本的故事,還講述了作者自己作為孩子與繪本從小到大的故事,書中沒有高深的故事,也沒有用複雜的語言,而只是用最誠懇的話語講述著孩子應該讀繪本和孩子應該怎樣讀繪本和孩子會怎樣讀繪本的故事。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地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的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當孩子遇見書,大人便遇見了幸福的三個收穫
    繪本是非常神奇的東西,它有著無限的可能,0到100歲的人都能夠從中獲得滋養和樂趣。好的繪本首先滋養的是大人,其次滋養孩子,當雙方都得到滋養的時候,孩子將會受益無窮。大人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能夠重新思考和審視人生,找到新的東西獲得新的成長。最終和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共同的樂趣。
  • 讓更多的孩子享受繪本的滋養,繪本是最好的精神食糧
    我們羨慕黃磊的女兒多多小小年紀已經可以翻譯英文童書,鋼琴獲得一等獎,主演話劇《水中之書》,但這個優秀孩子的背後是環境、是經歷、更是父母的格局和眼界。作為吃光群眾,除了驚嘆他們的孩子長相好,更重要的還那麼的多才多藝秀。而這些明星的共同點都主張親子共讀。繪本故事,是最重要的精神教養。給孩子講繪本真不是一般的技術活。每個寶爸寶媽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或許我們給不到最好的物質條件。但繪本教育這件事,寶爸寶媽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 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愛上閱讀?——讀《當孩子遇見書》
    現在孩子的書真的是太豐富了。的確,現在針對哪個年齡段的書都有,比如對於0-1歲的還有防止撕壞的布書、立體書等,五花八門。如今繪本已經成為兒童閱讀的時尚,繪本意思是圖畫書,本身是個外來詞,在19世紀就已經在歐美流行,後來逐漸流入亞洲,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盛行。目前國內的繪本熱也是盛行許久,成為現代孩子們的必備書。
  • 繪本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隊友
    ,繪本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隊友,家長要學會用繪本滋養孩子,孩子的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性。繪本是孩子初見之書,好的繪本是打開孩子認識的第一步,在繪本閱讀的引領下,孩子無意識地踏入了幼兒文學之門,在其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 真正的歲月靜好,是從《當孩子遇見書》開始的
    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是繪本育兒的終身受益者,一輩子只專著於三件事,孩子、書、繪本,有著17年的保育經驗,被稱為日本國民童書作家,主要著作有繪本《古利和古拉》系列、《一起來吃好吃的》系列,其中《古利和古拉》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受到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喜愛。中川李枝子寫的《當孩子遇見書》是她洞悉:「兒童如何被閱讀塑造的全部秘密。」
  • 《當孩子遇見書》:日本國民童書作家教你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朋友的留言讓我有點慚愧,因為閨女對書的熱情並不總是如此,像照片裡這樣聚精會神的時候,更算不上常態。有的時候,她可以從頭到尾認真翻閱一本書;但也有時候,才翻開一頁就擱在那兒不聞不問了。 鈴木敏夫堅持登門拜訪,用真誠和熱情將中川李枝子打動,才總算促成了這次合作。至於宮崎駿為什麼非要找中川李枝子填詞呢?這就要從宮崎駿的學生時代說起了。
  • 童書作家給孩子閱讀繪本17年:當孩子愛上書,就是打開另一個世界
    有朋友問我,是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我答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這幾天我讀了《當孩子遇見書》,我才明白其中的奧妙:繪本是孩子讀書的入口。若再有朋友問我,我一定向他推薦這本書。她創作的經典繪本《古利和古拉》系列,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喜愛。在長達17年的保育員生涯中,中川李枝子經常給孩子們閱讀繪本。她堅信「書籍能帶給孩子對人生的希望與自信」。在《當孩子遇見書》這本書裡,作者向我們闡述了為什麼給孩子讀繪本,如何給孩子選繪本,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值得家長們借鑑。
  • 童書資訊丨諾貝爾文學獎繪本:用經典滋養孩子的童年
    那下面這套書,是國內第一套專門為3—8歲的孩子定製的諾貝爾文學獎經典繪本。這套繪本是希望讓孩子們像在海邊撿貝殼一樣自然、快樂地接觸文學經典,讓孩子毫無負擔地,輕鬆地建立和經典的聯繫。相信這些從小就被經典滋養的孩子,一定能夠更自信,更從容,更快樂地成長。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本好的繪本就像是會說話的繪本,一本好的繪本就像一個人一樣可以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好的繪本會說話,好的繪本更有療愈作用。繪本裡那些讓人哭讓人笑的畫面,那些打動著孩子的瞬間都在帶領著孩子開啟一扇關於「善」的認識大門。
  • 重讀《當孩子遇見書》:看17年幼教經驗童書作家如何進行繪本閱讀
    我要推薦的就是《當孩子遇見書》,這本書只有240頁,我已經反覆看了兩三遍。想要孩子愛讀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愛上讀書。中川李枝子的父親非常喜歡讀書,父親經常去東京出差,每次都帶回一些書,雖然裝訂粗糙,但都是發售當天去書店排隊才買到的。父親一到家,全家人就搶著看父親帶回來的書。孩子的習慣,來自於對大人最自然的模仿。
  • 用繪本帶孩子認識春天的樣子
    那麼今天,熊爸就來給大家推薦一些關於春天的繪本,讓我們用繪本,先來帶孩子認識一下春天的樣子吧! 《遇見春天》 這是一本帶給孩子喜悅的春天繪本,初次遇見了春天,小熊兄弟看見的世界是如此的美麗!
  • 繪本故事正確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愛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在挑選繪本故事之後,應該注意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讀繪本那些事。繪本故事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故事和繪本給孩子打開了一扇門,看到現實生活中不可到達的更寬廣的世界,可以促進孩子語言、想像力、邏輯思考等各方面的綜合發展。
  • 中國孩子必讀繪本,孩子的心靈成長書,輕鬆解決孩子成長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生活中有3大難題:自我認知、性格培養、人際交往比如面臨入園或是入學,怎麼去適應陌生的環境,應對全新的挑戰?這當然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但問題是,我們很多時候可能會不經意地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給孩子們,反而很難真正走進孩子心裡,被孩子接受。
  • 兩招讓孩子愛上閱讀,愛讀書的孩子更容易找到美好人生的入口
    她對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如何讓孩子通過繪本受益有切身的體會和深刻的思考。根據中川李枝子的建議,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繪本,其次父母要學會閱讀和引導。一、如何選擇合適的繪本任何一個媽媽在準備給孩子購買繪本時,都會遇到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到底買什麼樣的繪本才適合孩子呢?」
  • 孩子能否贏看格局,挑繪本看《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
    個人以年閱讀百部以上書籍,帶領家裡兩個寶寶一起閱讀各種繪本的經驗,覺得日韓系列的童書以審美和趣味性為主,美國及歐洲童書以探索生命價值、了解世界觀為主,中國的童書是以教育為主,除去神話類故事集、自然類故事集和民俗類故事,我一般首選是日韓系的,然後是英美系,讀了這本書後,對於歐系圖書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選擇時更能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