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愁」字,卻句句都是愁,讀完令人心碎

2020-12-20 無風卻起念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詩詞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詩詞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是唐宋,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王勃便是其中之一。

王勃,字子安,為唐代文學家,是古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是個非常聰明好學之人,他在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文章,文筆流暢,因此被稱為「神童」。《舊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到了九歲的時候,王勃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楊炯《王勃集序》上也說:「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到了十六歲時,王勃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正式進入仕途。王勃寫文章往往前先磨墨數升,然後暢飲酒酣,引被覆面臥,待酒醒時「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之「腹稿」。但是可惜的是,後來在官場上,王勃的事業並不順利,並因為回鄉探望父親之時溺水而不幸身亡。

王勃雖然英年早逝,但是卻依舊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令人驚嘆的作品,比如《山中》便是如此。這是一首簡單的作品,全詩僅僅只有20字,其中沒有一個「愁」字,但是卻句句是愁,將作者的「憂愁」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心碎不已。

《山中》王勃長江悲已滯, 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

對於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長江向東滾滾而去,而我則已經在外停留太久了。故鄉距離我遠隔萬裡,令我時時思念。更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

這首詩是王勃創作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旅蜀後期時的作品,此時的他被逐出了沛王府,無所事事,想要寄情山水,從而消解內心的積憤。但是,人在難受的時候,是很難有欣賞景色的心情的,因此南國物候反而為詩人增添了不少的鄉思和煩憂。而在這首詩中,便將作者這樣的情緒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短短的二十字中,作者借景抒情,先是用長江的東去表現自己停留在異鄉的哀思,然後用秋天風吹落葉的蕭條襯託自己的心境,感慨自己的悲涼處境。細細品詩,人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無限的「哀愁」,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舊唐書》、《王勃集序》、《王子安年譜》

相關焦點

  • 王勃《山中》:只有20字的絕句,無一「愁」字,卻令人斷腸
    無論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成為了他留給後世得驚豔之作。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她的這首詩作,也許在他的詩作中並不算非常出名,但卻依然令小編非常感動。這首詩只有短短20各字,詩名叫做《山中》。全文如下: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是王勃一首經典的寫「愁」之作——《山中》。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煙霧籠罩的長江水隔斷了我與故鄉,那裡時時刻刻都在盼著我回去呢!開頭這兩句運用高妙的手法,一方面已長江水作為起興,另一方面在低沉哀愁的背景下奠定了全詩「愁」的基調,雖然沒有一個愁字,但是滔滔不絕的長江水在作者愁緒面前的停歇以及萬裡故鄉對他的召喚都另我們感受到遙遙無期的思鄉之愁,似有李煜之風。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山中》,便是與愁緒有關的一首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初唐詩人王勃之手,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當時王勃正客居蜀地。所以王勃這首詩,顯然是為了抒發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不過要想將理解透徹王勃這首詩中的愁緒,還需要知道他此次客居蜀地的真實原因。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全篇沒有一個「愁」字,卻句句寫愁
    提到這個成語,一般都是在分別時候有感而發的,而且帶有強烈的不舍情懷,不論是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悶,還是李清照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離愁,無不蘊含著無限的相思。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經就寫下一首著名的詩作《贈別二首·其二》。
  • 一首別具一格的《如夢令》,來自睡不著的秦觀,無一愁字句句是愁
    提到《如夢令》,不得不提的就是李清照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詞成就了李清照曾讓李清照一詞成名。其實仔細看這個詞牌,單調33個字,內含一疊韻,充滿著樂律和靈動,不誇張的說李清照的這首詞之所以能如此動人,和這個詞牌名本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 李煜最深意的一首詞:全篇無一愁字,卻盡顯愁意,值得仔細品味
    李煜最深意的一首詞:全篇無一愁字,卻盡顯愁意,值得仔細品味文/鬧騰的歷史我國的古詩詞文化還是很博大精深的。我國古代詩人在表達感情的時候,都不會說的太過直白,都是用古詩來表達或寄託什麼情感。他的最炫計的一首詞:全篇無一個愁字,卻道盡了愁意,值得大家細細品味。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詞能夠有這麼高的評價,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番。李煜,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是自己王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他一直都不是太喜歡皇位,他喜歡作詩,他希望自己能與詩長久相伴。可是事實是殘酷的,他沒有如願,他最後當上了自己國家的皇帝。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全詩格調悽婉,深沉感人,短短二十八字,美到讓人心碎。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首句「淮陽多病偶求歡」,不僅點出詩題「飲」字,還奠定了全詩的悽婉格調。「淮陽多病」,指的是漢代汲黯的典故。《漢書·汲黯傳》載,汲黯被漢武帝召為淮陽太守,黯泣曰:「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按時間先後,先來讀一讀王勃之作:《山中》唐.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這首詩時,王勃22歲。此時的他因寫了篇《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自長安一路入蜀,登上高山寫下此作。詩的三、四兩句,由江水寫秋風,此時秋風瑟瑟,山中的黃葉在秋風中飄零。詩人用「況屬」二字轉接,感情更深了一步。秋風自古就有蕭條傷感之意,何況是「高風晚」,風之急、風之寒令全詩的傷感達到極致。最後再以黃葉飛為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
  • 王昌齡的一首七絕,全文並無一個愁字,卻句句充滿了愁情
    正所謂,水流無語月無聲,孤帆一片人千裡。,王勃送別杜少府,就非常鎮定地說,海內存知己,不要在岔路口淚溼衣衫;王維送別孟浩然,不願老孟太傷心,也安慰對方,白雲無盡時,走了就不要追問。下面介紹王昌齡的一首七絕,全文並無一個愁字,卻句句充滿了愁情。
  • 席慕容的一首絕美之作,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像一棵樹一樣愛著你
    席慕蓉的詩題材很廣,包括了愛情、歲月、思鄉等,她的詩就像一曲清泉,總能在不經意間流進讀者的心田。席慕容寫詩善用問句,舒緩而又充滿著牧歌風味,特別是她的愛情詩,更是寫得纏綿悱惻,經典情詩《邂逅》、《蓮的心事》、《錯誤》等,都深受讀者喜愛。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席慕容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詩名《一棵開花的樹》。
  • 常常被忽視的蘇軾佳作,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寫靜
    這首詩想必很多小孩上幼兒園之前都會背吧,算是我們最早的啟蒙詩了。正如這首詩的名字《靜夜思》一樣,全詩描繪的環境主要是一個靜,在靜的環境下,詩仙李白產生了種種思鄉的情感。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描寫靜,描繪得還是那樣通俗易懂、情真意切,不愧是詩仙李白的詩作。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比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的這首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經典愛情詩《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這首詩是一首典型的代言體詩,是歐陽修站在一位女性的視角寫下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 世人只知「幾家歡樂幾家愁」,卻不知後兩句更經典,這才是真豁達
    最出名的當屬元稹在《譴悲懷》中那句經典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不少人單獨拿後一句來用,比作家貧的夫妻做任何事都是令人哀傷的。其實這明明是元稹在懷念亡妻,意思是:我知道生離死別之恨人人都會經歷,但我們共患 難的夫妻,這種離別的哀愁更勝他人。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小時候因為詩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寫得太酷 ,又適逢93版《包青天》的風靡,為了在同學們面前裝酷便默默背下了全文。而人到中年再讀此詩,才真的讀懂了詩仙的辛酸。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首詩寫於宣州,此時李白已黯然離開了京城,開始了多年的江湖漂泊。詩題目中的「謝朓樓」是詩人謝朓任太守時蓋的,而校書叔雲是被李白稱為叔叔的李雲。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讓人感嘆杯酒見真情
    李白的豪放不羈以及他平日裡酣暢淋漓喝酒的恣意灑脫讓他廣結好友,一首《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更是成為遠近聞名的佳作,杜甫也是李白人生路上的摯友。但除了李白的圈子很廣之外,白居易也有很多朋友,他的真誠和率真吸引了很多的人與他結識,在白居易的眾多好友之中,元稹便是其中之一。
  • 大詩人被甩後寫下一首失戀絕唱,一詩成名,卻害苦了他後來的妻子
    不是每個男人被甩後,都能像蘇軾「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中寫得那麼灑脫。對於古代的大詩人們來說,懷才不遇、思鄉、惜春、懷友等傷懷都是可以全部往詩文中吐的,唯有這失戀卻是他們都不願意提的。所以當有位大詩人被甩後,直接寫出一首男人版失戀絕唱,就格外引人注目。這位大詩人名叫李益,這首千古絕唱名叫《寫情》。全詩用最清麗絕美的語言,描繪出自己被甩後心中的悽苦,李益也憑此詩一詩成名,只是後來的事有點讓人出乎意料。
  • 劉長卿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字面上無一情字,卻句句有情意
    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無不具有詩人濃濃的情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靈澈上人》,便是中唐時期詩人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
  • 小詩人在寺院牆上寫首詩,無一靜字句句是靜,歐陽修想學無從下筆
    而本期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卻讓歐陽修一直相仿卻不敢動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首詩詩名為《題破山寺後禪院》,作者為唐代小詩人常建。常建其人,雖有才卻官場不得志,長期在四處漫遊,善寫山水詩,詩風接近王維和孟浩然。一日他在清晨遊覽一座寺院後,在寺院牆上寫下了這首五言律詩。全詩短短40個字,讓他一詩成名,其中「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10字更是千古名句。
  •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新娘詩,句句俗氣,卻受到名家們一致好評
    以唐詩為例,雖然朱慶餘寫過一首《近試上張籍水部》,開篇「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看起來是寫洞房,事實上也不過是藉此詩來問張籍自己科考結果如何。要說真正意義上寫洞房花燭的詩,還要數王建的《新嫁娘詞三首》。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王建並不陌生,人稱「王司馬」,曾寫下過《宮詞》百首、《田家行》、《水夫謠》等名篇。